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的景深範圍為何是呈現一水平清晰寬帶?

湖濱一號 wrote:
您騎車開車嗎?你知道...(恕刪)



說的真好!!完全同意!!

如果那些自稱老鳥的看了板主這種文很不削的話

我不建議用潑冷水的方式回文

就當做沒看到吧!

我自己是以這種方式處理之!

TO 樓主:
我想大大影該是覺得景深範圍,不就像是在對焦物平面前後行成像是一塊寬大垂直厚板。所以可能覺得應該是<垂直>清楚!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模糊邊界是在前後兩條平行連續帶,而景深上下左右邊界是看不到,因此通常在大光圈下,是一個水平寬帶。如果是垂直寬帶,那物平面和焦平面是垂直,那光怎麼走,怎麼投影?

to 各位大大:
 我相信樓主是知道景深,但只是字面上知道而已,對光學與其他方面較不懂,所以才會一上手就發現和想像不一樣,我想這是和網路知識氾濫有關,就常常很多人喜歡去談一些他從某地方知道的知識,實際上本身其實對這觀念還是很模糊。就像景深應用可不是叫你拍出一堆模糊照片,而是控制你所想要的清晰範圍而呈現出味道。
 我想每個人對攝影的目的都不同,有些人是向研究一樣深入專研,有些人只是想要作為紀念,有些人只是喜歡按快門,像我的一個師母,對光圈景深與光學等完全都不懂,但她拍照就很有味道,反而是懂一堆攝影光學理論的老師,就是少了個味道,就像是手工藝術和量產品差別!

  不過還是建議新人如果真得想知道這方面知識,書是比較正確,硬體,光學與鏡頭觀念可參考<冼鏡光老師,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 <Shipman, Carl,Nikon的世界><Miltom,Lens design>..etc這裡大都是攝影器材方面,至於構圖取景方面<國家地理攝影精技>有一系列書籍可參考。
carl3104 wrote:
那可能就變成無解了,...(恕刪)


本來就無解啊,微距鏡的景深一直以來都是有限的,所以才會難以控制。

在放大倍率跟景深範圍當中要取得一個平衡,這就是玩微距的一個重要課題。
www.cycliving.com
carl3104 wrote:
這麼進的進拍通常縮光圈效果也很有限,小弟覺得比較有用的是"拿遠點拍",景深就會拉長很多了...(恕刪)


不懂裝懂喔...微距還拿遠一點咧....太扯囉..(連"近"都打錯)

要全部清楚, 光圈縮到 F16-45都在拍了...怎麼會縮光圈沒效?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湖濱一號 wrote:
您騎車開車嗎?你知道...(恕刪)


譬喻失當....

應該說如果有人買了一台手排車,卻來問為甚麼它的檔位在一檔時

車速一直快不起來,油門都踩到抵了還是被超車

這樣你會不會想譙他一番??
hutiku wrote:
微距鏡基本上是為了拍...(恕刪)


是阿, 這就是個人想講的阿. 60mm和 105mm比起來就是太短了. 問問一些在玩微距的就知啦. 至於用望遠來放大...背景都被壓縮了, 還有啥好談的? 不知道這網友是用哪隻? 可別只是理論講講而已阿.

還有, 微距並不是只有"一比一構圖"能玩, 很多時候是要它的高解析能力, 即使不到一比一, 出來的結果還是其他"模擬" 的效果比不上的.

hankd50 wrote:
不懂裝懂喔...微距...(恕刪)


你先看清楚別人發言的原意再批評比較好吧? 這樣只是會讓其他看的人覺得你本人的水準不夠罷了.

在這個討論裡, 縮光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主體明顯, 而是希望能加深景深. 你倒是說看看微距在縮光圈上能增加多少景深? 還F16 ~45勒.
wzch wrote:
譬喻失當....

應該說如果有人買了一台手排車,卻來問為甚麼它的檔位在一檔時

車速一直快不起來,油門都踩到抵了還是被超車

這樣你會不會想譙他一番??囧
...(恕刪)


您說到點上了,重點還是"車"還是要先買。不是嗎 ? 難道您叫他去研究後再去買?

不做簡單的解釋,就直接發鞭文;鞭完後再來說.."SORRY" / "別介意" / "抱歉" / 這種現象跟八卦聊天區很常見..

看不出來專業度在哪?
陳小宗 wrote:
您說到點上了,重點還...(恕刪)


車不一定先買
但極可能先去考照或是找親友的車練車
香港保濟丸 wrote:
小弟最近入手nikon 60mm "N"這隻微距,發現在近拍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類似下面的圖.
只有橫橫的一條清楚,霧掉的地方剛好從中間對分開來...由於之前沒有拍過,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屬於正常現象?
該怎麼預防這種狀況發生


討論串開始離題了, 直接回樓主的文...

真的是 "只有橫橫的一條清楚,霧掉的地方剛好從中間對分開來" 嗎?
樓主的觀察力不夠...
如下圖所標上的區域都是對比夠, 可以看出是清晰的部份, 並非只是橫的吧?

若樓主試過用不同對焦點多拍個幾張, 起碼該知道清晰的部份一定包含對焦點.

另外若以不同物體拍幾張, 也能大致看出 "清晰的部份, 剛好是到感光元件距離相等的部份"
這點並不見得要用到微距鏡才能觀察到, 一般鏡頭光圈開大, 盡量在最近可對焦距離拍照就能看出來了

至於改善方法...
一是增加景深, 像是縮小光圈 (微距常用到 f16 甚至更小的光圈), 或是拉開對焦距離 (但失去放大率)
二是把要拍的物體取與感光元件平行的角度入鏡, 而不要像上圖這樣的斜面.

最後, 這跟樓主中間回的 "移焦、移軸" 一點關係也沒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