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 以後的鏡頭 是不是就都是超音波馬達了?


coralpolyp wrote:
老實講...超音波有...(恕刪)


對焦馬達全面超音波化絕對是趨勢,也不用寄望Nikon會違反這個原則

如同上面已經有朋友提到的,其實有傳出馬達故障災情的都是一些最早啟用鏡頭內置對焦馬達的頂級鏡(例如上一代大三元),恐怕都是當時技術不純熟導致的結果,所以也很少聽到新一代的鏡頭有類似的問題。為了擔心這問題而將70-300VR賤賣掉個人覺得樓主是杞人憂天了,不過當然,您又提到這顆鏡頭的焦段很少用,如果是這考量當然無可厚非。


SElephant wrote:
有傳出馬達故障災情的都是一些最早啟用鏡頭內置對焦馬達的頂級鏡(例如上一代大三元)...(恕刪)


其實有了解超音波馬達原理的都知道

超音波馬達並不是一種能夠長壽的設計

比喻來說 有點像運動鞋的鞋底

會慢慢磨損

只是快或慢而已

不故障不是不會壞

只是界限還沒到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其實有了解超音波馬達...(恕刪)


請告訴我除了超導體或是磁浮之外,世間有哪種機械結構是完全沒有磨損的?

傳統的機械式對焦馬達一樣會有磨損,而且那種激烈的運作恐怕磨損還更嚴重,只是磨損的位置不見得都是在鏡頭中,且可能有針對預期較激烈的磨損而將零件強度增加罷了。

只要在正常的使用壽命之下產品不會提早故障,就已經是可以接受的設計,我並不期待購買一樣產品時它會有數倍於正常使用壽限的能力,畢竟真要做到這樣,代表著產品可能會蘊含額外的隱藏成本,或者其他的隱藏缺點(例如重量或精度降低之類的問題)。
SElephant wrote:
請告訴我除了超導體或...(恕刪)


主要爭議點其實是跟老AF鏡比壽命跟品質縮減太多的問題(隨便搖一下就壞掉好像也時有所聞?),倒不是不愛用快狠準的AF-S鏡頭.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沒辦法接受帶一管AF-S爬八小時上山結果鏡頭掛了不能拍吧?
更不用提職業是攝影的人,按下去沒反應回公司要怎麼交差?
從品質上來講一隻五六萬的金圈鏡拆開後看到固定電路軟版的是張雙面膠?
MF或是老AF最少還有光圈環可以轉一下讓我能手動拍~
Nikon D700啟用中.

SElephant wrote:
請告訴我除了超導體或...(恕刪)


超音波馬達的壓電材料跟鞋底差不多

而機身內置馬達 我還沒聽過有人用到耗損換新的

兩者壽命差距很大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超音波馬達的壓電材料...(恕刪)


為了驅動一些超大型的砲筒級鏡頭,內置機身馬達的機種所使用的零件大都overdesign得很厲害,所以耐用性較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設計也有不利於機身輕量化與低價化的傾向,所以只能說各有各的利弊了。

但是以開發廠商的角度來說,產品還是要符合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事。在這種考量之下,超音波馬達的廣泛運用是可以理解的。

類似的道理,汽車上使用的手排變速箱既耐用維修又便宜,為何在台灣路上卻很難找到幾輛手排車?只能說這是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偶爾少數幾個例外者也只能看著這個趨勢徒呼負負。相比之下只要願意坊間還是可以買得到品質優秀價格便宜的MF鏡頭,但要買到手排車可就不容易了........

SElephant wrote:
類似的道理,汽車上使用的手排變速箱既耐用維修又便宜,為何在台灣路上卻很難找到幾輛手排車...(恕刪)


要拿汽車變速箱來舉例也行

但是要弄清處對等關係



手排變速箱= MF手動

傳統自排變速箱=AF機身馬達

CVT變速箱=超音波馬達



我覺得這樣會比較貼切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超音波馬達的壓電材料...(恕刪)

那是因為AF鏡就算問題,也看不出問題,兩者精準度要求是不同。

她本身就是機械齒輪結構,所以齒輪組之間除非磨到整個面不見,否則是不知道其他精準度跑掉多少,所以大多AF鏡也無法經由內部晶片或其他來修正對焦問題。



超音波馬達是長這樣

帶動轉動的是轉子為金屬,壓電材料則是定子基底,定子上面齒狀則是為金屬部份,利用壓電材料在變形產生結構不對稱性極化現象可以進行可逆變形與電壓轉換。
超音波馬達是具有低轉速高扭力特性,沒有電磁馬達慣性力問題,可以做非常精準校正,只是有靠相對兩個金屬接觸摩擦力,但這部分問題其實還好,磨擦力很大就會聽到聲音,但那個通常並不是主要問題來源!




真正問題是在下面基底壓電材料和金屬結合界面是比較麻煩,那邊會因壓電材料的應變量而產生反覆應力,而金屬和陶磁本身要黏很緊,假設在介面產生微小縫隙,那裂縫就會在這界面之間慢慢穿過去。

簡單講只要基底壓電材料和金屬鬆脫就無法在動作,一開始可能只會聽到局部應變比較大產生尖銳聲音,但這時候其實還沒壞,只是聲音會很清楚,真正壞掉是連動都無法動。

嗚啦芭樂萬 wrote:
平心而論,以畫質成相...(恕刪)

嗚啦芭樂萬 兄:
感謝告知!

這顆確實是好物,當初停產前原本只要快兩萬塊就可以買到!
NIKON 105微個人是一直都不是很喜歡,當初原本在CY MP100, LEICA 100 APO 等百微之間選擇,CY要改鏡有點麻煩,當初也沒那麼多來源可以參考,LEICA APO是很棒但倍率1:1要另外在添購ELPRO才可以又貴又不好買,TAMRON便宜且不錯但塑膠味太重就有點感冒,TOKINA和SIGMA則是微距部份沒有TAMRON好。


在這樣尋覓過程就意外知道V125 APO這顆,結果就是已經停產接著就如上。

其實會問這顆是在於最近之前學弟說要買單眼,希望可以買到便宜高CP的選擇,那時候個人是建議買A55或A33就好,最近他就想說在買一顆微距,個人就想起MINOLTA這顆百微。

Sony 100mm f/2.8 macro (SAL-100M28) - Review
看一些評價似乎都不錯,但自己沒玩過就不太敢講什麼。

diffusionless wrote:
那是因為AF鏡就算問...(恕刪)


以我自己拆鏡頭來看的觀察

上面轉子的底部 圖片上看不到 也沒有畫到
有一小圈比較粗糙的環...(應該是有做過表面處理)
那個粗糙的環 會和下面的定子產生摩擦
其實定子轉子並沒有整個表面都貼在上面 可以想像成中間有一圈不到3mm寬度的軌道

(藉由定子陶瓷膨脹順序排列而運動)
所以 必須要超過最大靜摩擦之後 整個環才會開始動作

問題在於...因為需要磨擦力 轉子才會動
所以 當沒有了摩擦力或最大靜摩擦過大...轉子就動不了了
東西用久了都會磨損 ...跟af一樣
af是齒輪軌道磨損 SWM是轉子背面的那個粗糙面磨損

但是af磨損至少還會動 頂多是差一點點 而且齒輪要到磨光光 應該相機會先壞吧
但是swm磨損 最後就不會動....這是很高的代價

除非能做到磁浮馬達...

前大三元 為何人家說撞到鏡頭 馬達就可能掛
因為轉子那個環的中間空心的直徑比鏡頭軸心還要大
(很難相信當初設計會有這麼大的誤差? 70-300vr就完全沒有這麼大的公差)
所以如果不小心撞到 而且要足夠的力道
可能轉子的中心點就會跑掉 對焦的時候 轉子就會變成非正圓型運動
如果更偏 還可能磨到鏡軸

以上有錯請指正(小弟只是以我拆鏡頭看到的來猜想)

另外70-300vr 有另一個嚴重而且我嚴正懷疑是原廠設計的瑕疵
那就是伸縮鏡筒內 有兩條排線 其中一條原廠上了一些膠 造成排線無法正常彎曲
會在最近端70mm時 讓排線形成接近70度的折線(完全沒有屈度 是角度)
簡單來說...等你用久了 馬達就不會動了
因為裡面線斷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