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psi_blue wrote:
2007-07-21 17:44 by pepsi_blue
不管是傳統鏡頭或是aps-c專用鏡都還是需要X1.5倍的
不過話雖如此
同焦段下「DX 數位專用鏡」與「數位傳統全幅共用鏡」拍出來大小會不一樣
我有一支 18-135mm AF-S DX,還有一支 70-300mm AF-S VR(這支是全幅數位共用)
結果 70-300mm 的 135mm 畫面比 18-135mm DX 的 135mm 要大很多(感覺起來真的有差到 1.5x)
我原來想買便宜的 55-200mm DX AF-S VR
就因為這個差距當場勒緊褲袋敗了一支 70-300mm AF-S VR,不錯用
王逼逼 wrote:
其實因為買數向機的人愈來愈多了,如果依照傳統鏡頭的作法,好像是超過18mm就很容易變形,傳統向機的玩家都不大買
但是DX經頭是專為數位像機設計,所以他經過光線投射在CCD上的面積比較小,所以變形的情形相對比較不嚴重
我記得好像是因為這樣 所以針對數位向機設計的DX才會出現12mm的鏡頭
超廣角鏡頭變形程度取決於鏡頭得設計理論上鏡頭越廣變形會越嚴重,,同常135片幅在28mm以下就可以算超廣角了
至於為什麼會有您說得12mm出現,因為在傳統底片上,135片幅的鏡頭焦長16mm的鏡頭可以拍出約108度的視野,可是因為片幅不同,在aps-c裡面如果要做出一隻拍攝視野有108度的鏡頭,這隻鏡頭實體焦長需要是10mm,已等效焦長換算aps-c裡面的10mm視野約是135片幅16mm的視野
如果以135片幅上面的16mm來看,aps-c片幅需要的實際焦長是需要以實際焦長10mm左右達成,這樣的話同樣視野135片幅的變形程度理論上比apps-c好,120片幅又會比135片幅好
另外這些aps-c專用鏡的等效焦長都是在學135片福上的實體焦長
以canon的EF-S鏡來講
EFs10mm-22mm這顆鏡頭換算成135片幅的等效焦長來講是16mm-35mm,而canon另有一顆EF 16mm-35mm/F2.8L的鏡頭
EFs17mm-85mm/F4~5.6 IS這顆等效焦距約27mm-136mm剛好可以對應EF28mm-135mm/F3.5~5.6 IS
EFs17mm-55mm/F2.8這顆等效焦距約27mm-88mm,對應的是EF24-70/F2.8L
EFs60mm/F2.8 macro等效焦距約96mm對應的是EF 100mm/F2.8macro
ninon wrote:
抱歉,一個新手的粗淺問題順便請問各位先輩:nikon的一般鏡頭(非dx系列)用於slr和dslr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嗎?因最近考慮是否進入n家dslr,甚至日後無痛升級n家slr(鏡頭全數挪用),是否會有不能自動對焦等問題?...(恕刪)
nikon 自動對焦鏡頭中 G系列的鏡頭(鏡頭名稱中最後有G DX鏡包含在內)沒有光圈環
早期或全手動的機身 是無法由機身控制光圈的 因此G鏡皆在這些機身上 就會因無法控制光圈 只能用最小光圈拍
所以鏡頭想要SLR DSLR共用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不要買G鏡
當然如果能知道你想用的slr機身型號 以此判斷是否能由機身控制光圈的話
那就能更清楚的知道這樣使用能接的鏡頭有哪些
ninon wrote:
抱歉,一個新手的粗淺問題順便請問各位先輩:nikon的一般鏡頭(非dx系列)用於slr和dslr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嗎?因最近考慮是否進入n家dslr,甚至日後無痛升級n家slr(鏡頭全數挪用),是否會有不能自動對焦等問題?...(恕刪)
nikon 自動對焦鏡頭中 G系列的鏡頭(鏡頭名稱中最後有G DX鏡包含在內)沒有光圈環
早期或全手動的機身 是無法由機身控制光圈的 因此G鏡皆在這些機身上 就會因無法控制光圈 只能用最小光圈拍
所以鏡頭想要SLR DSLR共用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不要買G鏡
當然如果能知道你想用的slr機身型號 以此判斷是否能由機身控制光圈的話
那就能更清楚的知道這樣使用能接的鏡頭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