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手D90也是個人的第一部DSLR
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1.為何在M模式S模式下,閃光燈無法使用SLOW控制?
2.SLOW&REAR的模式差異?
3.延上,夜拍人像外拍的選擇,又想保留後面的場景,該用的是SLOW還是REAR?
woodyliou wrote:
1.為何在M模式S模式下,閃光燈無法使用SLOW控制?
2.SLOW&REAL的模式差異?
3.延上,夜拍人像外拍的選擇,又想保留後面的場景,該用的是SLOW還是REAL?
1. 是 rear sync 模式,不是 "real" 模式
2. 你會這樣問是因為你不了解 "slow sync" 和 "rear sync" 的意思。他們的意思是讓閃光燈打開的時候,相機的快門速度不再有一個最慢的下限。
manual exposure 或是 shutter priority 模式下,快門速度由你自己控制。"slow sync" 或是 "rear sync" 本身已無意義。
3. slow sync 和 rear sync 的唯一差別是,前者閃光燈發光會在快門打開那一瞬間,後者則是在快門關上那一瞬間。一般夜拍人像,很可能你的快門速度都低到例如說 1/4s。此時 slow sync 的話,對方可能在閃光燈一閃那一瞬間就以為已經拍完而隨意亂動,而事實上快門還會打開一段時間。為避免這樣的情形,"rear sync" 可能比較好。
P 可由使用者選擇的稍多, A 或 S 又更多了, M 則完全由使用者決定
以 Nikon 的設計方式來看
相機在 A 模式由使用者決定光圈, 快門隨測光結果而變化, 但開啟閃燈後就自動鎖定在 1/60 秒,
這大概是認定它為一個安全快門
在夜景人像的時候, 會因快門過短, 背景幾乎是一片點, 只有人像部份由閃燈補足
所以這時候可以用 SLOW SYNC 來要求相機不要多管閒事, 一樣用原本測光所得的快門速度就好
這樣就能把背景適當的曝光, 並由閃燈補足前景 (人像)。
至於前簾後簾, 在會 "移動" 的物體上才有差異
對靜止的人、物, 差別只在閃燈發出的時間
夜景人像若是 SLOW & REAR 配合 A 模式
可以直接告訴被拍的人在兩次閃燈 (預閃、主閃) 之間保持姿勢別動即可
woodyliou wrote:
我的解讀應該是SLOW模式,需要一定"長"時間的快門,所以在"S""M"中間無法選擇SLOW模式,就是避免快們設定時間比SLOW還要短,是嗎?
並不是這樣。
應該說,選擇 slow sync (或 rear sync) 之後,相機不會自作主張把快門速度的下限設為 1/60 秒 (意指不可以比 1/60 還慢)。如果用 front sync,在 A 和 P 模式下,相機會自動設一個 1/60s 的快門下限。一般來講,夜景人像的話,如果要把背景拍出來,快門速度一定會比 1/60 還要慢。如果不用 slow 或 rear,相機會很固執的把快門下限設到 1/60。結果就是一片黑的背景。這通常不是我們想見的。
在 M 和 S 之下,快門速度完全掌握在你手裡,這些限制就失去意義,所以相機不讓你選沒有意義的設定。
kirklin123 wrote:
但是在沒有腳架的前提下,是不是就不適合使用slow or rear 因為背景會糊掉
原則上沒錯。但是實務上,因為背景很有可能已經在景深範圍之外 (譬如說你使用 f/2.8 光圈),所以快門速度慢到 1/5秒左右都還有可能是可接受的。
kirklin123 wrote:
所以沒有腳架又一定要開閃燈,就只能用front 模式 那就會拍出背景一片暗的照片
所以沒帶腳架 就必須為了主體清楚而犧牲背景
我個人經驗是沒有腳架,還是可以拍出前景加上後景的人像。你可以選 rear sync,光圈選 f/3.5。快門假設是 1/5 秒,如果達不到,就提高 ISO。然後拍攝的時候請對方保持姿勢固定不要動。
題外話,slow sync 或是 rear sync 時,有可能需要調整閃光補償。通常是往負的那邊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