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新世代全幅小三元Nikkor AF-S 24-120mm f/4G ED VR by Photozone

前言

最近工作告一段落
有一點空閒時間
恰巧我對最近Nikon新出的24-120mm有些興趣
所以就在家利用元旦假期
把Photozone新出的測試報告翻譯過來
譯得不好
還請網上朋友指教
-----------------------------------------------------------------------------

介紹

有一些基礎的解說
我把它們補過來這裡

一、變形(Distortion)

基本上,鏡頭成像的變形有兩種:一種是「桶狀變形」(Barrel Distortion);一種是「針墊變形」(Pincushion Distortion)。前者通常在廣角端產生;而後者往往在望遠端產生。下面有兩張示意圖:

(一)桶狀變形



(二)針墊變形



在辨讀測試數據時,以越接近0為越佳,代表越沒有變形的情況。一顆鏡頭若是負值越大,代表桶狀變形越嚴重;反之若是正值越大,則是針墊變形越嚴重。

二、邊角失光(Vignetting)

一張照片若存在中心部分較亮而四個邊角較暗,稱之為「邊角失光」。這個部分的數據就用EV(Exposure Value)值來計算,所以EV越高,代表失光的程度越嚴重;反之則越輕微。範例如下:



三、解像力(Resolution)

我們時常聽到一個問題:「這顆鏡頭銳不銳利?」這就是由解像力測試來看的。解像力越高,代表影像越銳利;反之則否。例如:Photozone在測試Canon的50mm時級別分為5等(感光元件8MP):貧乏(650-950)、平庸(950-1250)、佳(1250-1550)、非常好(1550-1850)、優異(1850以上)。每一級別的範圍皆為300。

四、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s)

色差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橫向色差」(Lateral Chromatic Aberrations);另一類是「縱向色差」(Longitudinal Chromatic Aberrations)。其光學成因為各種波長的有色光在穿過透鏡時會各有不同的焦點,如下方示意圖:



不過,除非是「高對比轉變」(用白話說,就是照片中極亮與極暗的交界處有一條沿著輪廓勾勒的有色線條,通常為紫色或綠色),否則一般畫面中是不會出現的。由於色差一般為紫色,所以在攝影上俗稱「紫邊」(Purple Fringe),不過在數位時代,形成紫邊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透鏡色差造成的。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另參考wiki的解釋: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omatic_aberration。下方有一張示意圖:



附帶一提,橫向色差可以在後製時輕易地被軟體校正;而縱向色差則無此方便法門。除了後製軟體,有些相機大廠另採機身處理的方式解決(透過影像處理引擎或演算法去除),例如Nikon或Panasonic。下方圖片則可看到縱向色差



-----------------------------------------------------------------------------------------------
正文

Nikkor AF-S 24-120mm f/4G ED VR (FX) 報導/測試報告

鏡頭報導 Nikon / Nikkor(全片幅)

Markus Stamm 報導

春光乍洩 譯

一、介紹



自從Nikon以高階DSLR進入全片幅領域以來,在其產品中,有一種鏡頭真的是一直以來被期待的:有合理大光圈、高品質而防手震的標準變焦鏡。當然過去有(至今仍有)AF-S 24-120/3.5-5.6 VR,但它用在全片幅相機上只有毀譽參半的名聲,而且作為一顆專業級的鏡頭,它在做工品質上確實不合格。不只那些最近才「出佳(能)為尼(康)」的人仍對Canon的24-105L IS念念不忘,所以很顯然地,在這個焦段上Nikon需要推出一位競爭對手。

之前在2010年photokina才宣布要推出並發售,最後,這顆期待已久的鏡頭終於上市了。它有全焦段恆定的最大f/4,並且在廣角端下探24mm、望遠端上看120mm,這個規格超越了它的主要競爭對手。由於它主要是鎖定全片幅的使用者,所以讓我們看看它在我們全片幅相機上(譯注:此為D3x)的測試表現如何吧。

在本報導發表之時(2010年12月),它的市價大約是在1000歐元/1100美元(譯注:1/3美元匯率29.14,故折合台幣約32055元),這顆鏡頭很顯然是針對高階玩家和專業人士的市場而來,因此其製造品質是相當地高檔──外鏡筒由鎂合金製造,還有防塵防潮封裝;變焦環與對焦環皆運轉滑順,且有良好的阻尼

很不幸地,它的對焦環出了一個狀況(在近來Nikon出的其他鏡頭中我們也曾看過這問題):它有一點鬆動,不過並非對焦環本身的問題,而是在實際對焦組件的連結器上。當要改變對焦方向時,它會造成幾釐米的晃動,直到對焦組件確實使對焦環作動為止。當試著要固定精確的對焦時(例如Live View),這會是令人煩惱的事情。其次,它的對焦環稍細了點,而且對焦行程稍短。總之這顆鏡頭在手動對焦時是不會很有樂趣的。

這顆鏡頭的特色是77mm的螺紋濾鏡,拜內對焦(IF)系統之賜,前玉與螺紋濾鏡都不會轉動,所以在使用偏光鏡時毫無問題。當它變焦至焦段的望遠端時鏡身會變長,但是當它伸展到最長時並不會晃動(即使它的特色是雙鏡筒設計)──至少在我們的測試報導中,它並沒有變焦震顫。在變焦設定就定後,即使垂直指向下方,它依然紋風不動。

隨鏡附贈一個蓮花型而少見地寬大(但並不很長)的遮光罩。

Nikkor 24-120 VR是G型鏡,所以它不再提供光圈環。藉AF-S(靜音波動馬達)驅動之賜,自動對焦相當地快速且大致安靜。

此鏡的特色為光學防手震(VRII),Nikon宣稱這個可拉四級快門速度;當然,其實際效果非常仰賴攝影者本人。在我們的實際測試中,要拉三級以上的快門是簡單容易的(只要拍的是還算穩定的主題)。與其他高階VR鏡頭一樣,這顆24-120/4 VR提供一個選擇「正常」與「敏感」的VR做動模式開關。

規格表
光學結構13組17片(包括2片ED鏡片,3片非球面鏡及1片奈米晶體鍍膜鏡片)
光圈葉片9片(圓形)
最近對焦距離0.45m(最大放大率1:4.2)
尺寸84*103.5mm
重量710g
濾鏡尺寸77mm,非旋動式
遮光罩HB-53(蓮花型、插刀式接環、附贈)
其他特色耐候封裝、靜音波動AF馬達、VRII光學防手震



※譯注:黃色為ED鏡片、青色為非球面鏡

二、分析

(一)影像變形:
標準變焦鏡下探24mm通常會在廣角端產生相當的筒狀變形,而24-120/4 VR亦未能逸脫此一通則。在下方提供的圖片中,可以看到直線彎曲了(譯注:詳見原網址)。

在其他焦距,這狀況並未真的改善甚多,在35mm時,變形的格線形狀會改變軌道,同時也在這焦距時變形最輕微(譯注:35mm以下為桶狀變形;以上則為針墊變形)。不過在50mm以上,其格線變形在同級鏡頭中算是相當嚴重的。

好消息是在任何焦段的變形都是均勻的,並在後製時很容易被軟體校正(當然,這會耗損解像力和一點畫面尺寸)。

(二)邊角失光:
除了在35mm、50mm,邊角的失光是有點高,而在廣角端特別嚴重。在廣角端,即使縮光圈,邊角失光的數值始終維持在相當高的層級(譯注:1.92EV至0.99EV)。在85mm、120mm,光圈全開時這問題依舊存在,然而縮光圈有助於抑制邊角失光(在實際使用上不會產生影響的失光程度)。

※注意:我們在做邊角失光分析時是根據機身直出的JPEG檔(未經校正),而Nikon D3x的JPG引擎的特色是比較平緩的階調變化曲線,因此帶有校正對比度的性質,故測出相對較低的邊角失光數據。然而Canon相應的測試數據會大約多出40%,這是因為Canon預設的對比度比較高。



(三)MTF(解像力):
讓我們開始聽聽好消息吧!在24mm、35mm和50mm,在光圈全開時中心的解像力是優異的;而邊緣和邊角的解像力在縮光圈後也會好一點(勉強包括大部分的焦段)。在f/5.6或f/8時,此鏡提供非常好的銳利度──但在24mm,測試數據是在我們的分級表尺中「非常好」(2920)那一級的底線附近。

在85mm時光圈全開,其中心會掉銳利度,但在縮光圈後仍能達到「優異」(3460)。在此焦距時,它的邊緣和邊角都需要縮光圈才能達到「非常好」的銳利度。

在它最長的焦距(120mm),解像力明顯下降。無論光圈大小,成像中心都有非常好的銳利度,甚至在f/5.6時削到「優異級」的下限;然而在120mm,其邊緣與邊角銳利度都有減損,即使縮光圈也僅能達到「佳」(2380)而已。

下方是正式測試的簡化摘要。圖表以長條圖的形式呈現,每一個長條的高度(LW/PH)都能代換為銳利度的量值。該表受限於與視覺相關的LW/PH的範圍(1300至4000)。如果你想對MTF50的數字了解更多,你可以參考與之對應的「影像檢測解釋軟體」。

※譯注:銳利度的等級分為五級:第一級「貧乏」(1300至1840);第二級「尚可」(1840至2380);第三級「佳」(2380至2920);第四級「非常好」(2920至3420);第五級「優異」(3460至4000)。



(四)色差:
色差(高對比轉換時的色彩暈影)在大部分焦距與光圈都相當高,然而色差在軟體處理上很容易被校正,或是為相機本身校正(如果你拍JPG檔的話,大部分現代的Nikon數位單眼都能自己移除色差)。



(五)散景:
散景(焦外模糊)的品質對一個f/4的標準變焦鏡而言,確實並非主要的層面。然而,既然這顆鏡頭能變焦至120mm,並在全片幅機身上提供把主題從背景中分割出來的潛能,我們就簡單看看它在120mm時的散景吧。

在焦平面前方的散景相當平順,然而在實際使用時這特點可能完全用不到。

拜9片圓形光圈葉片之賜,無論光圈設定的大小,其背景的光點維持了它們的圓形。然而不幸地,這些光點在光圈全開時有點太多了,以致有些散亂。這一點可見下方從轉換區域裁切出來的截圖(譯注:詳見原網址)。

三、測試照

1.32.0mm, f/6.3, 1/60s


2.32.0mm, f/9.0, 1/50s


3.120.0mm, f/8.0, 1/200s


※譯注:其餘詳見原網址。

四、總評

這顆Nikkor AF-S 24-120 mm f/4G ED VR提供一個具吸引力的焦段,在它的廣角端,其成像中心有優異的銳利度;然而影像的邊緣與邊角在光圈全開時銳利度有點低於我們對這個焦段的鏡頭的期許。而在其望遠端,同樣的評語大致上也適用(包括成像中心)。

變形除了在35mm外都相當明顯;邊角失光和色差也都算高。所以從光學的角度而言,此非該鏡之長

然而就做工而言,它沒有予人置喙的餘地。其製造品質優異,而且也符合其他Nikkor高階鏡頭的品質。VRII名符其實,而其自動對焦雖然跟其他高階鏡頭不是同一等級,但對大部分的使用情況而言也算夠快了。

一言以蔽之,這顆鏡頭結合了強固的製造品質與非常有吸引力的規格(在許多方面有還不錯的表現)。故此鏡規格與特色的結合仍會為它贏得買家的青睞(而非其光學表現),尤其是目前並無可提供相同吸引力的產品。

光學品質:2.5顆星
做工品質:4.5顆星
性價比:2.5顆星

※譯注:滿分為5顆星
原網址:Nikon 24-120mm f/4 vr

------------------------------------------------------------------------------------------------------

結語

毫無疑問
Nikon這次推出的24-120mm是顆「有個性」的鏡頭
但它到底是不是一顆「好鏡頭」
我想答案是因人而異的

固然
從光學表現而言
除了解像力與散景表現(120mm)不錯外
變形、邊角失光與色差的情況都不太妙
但也誠如Photozone所言
這些光學缺陷都能在後製軟體中被校正
(甚至是Nikon相機本身)
所以總地來說
它的恆定光圈、製造品質(鎂合金)、寬廣的焦段(24-120mm)、N鍍膜......等
都是它不可抹煞的優點

除此之外
個人其實還蠻喜歡它的「發色」
如果上面幾張測試照看得不夠
01版上還有24-120的貼圖大樓
裡頭美照、毒照不少
看多了真的會有中毒的感覺
因此
鏡頭的光學表現與實際使用的滿意程度
有時可能並不一致
如果要說缺點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價格若再親民一點就好了

總之
有的時候仔細想想
如果拍出來的照片不太令我們滿意
到底問題是出在手上的器材?
還是腦袋瓜裡的知識與美感品味呢?

------------------------------------------------------------------------------------------------------
相關文章

1.Nikon 50mm 三鏡大解析 by Photozone

2.Nikon 副廠三強:Tokina 16-50、Tamron 17-50、Sigma 18-50 大解析 by Pz

3.[測評]新世代 Nikon 24mm f/1.4 測試報告 by Photozone
文章關鍵字

春光乍洩 wrote:
前言最近工作告一段落...(恕刪)


+5分
感謝你 辛苦了
~D700~MB-D10 ~N20-35 f2.8D+N24-120 f4VR+S50 f1.4~
這篇真得是篇好文
感謝樓主辛苦的翻譯

changyh588 wrote:
+5分感謝你 辛苦了...(恕刪)

感謝支持

benjer6 wrote:
這篇真得是篇好文感謝...(恕刪)

有你的鼓勵是我的動力
感謝分享~
對這隻鏡頭一直再觀望!!
儘管有人對它的評價不一,還是對它有相當濃厚的興趣!!




不過...看來Photozone給它的分數相當不理想呢......
http://blog.yam.com/jet0818
說真的這顆鏡頭一直都是小弟想升級的頭號鏡

01上很多人大大批24-120.f4這顆不優..畢竟這顆要價38張

什麼變形+失光這類的.....

但是找遍了各大網2手區..就是沒人脫手這顆24-120.f4

是被批太濫沒人買

還是太好用沒人肯脫手

小弟心中答案應該紅字


菜比巴 wrote:
說真的這顆鏡頭一直都...(恕刪)


這顆鏡是新鏡

如果才買幾個月就想賣

那此鏡一定是爛到破表....

tracer1000 wrote:
這顆鏡是新鏡如果才買...(恕刪)


自己用了才知道它的好

目前很快樂的使用中 只後悔太慢擁有它
~D700~MB-D10 ~N20-35 f2.8D+N24-120 f4VR+S50 f1.4~

changyh588 wrote:
自己用了才知道它的好...(恕刪)


所以現在就在說二手市場沒貨,那真的是很怪... 正常情況下,花三四萬元買個新鏡,會短短三四個月就二手賣嗎?

應該很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