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verygoodboy wrote:
本人有小黑五,不過...(恕刪)
.

曾經聽過一個版本,是說小黑五有一批Bad Copy流出市場通路。。
我也親眼見過泥坑本家人因此而對小黑五有極大差距的評價,比樓上那些語氣更差勁得多。。。

所以,如果小黑五你滿意表現,那就即是至少在你手上的並非次品。。。
這不就行了?

Albee Studio wrote:
排除修圖 調整銳利度
"個人覺得"佳能的解像力比較好

C用初階機
N用中階機

同一年的產品線

N的畫質 真的覺得偏 "鬆軟"
而且主體邊緣容易模糊

C從初階一直到高階
在解像力上面 機身的畫質 都維持的不錯
最重要是 色彩管理 比N做的好太多

等於 買C的產品 初階到高階
其實只是 畫素 機身規格 功能 上的差異

他們基本的解像力 色彩管理 就算是初階機 也不用擔心 都維持在一定水平...(恕刪)


如果你是n家人

一直吃著碗內看碗外,這也太辛苦了

快跳一跳也許比較好些

如果你是c家人,那就不予置評..........

Albee Studio wrote:
排除修圖 調整銳利度
"個人覺得"佳能的解像力比較好

C用初階機
N用中階機

同一年的產品線

N的畫質 真的覺得偏 "鬆軟"
而且主體邊緣容易模糊

C從初階一直到高階
在解像力上面 機身的畫質 都維持的不錯...(恕刪)


我不認同

用Dxomark的數據來反駁

要比較N,C機的cmos銳利度
鏡頭選sigma 17-50 f2.8銘鏡

接Canon 760d(24mp,2015年2月上市)的sharpness 為 10p-mpix


Nikon D5200(24mp,2012年底上市) 的sharpness 為 12p-mpix

Nikon D5300(24mp, 2013年10月上市) 的sharpness 為 15p-mpix

nikon以較早期的機身來與canon較後期的機身比較
sharpness都大勝, 這銳利度是以解像力來表示

其實不用舉dxomark數據也可知道結果

由canon 機身除5dsr外,cmos都"有"低通濾鏡,

nikon 中低階機身cmos都"無"通濾鏡
就可知

除5dsr外,
Canon機要與Nikon相同像素無低通濾鏡機比cmos的解像力(只能以皆sigma同一款鏡頭來比,如17-50 f2.8),
應該是贏不了,光是低通濾鏡沒拔掉, 起跑點就輸了一截! (10p-mpix vs 15p-mpix,輸了近五成)

nikon照片若看起來不夠銳利,或許是Nikon機身初始設定銳利度不高, 可進設定將銳度拉高, 加上後製銳化, 看起來就會很驚豔!

elfwong wrote:
我不認同用Dxomark...(恕刪)


哈哈
其實就是因為 調控檔那些 的初始設定 都已經歸零

比較之後感覺很鬆軟 才會有這個疑問

比較的鏡頭是
canon 18-55 50F1.8
nikon 18-105 50F1.8

當然不是用副廠鏡頭比較
會有不同廠的 差異性存在

當然 竟然是用自家的鏡頭來比較的話 也由此可知.
各家的鏡頭能力到哪

老實說 NIKON 近幾年出的鏡頭
58 28 24 20 16 14 一堆市場定義模糊的焦段

在試用 20 24 28的時候 雖然知道都是各自不同的鏡頭
卻覺得 很相近 為什麼不好好做一隻鏡頭 要充焦段賺荷包...

反而是16-35 這支鏡頭 還停在F4

近期比較可看的就是
105 F1.4E
DX 16-80
70-200 F2.8E
24-70 F2.8 VR 這隻多數人 認為畫質沒有上一代好
倒是改善了很多小問題 還有VR加持

stephen02 wrote:
如果你是n家人一直...(恕刪)


如果喜歡攝影的話
哪一家都會用 而不是只是單方面支持某個品牌

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
不過就是剛好路過
說出用後的感想而已

就像賽車手 不可能只會開某個品牌的車子
哪天換車 就不會開了 不是很糗
畢竟我也沒收代言費
cyskyhi01 wrote:
這比較奇怪, 感光...(恕刪)


佳能的
初階機的確是 塑膠感很重
甚至某些高階機 塑膠感也跟初階機差不多...快門聲音也很糟糕

而NIKON在中階機開始 操作跟機身規格功能就做的比較實在

但重點還是 在於影像的解像力以及色彩還原度...

你說SONY跟NIKON
就是因為NIKON要靠SONY 所以才無法發揮他們真正的實力吧

CANON都從NIKON分家出來了 來到了這種地步....
結果NIKON還在靠SONY代工
本來應該是大廠 要自己負責的項目 結果給其他品牌代工
我不認為 品質會好到哪去

而且...難保SONY不會留一手
代工久了 現在SONY 也發表 自家的高階相機 開始出現三國鼎立
但你說 感光還要靠SONY的 NIKON 能站在哪裡...
比較先進的大概就是光學鏡片的技術..
卻發表不出來 令人眼光一亮的作品
反倒是 賺消費者的產品 出的很多...

有研究過歷史的就知道
自從CANON AE-1 發表之後 NIKON就一直在追進度 後面比較像在趕作品 拼市佔
從3000一直到現在 都不知道出了多少 一般人都不會想接觸的機種...

而且CANON 因為自家生產印表機的關係 在色彩管理上面 做的比較完整

NIKON近期就D500 比較亮眼...技術上的突破
那個對焦範圍. 機身規格 讓很多人想下手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
色彩管理上 以及鏡頭群
如果都不是NIKON的強項的話
然後感光還要靠其他大廠
那什麼才是NIKON的強項??



個人覺得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

就連D600事件 都有死忠支持者 在幫NIKON講話
事件一開始台灣不給換 拿原本就免費 後來取消的清感服務 來敷衍消費者
結果其他國家 香港 大陸 美國 開始出現強制下架 退貨機制
有些甚至直接換D610 等等之類的

台灣的進度 還在與日本確認中....

最後過了不知道多久 才開始出現過五關斬六將 換D610


那這樣的代理商 是不是我們要盲目支持的
喜歡這個品牌 並不代表 就要支持他們全部的 所作所為

該有分辯是非的能力 什麼是優點 什麼是缺點

而不是出現不同聲音的時候 就想一昧的屌打


Albee Studio wrote:
比較的鏡頭是
canon 18-55 50F1.8
nikon 18-105 50F1.8
...(恕刪)


光圈應該打錯了

比較兩家cmos解像力, 應該選一樣的鏡頭才能比, 所以才會選apsc副廠鏡皇sigma 17-50 f2.8
此鏡銳利度不下於原廠apsc鏡皇

照你的兩鏡來比較Dxomark 數據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 II mounted on Canon EOS 760D
sharpness 9p-m-pix


Nikon AF-S DX Nikkor 18-105mm f/3.5-5.6G ED VR mounted on Nikon D5300 :
sharpness 11p-m-pix


所以解像力應該還是nikon明顯略勝

無低通濾鏡對解像力提升很明顯

elfwong wrote:
光圈應該打錯了比較...(恕刪)


哈哈 那是50mm f1.8

兩台我看過了 的確是NIKON的 解像力 跟
色彩寬容度比較好 甚至ISO評比 也比CANON好

但在MPIX的部分 就差了6點

實拍的照片 還要找找
Albee Studio wrote:
如果喜歡攝影的話 ...(恕刪)


相機的使用者,不是股東,也不是老闆

那有什麼支持不支持的問題

如果覺得這個相機不合你的味口,而且n家中階機都被c家的低階機打了

如果你是n家人,那你還不跳c家,還留在n還要幹嘛?留來氣死自己的?


另外

比較之後感覺很鬆軟,是怎麼個比較法,是用那台相機

光圈為何,快門為何?什麼鏡頭?

也許你只是因為手震,或是你拿了一個不怎樣的鏡頭硬要用最大光圈拍?

沒有看到照片之前,是要評論什麼?

像當初d800剛出來之時,一堆人也都說d800拍出來畫質鬆軟

結果仔細看他們的照片,個個都是手震

這樣還有不軟的哦?


眾所皆知,c、n兩家差不多就是半斤八兩,各有優缺點

偶而c超過n,偶而n超過c

要用c家的初階機打n的中階機,還真是聞所未聞

當然

如果心有所屬,其他的相機看不順眼也很正常

所以,如果你是c家人,我就不予評論










Albee Studio wrote:
哈哈 那是50mm f1.8

兩台我看過了 的確是NIKON的 解像力 跟
色彩寬容度比較好 甚至ISO評比 也比CANON好

但在MPIX的部分 就差了6點...(恕刪)


數字人人會看,但是看懂其中奧妙需要點學習。

DXO的sharpness指的是該鏡頭能拍出來最好品質的極限,所以,常常出現A鏡頭用f/4對上B鏡頭用f/8的狀況,
現實中因為鏡頭設計的取捨,nikon的50 1.8確實犧牲了f/4~f/8之間能夠產生最佳影像的機會

以下圖片中nikon的f/8的影像品質都勝過自己的f/4跟f/5.6,相對來說,Canon從f/2.8就很傑出,f/5.6更是驚人。

PS 因為截圖,所以色差可能不明顯,canon是從中間到邊緣都全綠,nikon邊緣還沒綠起來


但是換個角度欣賞...
Canon家的f/1.8~f/2根本只是附贈給你而已。


當然這兩個鏡頭的價格不同,但是同樣的也展現了不一樣的水準,至於什麼才是你要的,當然是由您自己選擇,前提是,你還是得看懂才知道自己有選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