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與APS散景比較(相近視角條件下)

樓主做這樣的比較
最重要的是突顯APS的機身跟全幅機身的景深比較
每一組圖中,都是全幅機的圖背景更模糊一點(雖然在光圈都開到1.4時差異還真的不大)

用D300 照相,因為是APS機種
所以鏡頭如果要換算全幅機(D700)的等效焦距都要乘上1.5倍

也就是說,如果你站在同一個地方
用全幅機(如D3 D700)搭配 50mm焦距的定焦鏡
用APS機(如D80 D90 D300) 就必須用 35mm焦距的鏡頭才能得到差不多的構圖

所以如果兩個人站在一起
對同一個畫面進行構圖,兩個人選用了一樣的光圈快門值
拿全幅機的人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散景

樓主拿這一篇出來
是勸敗機身的拉
圖片很美,效果很清楚
但是我沒錢
每個人想知道的事不同吧~
我沒想過這種比較方式~
但確意外命中我想知道的部份~

在APS-C上~ 常聽到 等效焦距~

這樣比法~可以看到35mm等效52.5mm VS 未裁切的50mm
我是覺得還蠻有點的呀~


像我沒在外拍~人像鏡都拍自己人~把50mm裝上後~還是會嫌太遠~
但非常愛50mm 1.4 這顆~ 只差想拍全身要退很遠(這一退~景深又變深了)
只好換成30mm 1.4~ 這顆命中率不夠高~沒安心的感覺~但還不錯用就是了~

簡單的就是說~
我會想要用全幅的50mm 1.4 拍全身照
景深若因全幅太淺~小縮一點~
不但景深得宜~或是跟aps-c一樣的景深~
但也因為這麼一縮~畫值就更棒了~


謝謝樓主測試~還是有人有幫助的....(像買不起D700的我QQ)
秀蓮 wrote:
你可能對景深比較不瞭...(恕刪)


我想也是這樣
也許你想比較的是50mm在D700和D300同樣距離下的差別?
那根本不用D300
直接用Crop模式拍就好了
Nikon D80+Sigma 18-50 f2.8 MACRO+Tokina 50-135 f2.8+Nikon SB-600+Nikon FM
更營養 wrote:
我想也是這樣也許你想...(恕刪)

可能我以為樓主要想讓大家知道的是"我的鏡頭在FF上的差異"
但樓主要測試的是"如果我有xx焦段,在FF上換成xx焦段的差異"吧

當然兩樣都有參考價值囉,我也比較瞭解了!! :)
wretch.cc/blog/yjl7489
jackon128 wrote:
很謝謝樓主的分享,讓我們可以看到全幅的景深。真的是太吸引人了

...(恕刪)






讓我們可以看到全幅的景深?????



不會吧!!!!!我們有那麼可憐嗎?

2008年10月中才第1次看到全幅的景深嗎?
datapay wrote:
不是很懂???

樓主拿了不同的鏡頭(焦段與光圈都不同)來做比較? 意義何在?

原來只是勸敗文....

不過對於觀念模糊的學習者而言 看完這篇文章必定又更模糊了 特別是我

如果FF和APS要有一樣的透視一樣的構圖要用等效焦長一樣下去比.
例如FF和APS都用85MM去拍根本是不同的感覺,就算APS退些距離去拍,
拍出的透視感是不一樣的(距離變了),APS用50MM拍出來和FF的85MM才是一樣的.

樓主要表達的應該是讓大家看FF和APS同一構圖下景深的差異.

如果沒有FF和APS可比,拿家裡的DC和單眼試試,二者都用同一實際焦長
下去拍像樓主一樣的照片,你會發現就算DC多退些拍主體一樣大但背景會不一樣.
但如果用DC和單眼等效焦長一樣去拍,主體,背景,距離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只是單眼景深會淺很多,
同理也可用在為何FF會比APS淺.
樓主的標題應該要寫:<非專業分享> 全幅與APS於等效焦距下散景比較
================================
為達到拍攝物大小相同(構圖相同)的條件設定下,
因應不同的感光篇幅大小(APS 與 FF)
透過調整焦長達到預期效果時所產生的景深差異
\( ̄︶ ̄)>...
leontief wrote:
樓主的標題應該要寫:...(恕刪)

錯了
是"相同視角"
光學焦距很明顯不同阿
50vs85
Nikon D80+Sigma 18-50 f2.8 MACRO+Tokina 50-135 f2.8+Nikon SB-600+Nikon FM

更營養 wrote:
錯了
是"相同視角"
光學焦距很明顯不同阿
50vs85


大大都知道是 50vs85

那N家轉換後 變成是 75vs85

著麼會是"相同視角"?!

所以才說是"非專業"阿

但是整個測試 最重要的是透過變更焦段達成相同視角的效果

所以要強調的是焦段 視角只是預設條件下要得到的結果

不知我這樣的補充 有沒有比較完整一點
\( ̄︶ ̄)>...
你這個壞蛋~~~~ 這一切都是幻覺 嚇不倒我的 阿哈哈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