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畫素面積 or高畫素, 誰才是王道?

理性的知道自己需求
1. 畫素高但動態範圍(寬容度) and 高 ISO 不可太差
2. 畫素略低但高 ISO 要表現相當強勢(連拍速度也多 50% 左右吧)
有預算考量
就不要買價格太專業的
買對了..才是王道

暫不編列預算的
可繼續等 D400, D800, D3H, D3X, D4
60D, 5D3, 1D4, 1Ds4
....
當然科技的進步有無限的可能
或許本文只是就目前135數位相機現況加以討論
之前不少同好質疑為何比100%邊角裁切
個人的想法是原圖有優良的畫質才有本錢放大
否則放大只是自暴其短
原圖有優良的畫質 才有本錢做Crop (裁切)
否則有相機號稱6000萬畫素 卻要縮圖到1000萬畫素才能看
那這相機該歸類為6000萬畫素 or 1000萬畫素?
至於邊角裁切 鏡皇和一般鏡的差別,主要不就在邊角控制嗎?
機皇之間要比高下 當然邊角比較明顯易見
另外目前這135數位相機前三大公司機皇都是用CMOS
CMOS對斜射光有其感應困難 SNR(訊噪比)會變差
也容易影響畫質和容易產生暗角
當然這部份也容易攙入鏡頭能力
但畢竟只有機身無法成像 所以只好比機身+鏡頭的系統
如果135全幅機身+鏡頭的系統的邊角都慘不忍睹
那這全幅對比於DX 又有甚麼優越性?
恩?我有看錯標題嗎(揉眼)
樓主不是要比較 "高畫素面積 or高畫素"
那鏡頭跟你說的"機皇之間要比高下"應該沒啥關係吧!
作實驗要儘量讓變因越少越好不是嗎

同意你說的高像素相機如果要縮圖才能看那道不如像素低一點
但是實際上如果要出大圖
糊的高像素跟清楚的低像素作輸出,高像素通常還是比低像素作插補來的好些
像樓主你的一篇D3放大到2400萬畫素,就稍微可看出有數位插補的"糊感"
A900雖然糊,還真糊,但是影像還是比較柔順些
(不過....真的是很糊拉 也許用ISO100 取中央測看看會比較好 也比較準)

應該這麼說
究竟現在動不動就破千萬的相機,實際上跟拍哪種尺寸小圖後upsize出來的效果一樣?
之前mobil01版友有做個實驗,發現他的相機用大概一半像素尺寸拍出來就足夠了
這結果能不能對應到其他台相機我不知道,不過也足以證明mosic式感光元件的實拍解向力要打折不少

如果真的要單純比機身
可以像日本網站拿Nikon鏡給Canon吃,這樣標準就一樣拉
中央邊角,各種ISO值都來個幾張,這樣才公道拉!

marlon6v wrote:
那這全幅對比於DX 又有甚麼優越性?...(恕刪)

淺景深, 更高的ISO可用度, 較大的觀景窗

24MP當然可以看到更多細節, 不然做24MP幹麻?
D3
A900
粉紅色布料的編織紋路在A900是看的到的, D3則看不到

但我說過, 多少像素是看需求的 (還有看螢幕解析度)
如果把這兩張圖都縮到1800x1200, 或者兩台都開到ISO1600以上, 細節是完全沒差的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高低像素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meridian wrote:
粉紅色布料的編織紋路在A900是看的到的, D3則看不到...(恕刪)


真的耶~ 若不追求高iso(其實過個一二年搞不好三千萬象素一樣乾淨如今日的D3), 高象素有一定的吸引力~ 高能記得低所記不到的, 但低就永遠記不到高所記錄到的~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marlon6v wrote:
非常同意畫素品質是很...(恕刪)


用F22在比resolution ?
好比用一檔比極速,
很有趣!!科科科~~~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C,N,S 三家機皇 低ISO中原大戰
A900:抗議! 抗議!他們有人用雙CPU , 可以紀錄14bit RAW
因A900抗議他的售價最低, 其實目的在測試CMOS, 機身性能好像沒差???
反正今天是測試中央部分, 光圈縮到f8 基本上無爛鏡
所以C,N兩家機皇同意讓S家在機皇未出的暫時掌門人A900使用定焦鏡皇Sony Carl Zeiss AF Planar T* 85mm F1.4 NT~42000,
解像力輸了可別遷脫鏡頭(還是2400萬畫素是鏡皇照妖鏡?)
他們則用台幣一萬出頭的85mmF1.8
RAW 紀錄一律用12bit RAW以展現機皇風範!!!!
Camera settings:
Sony DSLR-A900: Sony Carl Zeiss AF Planar T* 85mm F1.4 NT~42000, Aperture Priority, ISO 200 ,RAW,
Manual WB, Default Parameters (Standard), Self-Timer (auto MLU)
ISO 200 f9 1/50sec 原圖2400萬畫素中央100%裁切


Canon EOS-1Ds Mark III: Canon EF 85mm f1.8 USM NT~11500, Aperture Priority, ISO 100 (default base) , RAW, Manual WB, Default Parameters (Standard), Self-Timer
ISO 100 f9 1/20sec 放大至2400萬畫素中央100%裁切


Nikon D3: Nikkor 85 mm F1.8D NT~10800, Aperture Priority, ISO 200 (default base),
RAW, Manual WB, Default Parameters (Standard), Self-Timer
ISO 200 f9 1/60sec 放大至2400萬畫素中央100%裁切


D3 PK 1DsMIII


D3 pk A900


1DsMIII PK A900



到底誰輸誰贏 本人不予致評
只能說1200萬畫素的D3在低ISO放大至2400萬畫素
畫面中央面對兩千多萬級的對手
細節毫不遜色
還享有快門優勢

marlon6v wrote:
到底誰輸誰贏 本人不予致評
只能說1200萬畫素的D3在低ISO放大至2400萬畫素
畫面中央面對兩千多萬級的對手
細節毫不遜色
還享有快門優勢

重覆一次前面meridian兄丟過的聯結
挑物品本身細節較多的東西來比較
就很容易看出細節差異在哪裡
D3
A900
D3跟A900的細節表現確實有一段差距
我使用與marlon6v相同的方法,使用imaging resource的ISO 100 sample照做比較
把D3的圖先放大,再與α900原始圖檔進行100%裁切比較,結果如下:












接下來把α900的圖先縮小,再與D3原始圖檔進行100%裁切比較,結果如下:











以我的觀點看來,在低ISO下,2400萬畫素還是有一定優勢
marlon6v wrote:
D3 在細節和 噪訊比依然優於1DsMIII
...(恕刪)

鬼扯!看D3放大的照片連鋸齒狀出現在用模糊柔邊的現象都看得出來了!奢言細節比大兔3好!另外在晴天之下這樣的差距只會更明顯!看到這種素人測試的奇怪結論,我忍不住慶幸我的眼力還OK而且又懂英文可以看DPREVIE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