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th0102 wrote:手持拍攝夜景時,正...,如果故意減EV,讓快門快一(恕刪) 一般會想到這個, 通常是在笑想 不拉高ISO.不過到底是 減曝回家再拉 or 直接只拉ISO 那個好, 那你要自己試.不趕時間時, 你就不妨兩種方式都各拍幾張.回家不就有實拍照可以比較了..多了解你手上那台機子雜訊特性, 也是好事一件...既然都要試了, 那就再連拍.. 回家對齊 多框除噪..減曝也不是沒好處, 夜景燈很多, 高亮部份可以多抓一些細節回來..
手持拍夜景最常用的參數是高ISO跟大光圈唯獨提高這兩個參數才能使快門變快你如果縮光圈在想維持同樣快門速度情況下勢必又要拉高ISO如果像樓主所說的減EV去拍當然可以阿但是-EV會讓照片曝光不足回去以軟體把暗部拉亮的話絕對雜訊會很多高ISO雜訊高暗部拉亮雜訊更高...在房間內把日光燈關掉點一盞檯燈你拍看看就知道了
這張是我在加拿大渥太華國會山莊 Parliament Hill 裡面拍的之所以會拍出這樣的照片, 當然是因為開了點測光對焦點連動的關係; 加上人潮多, 只有按下一次快門的機會, 拍完就會被人推擠繼續往前走, 所以當下不可能站在原地好整以暇地按重播看照片不行再拍一張.重製的時候本來想說應該沒救了, 但拉了5EV之後很意外地居然還可以看!?D800E, 16-35VR@16, f5.6, 1/15sec, ISO 100.對於樓主的問題, 我認為只要是近年來使用Sony的CMOS的全幅機應該都可以先減EV再加回來. 保持凍結畫面的快門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又比方說這張照片, 攝於蒙特婁聖母大教堂Nortre DameD800E, 16-35VR@16, f8.0, 1/4 sec, ISO 1400.這張當下欠曝多少EV我已經忘記了, 但卻是被迫欠曝, 因為在保證足夠深景深f8跟ISO容忍上限1600的前提下, 手持1/4sec也是緊繃了. 所以決定與其拉高ISO, 還不如M模式光圈快門ISO全部固定, 欠曝多少都不管, 回家再來拉EV.
感謝大大詳細的解說,這樣一來,對手上相機的極限就更瞭解了irontheone wrote:泥坑機而言,欠曝要比過曝好處理一點。。因為高光位一旦過曝成為死白,就拉不回來了。。但欠曝不超過五級,泥坑還是有能力挽回的。。......(恕刪)
chengchenchien wrote:又比方說這張照片,...(恕刪) Sony的CMOS雖然寬容度不錯,不過還是很好奇這種作法用在光線微弱的夜景能拉回來多少?而且還要看圖片大小而定,小圖看起來ok,稍微放大一點看可能就不行了,建議還是不要用這種例子誤導樓主比較好。畢竟白天欠曝跟晚上欠曝結果天差地遠,基本上我認為只要肉眼看出去都不算很暗的環境,即使拍壞了,只要有Raw檔都可以用後製拯救,可是要是肉眼看出去已經很暗的環境時,後製能救回的部分肯定很低。可以的話當然還是盡可能的曝光正確,尤其越是昏暗的環境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