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拍攝夜景時,正常測光下,常常會因為快門的關係造成手震,如果故意減EV,讓快門快一些(或者可以讓光圈小一點增加景深),拍完後製時再加EV回來,這樣有沒有缺點?另外一個問題,拍攝時加減EV和後製再加減EV,畫質會差很多嗎?
roachc wrote:這樣做如果沒有缺點, 那~拍攝時用不著學...(恕刪) 我想他的意思是在當下只能手持拍攝,在不動光圈跟ISO減損畫質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安全快門,所以刻意減EV來拉高快門之後再回來用後製把EV調回來,算是種應變方式。myth0102 wrote:手持拍攝夜景時,正常測光下,常常會因為快...(恕刪) 個人的見解是得看機身本身的能力了,我的舊機a550或NEX-5跟目前使用的A7同樣的環境下降1EV再用RAW檔拉回來,我想暗部的細節上就會有不同的表現。EV降的級數不同也是會有差,當然是降越多越難救回來。
sunnazi wrote:算是種應變方式。...(恕刪) 我會想辦法穩定機身。D70 + N 18~200 VR 手持200mm 端,F5.6(最大),1/3s,有裁圖同場景,同時間,同相機 & 鏡頭52mm 端,F5.6(由長焦回短焦,光圈不變),1/8s,僅縮圖
myth0102 wrote:手持拍攝夜景時,正...(恕刪) 1.後製加減EV 一定會有損畫質 噪點會增加 手持就用次大光圈吧2.一般環境 一般亮度可能感覺不太出來 但是在極高光&極暗部 一定會感覺的出來其實這些問題 你自己實驗就知道了 別偷懶如果你提的方法沒有缺點 那很多大光圈鏡頭 三腳架等等 配件都不用賣了
myth0102 wrote:EV值可以在拍攝時在相機上調,也可以在後...(恕刪) 我是不知道你用的機身是哪台,你直接用你的相機測試看看最準了,畢竟每種機型的寬容度表現都不同,有些機種的RAW檔後製時拉個1EV就出現色階斷層,搞不好你的機身拉個3EV都還不是問題。
基本上這很吃相機本身的能力,尤其是昏暗的環境底下。白天話差異不大,不過昏暗的場合或者夜景就不建議了。一開始拍的太暗,拉亮的結果就是雜訊滿天飛Orz就算是a7s在昏暗的場合一開始就曝光錯誤,後製能救的程度也很有限。如果可以應該盡量拍亮一些,甚至拉高iso拍起來的效果我覺得都比後製硬拉會好一點,不過還是要看現場亮度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