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對焦點 的實質效用???

TONY3Q wrote:
請問 C入門機對焦點9點,
N家入門機對焦點11點,
D7000有 39點,
D300S有 51點,

請問這些對焦點在使用時,
有何實質上的優勢呢??



自動對焦點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方便拍出準焦的相片,但是攝影這門技術包含廣泛,對於不同的攝影物體就要採用有效的拍攝技巧來拍出滿意作品,所以說自動對焦只能提供一部分方便,真正深入這門技術還是要下點功夫學習其他攝影技巧的。

相機上的自動對焦點也還需要相對應的光圈進光量,才能保證相機電腦判定是否準焦,如果學習攝影一段時間了都不能自己掌握對焦,而一味依靠相機自動對焦點,那自己的攝影功力是會被限制住的。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inben2 wrote:
對分佈而言...SO...(恕刪)


inben2 兄

canon和nikon的操作想法是不同!
像最常講是自動iso自己可以去查nikon是怎樣讓相機照自己想法,達到安全快門界線後,一個慢慢往上跳,不會出現大光圈高快門而高iso的奇怪曝光條件!


實際上,並不是像您所想那樣,每次都在那51點選來選去,AF點選擇可以設定11點 51點等模式,在動態AF區域,其對焦點的數目可透過按下 Func(Fn) 按鍵並旋轉任一指令撥轉換盤進行選擇!

nikon也可以設定景深預覽與func等設定成另外一功能,例如說景深預覽設定成dx與fx切換,func設定成點測光,然後預設矩陣測測光,那需要點測光時候按一下func...



簡單講如果整個設定太麻煩而動作太慢的話,那鳥飛了,球也不在!
之前就有c家記者對於1d3複雜設定而煩惱,試用一下d3,雖過去沒用NIKON,但沒幾下就搞定,一試拍效果不錯成功率頗高,然後接著就跳N家!




要比對焦點分佈,可以參考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

sony只是鬆鬆的,看起來好像很廣,但nikon的是快到邊緣,圖片由各家官網或dpreview!

51點
multi-cam 3500 Dx D300/D300s

切換成11點對焦模式



39點
multi-cam 4800 Dx D7000(中央9點十字+外圍30點一字)


a55/a33



那個分佈廣?
diffusionless wrote:
那個分佈廣?

我提的不是現況... 而是這種設計的未來發展!

除非 Nikon 把副反光鏡做成跟主反光鏡一樣大 ..
不然,都不會像 SONY 這樣整片反光鏡的任地方都能做對焦點!
甚至,可以做成活動的對焦點... 因為沒 OVF ,可以做得這麼活 ..

--
只是提出個可能性,討論討論

就像當年 Minolta 推出 CCD 防手震時..
就有蠻多人對這種設計的預測:要是做在單眼上,每顆鏡頭都防手震了!
不過,也有不少人不看好...
後來真的做出來了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diffusionless wrote:
inben2 兄ca...(恕刪)

這位大大我真想給你個讚!

看完這棟樓我又長了些知識了!

感覺起來目前NIKON的專業度是無可取代的,但SONY的研發技術則讓我們看到了無限可能...

要是這兩家合作起來,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
diffusionless wrote:
要比對焦點分佈,可以參考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恕刪)

弱弱地問一聲,有沒有 Nikon 「底片機」的對焦分佈圖演進?
inben2 wrote:
我提的不是現況......(恕刪)

inben2 兄:

並不是沒有副反光鏡就可以隨意在反光鏡任一位置去做對焦點,其他家作到角落限制並不是副反光鏡無法做到那麼大緣故,那不是關鍵地方,問題是光學上偏差與修正!


否則SONY已經是這麼一片怎麼還在那麼小區域,至少應該要比現在在更廣!

您應該不知道要做光徑校正關係,高階機種副反光鏡不是作成平面而是曲面,那種是不能直接把反光鏡也做成那樣!



1.所有鏡頭缺陷對影像會產生變形解析較差的因素,最主要是原本光徑在經過鏡頭時候不是理想對應關係,也就是會有偏離,越靠邊緣越嚴重偏移,而對焦點光線和影像都是一樣,所以要做到角落對焦點位置,所以那個就像要把鏡頭邊緣解析力變成和中央一樣難度,而且連帶配一顆鏡頭也是要達到這樣,才可以互相對應相同!

2.這些在經過反射投影反射到達AF SENSOR時候,都是要去一一去校正,也就是這個主要是校正機械公差精準度,必須達到經過反光鏡的光徑和到達感光元件路徑要一樣,而鏡頭中央到邊緣每一點位置是不同,所以像1D就是做成曲面形狀來修正,有些可能是校正到一個值,在機身軟體去修正或其他方式!


實際上,也只有對比對焦可以輕鬆做到,因為他不是偵測光徑而影像對比,所以原本光學偏差頂多是解析力差的地方,對比不足較難搜尋到正確位置!

但是對比是無法像相位偵測可獲得對焦物速率與位置資訊,可以做預測對焦!

diffusionless wrote:
並不是沒有副反光鏡就可以隨意在反光鏡任一位置去做對焦點,
其他家作到角落限制並不是副反光鏡無法做到那麼大緣故,
那不是關鍵地方,問題是光學上偏差與修正!

原來如此.. 謝謝指正!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