鏡頭二手價太差,大家還會賣嗎?


mahoro1046 wrote:
剛把tamron 7...(恕刪)

我買了Canon 70-200mm f4L IS USM
就把Tamron 70-300mm VC賣掉了
保固內公司貨外觀全新和裝完全
我也只賣11000含保護鏡
不過又如何

用不到就賣掉
要不然擺在那邊你也不會想要用它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mahoro1046 wrote:
剛把tamron 70-300 vc ( A005)升級成原廠小黑六,有點想把A005賣掉,因為焦段重覆了,
但是卻發現現在二手價超低落呢.... orz
如果是各位大大,會忍痛賣走a005, 還是把a005 用到壞的一刻呢?

缺錢,就賣了。
不缺錢,也沒有特別用途,沒有紀念性,還是賣了吧。

即使原廠鏡能昇值的也沒幾顆,頂多相對保值,十年後還是走下坡居多。



effo wrote:
至於我一值有個疑惑的是, 電子產品到底耐多久? (所以我每次都以最近四五年不太有機會照相來打消亂買的想法,特別是 NikonG鏡 或 4/3的新鏡頭)
不知道有人可以解惑嗎?
我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我手上一些20年以上老鏡都很OK(有CPU也是) 但這幾年要賣歐洲的應該都要無鉛(鏡頭應該也是吧?嗎?)
我工作的關係會接觸到一些報告,在Intel的報告就有指出電路板一定有的銲錫在10年左右應該都會因為錫絲的問題而失效, 那鏡頭的電路也會嗎? 還是說因為精密度沒那麼高, 不會有問題, 有人可以解惑嗎?
(哈哈, 如果OK, 馬上去買幾隻忍很久的....)

因為RoHS環保指令,危害性物質(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聚溴二苯醚)都被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很不幸的傳統焊錫含鉛量不少而不能使用。無鉛焊錫的操作溫度較高,對軟板是個挑戰。 *據說鉛也是一種保護(抗氧化)劑,所以無鉛焊錫的接點應該會隨時間而氧化。 *誤,自刪.

現在的電子鏡頭就包辦無鉛焊錫和軟板(軟排),相信也需要阻燃劑(聚溴聯苯,聚溴二苯醚)。新的環保指令相信對消費電子產品的夀命多少有影響。

還有現在的消費模式,廠商要壓低成本,在產品壽命上做讓步也是最自然不過了...

kingliaw99 wrote:
缺錢,就賣了。不缺錢...(恕刪)

kingliaw99 兄:

沒有喔!

小弟學材料,雖不是研究題目不是這個,但還是可以提供一些資訊。

首先,無鉛焊錫最大問題,是在於找不到錫鉛這樣183低熔點成份,目前大概就是以銅Cu 銀Ag等系統,而這些系統因為比過去溫度高上許多,大多是二百多度,所以對於繞鐵頭要提高溫度而更易氧化,也使得源本熱應力等一些問題增加。

Pb Sn相圖
可以看到在63 37中間位置就是共晶溫度183(eutectic)

而Sn Cu或Sn Ag系統就高很多,也很多介金屬化合物


那些 Sn-0.75Cu 或Sn-3.5Ag等之類無鉛焊錫成分,並不是省錢而銅或銀加那樣少,而是相圖上最低熔點成份關係就是那樣,再加上去融點提高。


鉛和抗氧化無關,大多問題是整個工作會因為成份熔點提高,而焊頭需要更高溫許多而容易氧化嚴重,使得無法繼續下去,也就是大多是製程作業問題。

對於接點本身耐用性等問題,則是老早先期研究就會先進行分析,通常是針對熱應力與潤濕性等問題。


diffusionless wrote:
kingliaw99 兄:
沒有喔!
小弟學材料,雖不是研究題目不是這個,但還是可以提供一些資訊。
首先,無鉛焊錫最大問題,是在於找不到錫鉛這樣183低熔點成份,目前大概就是以銅Cu 銀Ag等系統,而這些系統因為比過去溫度高上許多,大多是二百多度,所以對於繞鐵頭要提高溫度而更易氧化,也使得源本熱應力等一些問題增加。

diffusionless兄,感謝指正。原來焊點氧化的問題是和工作溫度有關,無關鉛。
每見diffusionless兄的說明都會引用圖表,詳細解說,真的獲益良多。

已將錯誤的部分刪除。獻醜了
diffusionless wrote:
鉛和抗氧化無關,大多問題是整個工作會因為成份熔點提高,而焊頭需要更高溫許多而容易氧化嚴重,使得無法繼續下去,也就是大多是製程作業問題。

不好意思這句怪怪的
量產型電路板不是用焊頭(?)做焊接的,通常是過錫爐一次焊上所有零件
提高焊接溫度會讓電子零件及電路板損壞的機率增加,焊件氧化應該不是主要因素
雖然我也是入手小黑六沒多久,N70-300因朋友剛好有需要就讓給他..
不過我還想再買一支回來..畢竟重量只有一半,加上多了200-300..
但是..自從80-400發表後,我已改成鎖定這一管了!就等存夠小朋友~~
一顆不錯的全幅鏡頭,即使是所謂副廠,
小算也要16000元以上,一般二手品有8折,
那你看看你有十顆八顆鏡頭的時候該怎樣。
我之前也賣了一顆Tamron A005,只用了一次,保固還2年,連保護鏡賠了4千多,
虧這麼多很不甘,但不賣又能怎樣,因為實在少用,放在防潮箱只會折舊。
所以奉勸大家買鏡頭一定要三思而行啊,什麼保值的屁話絕對不要信,
現在覺得一機一鏡就夠了,如果以後有必較大眾化的FF隨身機,那就是最終的訴求了。
romario

romario wrote:
我之前也賣了一顆Tamron A005,只用了一次,保固還2年,連保護鏡賠了4千多,
虧這麼多很不甘,但不賣又能怎樣,因為實在少用,放在防潮箱只會折舊。
所以奉勸大家買鏡頭一定要三思而行啊,什麼保值的屁話絕對不要信,
現在覺得一機一鏡就夠了,如果以後有必較大眾化的FF隨身機,那就是最終的訴求了。


副廠的賠比較多...原廠要看什麼時候買的

原廠公司貨比較保值
平輸的話,要看什麼時候買的,..像玩股票一樣,價格波動大...
現代自動對焦鏡好像沒聽過增值的
老鏡稀有停產少量鏡因為有人炒作才有保值空間
基本上知道自己常用焦段買了常用就不會覺得虧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