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fish wrote:這是主要容易混淆的地方...(恕刪) APS是FF的裁切135FF是中型相機的裁切中型相機又是大型相機的裁切那到底哪一種相機拍的是真的,哪幾台是因裁切拍起來後看起是視覺的效果而變大?請告訴我
thunderbird wrote:APS是FF的裁切1...(恕刪) 我想這要是”在使用同一鏡頭下”才可以討論的吧,現在FF跟aps差異,就是很單純的裁切畫面,用的都是同一顆FF的鏡頭,成相結果是相同的,相同條件下,鏡頭在FF的成相是1cm ,換上APS 機身,成相還是1cm,看起來”更大”是因為周邊被裁切,主體比例變大的視覺效果。中大型的相機我沒研究,中大型相機的底片更大,當然鏡頭的成相要更大。誰是真的? 這問題不是很明瞭,大底片當然需要大的投影~
coldfish wrote:我想這要是”在使用同一鏡頭下”才可以討論的吧,...(恕刪) 所以你的世界只有135與APS,才會出現這樣的奇怪想法canon可以轉接中型相機的鏡頭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89475告訴你同一支鏡頭,可以用於中型與FF機身,無成像圈那你如何用你的方式解釋?你的想法一點意義都沒有等你瞭解更多中大型相機,再來討論
thunderbird wrote:所以你的世界只有13...(恕刪) 嗯嗯~ 中型的我就不太了解了,這就多包涵了~不過中型相機的鏡頭成像範圍應該是比135還大吧,沒有成相圈是正常的吧,一顆中型相機的鏡頭可以接在底片較小的135,就像ff的鏡頭可以用在aps機器上沒問題,但aps的DX鏡頭用在ff上,卻有成像圈,135 的鏡頭可以用在中型相機沒有成相圈嗎?現在主要問題是:同一顆鏡頭,接在片幅比較小的機器上,它的實體焦長真的變化了嗎?
麻煩用你的方式解釋同一支鏡頭,可以用於中型機身、FF機身、APS機身好嗎?你就會瞭解APS是FF的裁切135FF是中型相機的裁切中型相機又是大型相機的裁切多瞭解中型相機,你就會知道FF與APS關係若說不出來,我也懶得理你PS補充一下你的觀念不錯,但壞在你的世界只有135與APS加入120相機關念(沒叫你買)與coc,你的觀念視野會更開闊
同一台相機,在視點高度相同和同一地點接不同焦段的鏡頭,透視感就不同簡言之望遠鏡頭壓縮前後,放大上下左右廣角鏡頭壓縮上下左右,放大前後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對135全幅特別執著因為同樣的透視感,上下左右的東西在aps-c相機都被裁剪掉了.....應該不會有版友因此動心吧和畫素多寡、可以洗多大張相片無關120或其他相機也是如此接不同焦段的鏡頭,透視感就不同這是2D表現3D的方法之一如果是建築師畫的藍圖或用魚眼、PC移軸鏡等特殊鏡頭改變透視感又是另一回事了5D水貨現在要70幾K,還沒到我負擔得起的價位。....等,有打算沒預算,有欲望沒需求...再等等
thunderbird wrote:我的觀點1.而APS...(恕刪) 中片幅不太了解,不過若如您所說的是等同135之於aps的話,那搞清楚135 與aps的關係,也就了解了中片幅與135之間的關係。實際比較物體實際上投影的大小,才有意義,有真的投影出比較大的,那才是真正有望遠效果,200mm 的鏡頭在135上投影1cm,在APS 投影也是 1cm,想要”真的’望遠,是要投影出更大的,才是真的實體光學望遠。就像D3 切換成dx格式,看到的主體大小是沒變的,但總畫面變小,主體”比例”變大。並沒有真的賺到望遠,只是裁切中央部分,然後放大到我們一般所看的照片大小。這跟數位變焦意思是一樣的。300mm的鏡頭不是200mm鏡頭裁切出來的,而是光路有實際不同的,將一整個鏡頭的成相全部集中在那小小的角度裡,用整個鏡頭的去解相那小小的角度,同時焦段不同,成相視感效果就會不同。同時如您所說的例子,若假設有個無敵ccd,又鏡頭的解像力無限,我用廣角鏡拍一張,跟用望遠鏡拍一張,放大,在得到同樣主體大小時,會得到一樣的視覺結果嗎? 還是不同的,因為焦段不同,成像不同,視感也不同。Ps:您所說的這個無敵ccd,美國太空總署有玩過類似的,一位攝影師受命拍攝超高解析度的照片,他有基本的物理科學背景,了解ccd的密度發展是有限的,解相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回歸了底片,用了自行改裝的大型相機來拍(印象),從遠處拍攝太空梭發射地點,一張照片掃成數位檔後,大小數十G,連續放大,連太空梭上的工作人員都一清二楚。
法小金 wrote:我覺得大家都搞混了一...(恕刪) 小金啊,你講的真是深得我心啊QQ我真的不懂為什麼要去執著於APS是FF裁切來的,事實上接上同一鏡頭,在APS上看主體的確是比較大呀…如同我上面講過的,今天是要拍望遠,你只有一支400MM的鏡頭,但你要拍的東西得要600mm才好拍,難道你要拿台FF去打,然後才回來一張一張裁嗎?光想到要怎樣構圖,就覺得很詭異呀…而且400mm接上APS的視角等同於600mm,這是千真萬確的事。說真的,我不太常用到淺景深,我真的感受不到FF和APS的差距。不曉得若我用FF和APS出去拍同一個景,有幾個人能分辨出是FF還是APS?P.S 小金,你可以參考ken兄的無痛轉換系統呀 XD 5D接個手把貼D3
引用這裡一張圖片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19/index-oh19.htm若ccd是千萬畫素,18mm拍的,就是黃色部分拍成千萬畫素檔案300mm拍的,就是綠色部分拍成千萬畫素檔案200mm拍的,就是比綠色框在大一點所以我說的300mm是200mm的裁切是指這個,其實廣角與望遠鏡頭就是視角變化而已所以我假設有個無敵ccd,又鏡頭的解像力無限用18mm拍出圖檔來只裁切綠色的框,就等同300mm鏡頭拍出來因為望遠就是廣角的裁切,或是視角變化,其透視感是一樣的所以有人提到,用不同焦段透視感會改變,其實是在拍攝距離不變下,透視感不會改變,因為就是裁切而已我的透視是指以前我學圖學的一點或二點透視,只有拍攝距離改變,透視點位置才會改變這是HOBA的試驗成果,可以參考一下其他的有人回答不出來,我就懶的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