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吧!
A、我又重新擁有DSLR。
B、我又重新回到Nikon的懷抱裡。
所以 A+B = Nikon D90
是的,我買了 Nikon D90,
一台榮獲「TIPA 2009年度歐洲最佳中階數位單眼相機」和「TIME《時代》雜誌年度十大科技玩意」兩項大獎的單眼相機。
雖然這兩個獎項讓身為D90用戶的我多少與有榮焉,但嚴格來說對我乃是不痛不癢,無論它有沒有得獎,我都能用我手上的D90好好的來紀錄生活。
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相對的,想法與思維都在改變當中,都變的和以前不一樣了。
會在婚後決定重拾DSLR,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家人。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是為了幫老婆,幫小孩(還沒有消息?)留下珍貴的畫面,二是想要利用攝影這項興趣來開始接些比較專業的case,多賺取些外快來養家餬口,所以,從婚前就開始有了想要重拾DSLR的念頭,因為DC再怎麼進步再怎麼厲害,以功能和性能來說,還是比不上較專業的DSLR,更何況,感光元件的面積也有極大的差異,這也是影響畫質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我要選擇哪台DSLR來陪伴我婚後的生活?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都是Olympus E-System的愛用者,因為我人生第一台DSLR就是獻給E-520的,因為我很喜歡O家的發色,因為我很滿意O家JPEG直出的表現,因為.....
而這次重選DSLR的條件之一,就是直接鎖定中階機種,沒有比有機頂LCD和雙轉盤來的更富操控性與方便性了,所以,E-30第一個出現在我的口袋名單當中。
但也是在用過4/3系統之後,對於其天生片幅的關係而猶豫起高ISO影像純淨度的表現,畢竟,和APS片幅相比,還是差了一級左右的可用度,再者,我一直忘不了Nikon牌神燈的神奇表現,雖然我只是在踏入攝影初期拿P6000的那段時間裡短暫的擁有過SB-400這顆N家最陽春的小神燈,但它的表現已經讓無法忘懷Nikon i-TTL的神奇與好用之處,故,D90是第二個被我放入口袋名單的機種之一。
當然,我也一直沒有忘記當初決定棄DSLR而重新拿起高階小DC來紀錄生活的原因 - 體積和重量,所以我也一度認真考慮很多人視為在DSLR與DC之間的新平衡點:M4/3系統,但親戚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一個大男人,一台DSLR+一支鏡頭+一顆閃燈能有多重?小朋友的重量都不知是這個組合的幾倍重了?」,且考慮到往後若是要接較專業的case,中階級(含)以上的DSLR還是有較佳的運用性,故就把M4/3系統排除在名單之外了。
考慮著考慮著,再加上婚事忙的頭昏轉向,就把這件事情暫時擱在一旁了。
好不容易順利圓滿的完成終身大事,而在度蜜月之前的空檔裡,又讓我開始煩惱起這件事了,所以接下來我便陷入天人交戰當中,也很勤的上網爬文,最後,片幅+高ISO+神燈系統戰勝了髮色+JPEG直出。
所以,在2010/2/20這天,在離開P6000的一年後,我又重新回到Nikon的懷抱裡了。

而在入手D90的6天之後,我們就踏上了蜜月的旅程。
也很慶幸自己能在蜜月之前入手D90,它讓我將人生第一次蜜月之旅完美的紀錄下來,雖然我依然只用JPEG直出,但D90好用的調控檔與值得信賴的性能,讓我在蜜月的旅途當中,無論是紀錄風景或是替老婆留下可愛的倩影,都能手到擒來,結果也很令我倆滿意。
同時,也很慶幸個己做了正確的決定,當初撇16-85,選擇直接購買D90 KIT組,看上的就是18-105那不差的畫質(以旅遊鏡而言),較輕巧的重量和高於16-85很多的CP值(這才是重點),還好,18-105的表現,也沒讓我失望。

它真是一管非常適合旅行中使用的旅遊鏡。
接下來,只要再根據我的需求,視情況補上閃燈、大光圈定焦鏡,應該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至於Fx嘛!那是以後的事情了...XDD
分享幾張這陣子用D90 + 18-105所拍的照片:















至於蜜月旅行的照片,歡迎前往我們的新婚蜜月之旅觀看,謝謝!
也在此感謝黑麵兄與芊芊爸爸,在我疑惑發問時,都熱心且快速的回答我的問題且分享您們的看法心與得,再次感謝!
(寫後感:當心態與觀念一轉變,其實,很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