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天買了sigma 70-300 dg macro (不是apo的版本) 因為是朋友賣的全新,,,所以價錢不錯 買來練練徵距..
但是發現 除了對焦很慢很炒耳之外,, 原來微距只能在200~300之間來開.......另外我是不太懂徵距的原理是怎樣,我心目中 徵距不是能將鏡頭貼很近地拍攝嗎?但這支鏡頭 要很遠才能對到焦= =!!! 大約要距離1米多吧...另外macro開了 我也沒感覺他有在作動-.-呵呵 第一次接觸小炮跟徵距....不太懂 網上也找不到什麼~.~
另外為什麼 5.6光圈景深能可怕成這樣@@!! 很淺耶@@
問題 :這支鏡頭就是這麼慢對焦嗎@@ 暗部對焦 好像壞了鏡頭一樣 呵呵... <-不到4000的鏡頭,就不要要求太多?對吧?
問題 :怎樣才能把手練穩一點呢 @@ 這支鏡頭沒有os 即是防震.... 想玩這支鏡頭 就得用腳架= = 很想把手練穩一點喔
問題 :這個是無聊的問題...想問下擁有d3的朋友 你們用什麼相機袋...因為小弟的相機 d90 有加手把- -! 都不會拆的 所以很多包包都裝不下@@ 又想找一個剛剛好放下去的包包..一直沒找到- -!
關於徵距鏡 &幾個問題
關於徵距鏡 &幾個問題
文章關鍵字
這支的微距像雞肋
還是百微或60微才是王道

gn000514 wrote:
小弟今天買了sigm...(恕刪)


所謂微距鏡或微距能力,都是指放大倍率的能力,一般微距功能是~0.25X(1:4)以上,專用微距鏡則大多是1X(1:1)以上!


而鏡頭不一定是全焦段都會有微距功能,可能是只有某個範圍!

放大倍率則是像距和焦距 物距等有關,焦距越長的鏡頭,物距可能近一點,倍率就很高,所以並不像DC那樣微距好像是可貼近拍的觀念!

微距功能啟動,最重要是要修正近距畫質,有些則是會設定變成像浮動鏡祖一樣,不同鏡片組移動方式!

在長焦微距之下,景深超淺,要縮光圈與上腳架,甚至要動用手動對焦來克服對焦困難之處 ,所以OS或VR等大多在微距下的防震效果是比一般狀況還差許多!



roachc wrote:
這支的微距像雞肋還是...(恕刪)


謝謝大哥的解答
這鏡頭是1:2 是不是更強呢?
這鏡 還沒摸清楚 唉~~
來自澳門的攝友 :)
1:2表示這支鏡頭在300mm最近的對焦模式,放大倍率是0.5,也就是實體1公分,在全幅機上面成像是0.5公分

而專門的微距鏡頭都是1:1

微距鏡頭對焦都很慢,就算是專門的微距鏡頭也很慢,原因都是對焦行程太長,轉太久


微距要純手持很難,尤其在微距的狀態下更難,這時候只能靠腳架,但是被攝物如果會動或者有風在吹,腳架也沒用,這時候用閃光燈設備拉高快門速度比較有用

微距有時候為了景深,所以會縮光圈,縮完後防手震也沒啥用

Wesley Hsu wrote:
1:2表示這支鏡頭在...(恕刪)

1:2表示這支鏡頭在300mm最近的對焦模式,放大倍率是0.5,也就是實體1公分,在全幅機上面成像是0.5公分

原來意思是這樣喔 謝謝大大的回答 ^^
來自澳門的攝友 :)
1:2表示這支鏡頭在300mm最近的對焦模式,放大倍率是0.5,也就是實體1公分,在全幅機上面成像是0.5公分

來自澳門的攝友 :)
補充一下 是在所有機身上成像都是 0.5公分 (不管全幅dx底片或數位)
而且因為D90感光元件較小 ---> 0.5公分長 佔整個畫面比例會更大
(雖然像是灌水 但看一樣大的照片時 比全幅放的更大)

effo wrote:
補充一下 是在所...(恕刪)

沒有再新的建議囉@@
來自澳門的攝友 :)
gn000514 wrote:
小弟今天買了sigm...(恕刪)

樓主:

小缺失

1.是微距鏡,不是徵距鏡!
有增距鏡,那個是指用來增加鏡頭原本焦距,不改變其原本對焦,但會增加焦距與降低光圈!


2.評論微距,通常是以其畫質表現為主,放大倍率只是他的能力,可以有很高放大倍率,但較差畫質!
畫質這個部份不是鏡頭規格標示可以完全表達,通常都是看MTF來知道大概對比解析力等大概能力。

要看測試數與結果,可以看PHOTOZONEDPREVIEW

3.一般建議常使用的話,微距鏡頭可以從一些專用定焦高畫質微距鏡開始,像是TAMRON 90/02.8 ,SIGMA 70/2.8,SIGMA 105 F2.8 SIGMA 150/2.8等,很多是從TANMRON 90/2.8有名便宜大碗開始。

因為工作距離關係,100mm附近的焦段微距鏡是一般生態常用,60mm左右大多就是靜態隨拍,近200mm就大概是特別難靠近物體在使用!


以下是之前資料,提供參考!


一般達到高放大倍率有以下數個方法

1.微距定焦鏡,價位化非最高,但畫質最好!
在NIKON標示MICRO,而其他家鏡頭可能標示MACRO,其專為微距設計的高畫質表現鏡頭,可以對焦遠距和很近距離拍攝,就看鏡頭焦距而定,焦距越小必須要在較近距離可以獲得1:1放大倍率,一般要拍會動生物,大多是在100mm以上,才可以稍遠處就可以放大很大,但價格也是越遠越高,以各家為聚靜都作得相當好,所以不用侷限用原廠貨,價位在數萬元上下!
Nikon微距鏡皇 105mm VR開箱


2.接寫環或延伸套管,指的是裝在鏡頭尾巴和接環之間一個中空管件,作為延伸像距工具,可以做到無損畫質,但還是會減少相當多光圈進光,而且只能在近距離使用,無法對焦到遠距離!
KENKO三合一接寫環價位為數百左右

3.倒接環,指的是把原本鏡頭到倒過來用,可以提高放大倍率,特別是越廣角越大,而且一般倒過來用的畫質會比較好些,但同樣只能對焦近距哩,而無法對焦到遠處。
窮人微距鏡-鏡頭倒接環


4.具有微距功能的變焦鏡,由於大多數鏡頭是以無限遠為最優畫質設計和微距定焦鏡不同,一般近距畫質都比較差些,所以一些鏡頭內部有裝設微距功能,可以修正近距畫質,而能在更近點距離拍攝,獲得相當放大倍率,而且以SIGMA做最多,價位大多是數萬上下!

5.近攝鏡片,裝設在鏡頭前一個鏡片組,高低品質不一,影響原本鏡頭畫質不一,其放大能力是用屈光度表示,其屈光度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其焦距為1000/屈光度計算,放大倍率為原鏡頭焦距/近攝片焦距,所以通常建議史用望遠鏡頭會比較好,也同樣使用時,也只能對焦到近處,價位從數千到近萬元都有,通常建議使用原鏡頭焦距200mm以下,屈光度不要太大!
傳說中的微距神器~雷諾士微距五兄弟



結論:

1.近攝鏡片是最方便,但影響畫質最多,最好用在好鏡頭上!

2.微距定焦鏡畫質最好,而且可以遠近自動對焦,平時還是可以當一般鏡頭使用!

3.倒接環適用於輕小鏡頭,一般以廣角倒接或KIT鏡據多,大小是濾鏡口徑而定,常使用要考量鏡頭前端支撐力!

4.接寫環是種不損畫質又便宜好用,而且大多只是金屬管,所以堅固耐用,建議配合大光圈鏡頭會比較好些!

5.具有微距功能就是得一開始就找到,選擇性較少,以SIGMA有附加具多!


補充資料
鏡頭有所謂最近對焦距離,就是鏡頭可拍最近的距離,其距離是從感光元件開始算到對焦物!

工作距離是指鏡頭前玉到物體的距離,也相當適可近拍多少,並沒有在鏡頭標示中,需要評論實測或推算才知道。

一般DSLR鏡頭都是用放大倍率表示,而不是像DC用可近拍幾公分,而在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常有1:1放大倍率,這個1:1是指物體有1公分,那麼在感光元件成像也有1公分,但感光元件大小也只有幾公分大而已,所以可以知道這樣有多大!

放大倍率簡化觀念是由(倍率=像距/物鉅)關係,所以像距變長,或著物距變近,就可以增加放大倍率!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