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為匈牙利首府,原本其實是兩座城市,被多瑙河為一分為二,以西為古城布達,以東為新城佩斯,後來才由政府整併為一個城市。
氣候方面,四月份拜訪布達佩斯時,天氣宜人乾爽,但溫差較大,凌晨溫度經常是6-7度,但到了中午卻到24-5度,因此衣服的穿脫在剛到時,比較難以拿捏。另外因為大陸型氣候天氣乾,自己除了嘴唇乾裂外,到了第三天居然還流鼻血... 所以乳液、護唇膏都是重要的必備品。
常聞旅人道,歐洲的天空比較「藍」。我必須說至少此趟拜訪布達佩斯的經驗來看,這個說法還算相當中肯。也許因為空氣乾、濕度低、空氣中微浮粒子少,天空真的總是清澈透藍,不用偏光鏡,就藍到破表。
另外,布達佩斯大眾運輸系統發達,交通方便,除了各型各式及尺寸的公車外,還擁有全歐陸(除英國)最古老的地鐵系統,四通八達(但比較起來,還是覺得台北捷運系統最舒適、乾淨及人性化)。
但吃的,我必須說,還是台灣最讚。匈牙利食物就是一個字:鹹。不過或許這是歐洲食物普遍的特色之一,聽說因為較為乾燥,需要多一點的鹽分來留住體內水分。
真的很重口味。
普遍來說,匈牙利布達佩斯人相當的友善好客,但畢竟是歐洲內陸國,英語的普及性並沒有一般人想像來的高;機場、飯店、火車站及觀光區的餐廳與咖啡廳,基本上英文溝通不太會有太大問題;但若是一般超級市場,雜貨店等商家,老闆、老闆娘或店員又不是那麼年輕的話,英文對他們來說,可能就像對台灣菜市場的婆婆媽媽們一樣具挑戰性。
也許又是一陣比手畫腳,然後 "No English, sorry."
此次行程足跡流連漫步過布達佩斯數間咖啡廳、老布達城的[布達皇宮]、[馬加什教堂]、著名的[中央市場](由車站改建而成,超級宇宙無敵好逛:乾淨、舒適,貨物玲瑯滿目,還有餐廳林立)、布達佩斯[國家博物院]、宏偉壯觀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聖史蒂芬教堂](據說蓋了五十多年才完成)、[市政府廳]、[國會廳]、[全世界最美麗的麥當勞](沒錯,就在匈牙利)、及匈牙利著名的幾座大橋,包括[自由橋]、[鎖鏈橋]、[伊莉莎白橋]及[瑪格麗特橋]。
這次造訪匈牙利攜帶了 Nikon D90、Nikkor 18-200mm VRII,以及差點沒帶到、卻是最重要的Sigma 10-20mm。老實說,到歐洲旅遊這兩顆,對自己來說已經很夠了。一機兩鏡整個行程下來,不至於過重,又有相當的取景彈性,可寫景、也可寫意、寫人文。另外,Nikon系統的 Active D-lighting 原本自己其實使用頻率不是那麼高,但這次發現在許多高反差的場景效果出奇的好,光影下細節都能相當完整自然的呈現,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請大家賞圖囉。
1. 蓋勒山丘上俯瞰自由橋

2. 蓋勒山丘上の布達皇宮

3. 蓋勒山丘上の藍天

4. 售票亭裡の貓

5. 歐陸最古老的地鐵

6. 自由橋

7. 中央市場

8. 布達佩斯市政府

9. 現場高中生會議工作人員

10. 有Tom Cruise味道の議會主席

11. 咖啡館前街頭藝人

12. 匈牙利美酒

13. 悠閒享受月日光浴的人們

14. 城堡山上的藍天

15. 愜意

16. 馬加什教堂夜景

17. 匈牙利第一位國王

18. 國家博物館

19. 館旁如詩如畫的美景

20. 學生們於國家博物館裝時尚

21. 博物館一角

22. 館外街景

23. 匈牙利國會廳(這麼美應該不會有人在裡面打架吧 XD)

24. 國會廳

25. 工作人員

26. 議案問答

27. 國會廳走廊

28. 國會廳內雕像

29. 參加議會歐洲學生

30. Me

31. 聖史蒂芬教堂(蓋了50多年,現場看就知道為什麼了...)

32. 門口

33. 讓我起雞皮疙瘩的景象

34. 實在太壯觀

35. 幸好有帶廣角鏡... Orz

36. 對著教堂的街景

37. 聖史蒂芬教堂經常舉辦教堂婚禮(超長禮車、聽說這樣一次所費不貲)

38. 新人及家人們

39. 再回到蓋勒山丘 上面的大炮

40. 樹、人、狗、閒

41. 匈牙利の自由女神像(右邊那隻才殺,正在殺一隻怪獸)

42. Coca Cola

43. 遭惡作劇的路標

44. 布達佩斯のFashion Street

45. I don't need sex. The government fucks me every day.

46. Me & the Museum

47. 匈牙利大音樂家:李斯特

48. Kiss

更多布達佩斯圖片請至貼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