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入Z50雙Kit組合後的煩惱

目前是Z50+6
個人建議可以買Z6,足夠應付大部分的攝影需求,目前單價也降到蠻低的。
另外可加買定焦鏡,Z系列定焦的好用,至於焦段的話,35or50or85這三顆我都有,真不知道要推薦哪一顆,風景派還有20定可選擇,人像派85定會是好鏡頭。
boss630427 wrote:
目前是Z50+6個人...(恕刪)

謝推薦,其實除了財力問題外,出勤率我個人非常擔心,自問外出的話,放Z50+16-50在包中是沒負擔的,換了Z6或Z7便難說了,光是體積也不一樣了,而且現在真的是心癢問題居多,當然也很想把玩一下高級些的機鏡,但真的擔心使用率不高浪費了,希望用時間可減退一點心癮吧!
lkl1981 wrote:
謝推薦,其實除了財力(恕刪)


這也是我後來出掉全幅

購入 APSC Z50的原因

帶得出門才是好相機

所以我的Z50除了回家放在防潮箱

只要出門就是在包包內!
Kyle凱爾 wrote:

過程跟我不同 但是...(恕刪)

NIKON肯定會把Ibis 裝在高階有evf的機身上

 比較可能出現的Z70 會有ibis EVF 使用與Z67相同大小容量更大的電池, 想當然價位一定更高, 估計配上kit 1650可能破四萬了,但是由於有IBIS,目前的Z鏡全能用,但是消費者不見得能接受這個價位
Kyle凱爾 wrote:
兩台相比
Z50+KIT鏡頭 裡面有八成都比M6 II 還強
實在很誇張...(恕刪)

想請問Kyle凱爾大大,在M6ii+11-22mm鏡頭,與Z50+KIT之間,由於價格差不多,在考慮,不知道是否有些使用上的心得可以分享?

謝謝您。
MAOHY wrote:
想請問Kyle凱爾大大,在M6ii+11-22mm鏡頭,與Z50+KIT之間,由於價格差不多,在考慮,不知道是否有些使用上的心得可以分享?


1. 要先看你有沒有
CANON 或NIKON 單反的全片幅系統
有的話以轉接這家的優先 (要買轉接環)

2. 要先看你有沒有
CANON 或NIKON 無反的全片幅系統
C家的 全無無反 無法轉接到M 系列上
N家的 直接接 不需要轉接

3. 11-22 是超廣角 等同全片幅17-35 的焦段
拿這顆比較不太懂為什麼
這顆其實很不好用 比較適合拿來有第三顆鏡頭之後再考慮購買
(先有15-45 跟 55-200 之後再考慮)

但是如果自拍為主的話 這顆就是首選
MAOHY wrote:
M6ii+11-22mm鏡頭,與Z50+KIT之間

簡單說 CANON 贏在 無反APSC 的鏡頭支援全齊了
不齊的F1.4 高畫質定焦鏡頭有副廠SIGMA 去年九月也補齊了 (不需要轉接)

NIKON 目前只有兩顆鏡頭
不轉接的話有全片幅的Z6 Z7 的鏡頭可以直接使用
我自己是使用 50 F1.8S (等於80 F1.8 人像鏡頭 非常實用又漂亮解析度也高)
未來要買20 .24. 85. F1.8S 這三顆

畫質是比SIGMA F1.4 定焦鏡頭更強很多就是了
但是也貴兩三倍以上 體積跟重量也是

至於兩台的差異性 之後我會寫文章 先簡單說
M6II 對焦性能比Z50 快一些
暗部對焦也更好一點
Z50 則是大贏上一代的M6

錄影畫質1080P Z50 明顯贏過M6
4K 會贏更多很多

電子防手震
兩家各有優劣
M6 適合移動拍攝 (就好像真的有五軸防手震)
Z50 適合定點拍攝 (會以為好像用腳架拍)

光學防手震
Z50 的兩顆KIT 鏡頭效果遠比EFM 的同焦段那兩顆KIT 鏡頭強非常多

手拿相機的手感 Z50 遠大於M6 跟M6II
(相對的Z50 體積也大很多)

連拍是M6II 更好更快
Z50 其實表現也算很棒了

畫質的部分
放大到100% 下
Z50 會更清晰更銳利一些
特別是高ISO 會更明顯好

操作選單跟邏輯
Z50 遠贏過M6 與M6II

錄影介面
Z50 也是遠贏過M6 跟M6II
Z50 可以按兩次按鈕就可以選擇所有錄影的格式
M6II 的4K 還有慢動作錄影必須轉動轉盤到特殊模式才能使用
一般模式下無法使用

Z50 要錄影 跟拍照的模式一樣 不同模式就可以直接調整不同模式錄影
比如S 快門先決 這模式錄影 就可以調整快門
A 光圈先決
M 全手動 這模式錄影就可以手動調整 光圈與快門 非常直覺

M6II 要調整必須進入非常繁雜的選單
並且設定要調很多層 才能錄

光這點錄影的差異性 我就無法拿M6II 了

附帶一提 Z50 的錄影界面都跟Z6 Z7 一模一樣 非常好用且直覺
------------

鏡頭NIKON 設計的也非常棒 畫質也比M 系列的還好一些
所以要買會強烈建議 買雙鏡組
55-250 這顆真的很值得 畫質好 防手震不錯以外 對焦也很快
日本一位玩家測試Z50 +16-50鏡對焦速度強過Z6 +Z24-70,它是一個很特別的產品,如果改買Z6,功能當然更好,但輕便的功能可能就會失去。
佳能也推出24-105 f4-7.1的一顆輕量鏡,就是為了拼eos rp輕便。
另外,dcfever上相機raw比較,z50與z6差距不到一級。
所以其實不用買進階的,除非你一定要那個功能,而可以犧牲輕便。
Kyle凱爾 wrote:
M6II 要調整必須進入非常繁雜的選單
並且設定要調很多層 才能錄


松下的也是這樣設計,要轉到影片模式還要進入選單才能選P A S
不過松下有個好處,在一般拍照模式下錄影可以邊錄影邊拍照,拍的照片和錄影格式同步就是了,這樣省去我利用影片截圖的時間,而且可以搭配APP寫入GPS座標在照片裡面
Kyle凱爾 wrote:
11-22 是超廣角 等同全片幅17-35 的焦段
拿這顆比較不太懂為什麼...(恕刪)

會比較這兩台,的確一大部份是在自拍的使用上思考,只是Nikon Z50還沒有類似焦段。

Z50螢幕下翻,感覺也蠻順的,會再找機會去試用看看。M6ii就是那顆11-22mm方便自拍。

很感謝Kyle凱爾大大的回覆,實在太精湛了,期待您完整的文章發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