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再補充一些。

攝影就是 與 光 的遊戲,而旅行團不會等待光影的變化,因此,旅遊攝影很多是到此一遊照,如果照片的人物較大,陪襯的景物就少;想要多照一些景物,照片內的人物就會變小。旅行團到一個地點大多是30分鐘左右,所以我個人的習慣都是用好一點的傻瓜相機放AUTO,捕捉瞬間的到此一遊照,若有攜帶輕便的腳架,是拿來接傻瓜相機,日本人普遍都很友善、各旅行團的成員應該也不會想為自己惹麻煩,所以治安算不錯,可以請人幫忙拍,這樣子腳架的重量就可以省起來。

單眼相機我大概就只會裝上T124(不加閃燈),12端拍景物、24端(乘上1.5倍變成36)拍景物加上人物。我記得前面post有位大大說過:出去玩不是參加攝影比賽(sorry,原意大概是這樣,但我已經忘記句子了),我覺得講的很好,拍下永恆的記憶才是最重要的,北海道的冬天衣服穿法是洋蔥式,上車脫外套、下車穿外套,還要搬一堆水或飲料,負重旅行若成為回憶那就不好笑了。祝你們玩的愉快

ps. 小心北海道的靜電,如果你會容易被電到的話
有18-200 應該就不太需要 18-50 了吧.. 30/1.4 拍室內應該會比18-200 好用.
如果拍風景的話,除了偏光鏡,多帶個漸層減光鏡應該有幫助
閃燈.. 室外的話.. 我是傾向不用,機頂閃燈湊和著補光

至於腳架,除了自拍外用到的機會真的不太多,只是我還是會習慣性的帶著. 想用的時間沒有是很苦惱的事 :p

2006 十月去北海道的遊記給您參考

http://napmas.blogspot.com
因為s18-50的近拍比30/1.4還好用-可是室內30/1.4又比較好用
真是難選擇,18-200室內拍照或食物好像不好用?

kirinut wrote:
因為s18-50的近...(恕刪)


帶自己好用的吧
也不用考慮太多..
出去完 開心就好

怕近拍不好拍, 那後退兩部就好了..
偏光鏡除非要消除反射不然其實用途不大 ,因為天氣不好(飄雪)的話用了也沒用 ,天氣好不必用就爆藍了



攝於富良野
kirinut wrote:
因為s18-50的近拍比30/1.4還好用-可是室內30/1.4又比較好用
真是難選擇,18-200室內拍照或食物好像不好用?


大大手頭不是已經有這些鏡頭了嗎?
好不好用自己試看看就知道了

不管用哪顆鏡頭,最好再出國前先熟悉一下脾氣,每個鏡頭都有其特性
很多人出國前幾天才買新鏡頭,卻因為用不習慣拍的不是很盡興,或是回來看圖才發覺一些鏡頭的缺點~

至於室內拍照,除非是相當灰暗,一般ISO800開下去應該還滿夠用的
或是尋求支撐,降低快門速度來提高畫質
歡迎蒞臨文森的生活點滴~~
driver300 wrote:
所以拍攝主題鎖定 "親子到此一遊", 而且照顧妻小為第一優先.

我帶的是
D200
AFS12-24/4 (使用率 15%)
AFS24-70/F2.8 (使用率 80%)


請問driver大

AFS24-70/F2.8 (使用率 80%)
可見"親子到此一遊照" 絕大部分是用70以下的焦段

那麼
如果手上就18-200旅遊鏡 & 17-50/2.8 兩支鏡頭
用途也就風景 & 人帶景到此一遊照
帶哪支適合??
我是六月去的,天氣還很熱,
我帶的配備是
d50+s18-50+t11-16+n60mm+SB800
腳架出發當天早上忘記帶去了,
原本以為會沒辦法拍夜景,
後來發現太矮的腳架帶去也沒用,
我去的不是函館,是藻岩山,當地的圍欄很高,
拍夜景的時候我是把像機架在給遊客看的望遠鏡上面.
聽說函館上面的風很大,小腳架帶去可能也起不了作用.
至於閃燈,使用到的機會也不多,
倒是鏡頭可以多帶一點,
北海道跟團幾乎都是搭車,太重的話可以放車上,走路的時間很短.
如果怕遺憾的話,其實可以全都帶去吧!

之前去玩的遊記.
北海道遊記
Royce 優阿~ 札幌車站裡面就有在賣,好像600羊一盒... 記得多買幾盒送禮自用兩相宜...
我1月那時候去幾乎望遠都用不到,閃燈倒是很多都有用到,因為晚上去看冰雕展~ 破冰船逆光也會用到...
建議標準鏡一鏡到底就夠了~ 另外風景真的很棒,廣角很常用
腳架部分 我都請人幫忙拍,日本那邊對台灣人的都超和善 (我是自由行)

最後 看您是去拍照還是去玩的~ 遊玩只需要拍些重點回家 以後能夠看照片回憶就夠了吧 (我只拍滿4G記憶卡一張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