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買這個的話
Kenko Teleplus Extension Tube Set DG 接寫環 N-AF

那我的D700+24-70 f2.8 85 f1.8d 70-300 vr
是不是都能自動對焦、D700機身調整光圈?

紀錄魚缸生態用
文章關鍵字

C.H.L. wrote:
請問我買這個的話Ke...(恕刪)


是的^^

fenwick wrote:
是的^^...(恕刪)


謝謝,這樣就可以安心下標了
對了,忘記問:那測光呢?
C.H.L. wrote:
Kenko Teleplus Extension Tube Set DG 接寫環 N-AF
那我的D700+24-70 f2.8 85 f1.8d 70-300 vr
是不是都能自動對焦、D700機身調整光圈?

機身可調光圈,但有效光圈值會掉
簡單說就是成像距離以接寫環 (或蛇腹) 增加來求放大率,會造成單位面積的亮度減弱

可自動對焦,但對焦距離受限
假設原本是 30cm 到無限遠,接上後可能變成 16cm 到 24cm
再加上前述的有效光圈值問題,自動對焦會很不順手...

最後是 24-70mm f2.8 跟 70-300mm VR 都不輕,
加上接寫環後要小心握持。
C.H.L. wrote:
紀錄魚缸生態用...(恕刪)

這套我有
只能說:很難用!
有效對焦範圍超短
景深也很淺
定焦鏡效果比變焦鏡好
手動對焦比自動對焦快

三個全用 68mm + N 50 F1.4D 放大效果 3:2


三個全用 68mm + N 40 F2.8G micro 放大效果 5:2
小弟有個問題想請教

接寫環上所標示的12mm,36mm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目前我只了解mm數越大代表造成鏡頭的"近視"越嚴重

那要如何透過此數據計算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的改變呢?
vul3j9 wrote:
如何透過此數據計算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的改變呢?...(恕刪)

我都是用實測的

跟該鏡頭的原最短對焦距離似乎有關?
所以微距鏡放大倍率會比較大?
vul3j9 wrote:
接寫環上所標示的12mm,36mm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目前我只了解mm數越大代表造成鏡頭的"近視"越嚴重
那要如何透過此數據計算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的改變呢?

代表接寫環的 "厚度"
也就是把像距增加了多少

理論上公式如下

m' = m + e/f

m' 為加上接寫環後的放大率
m 為原本的放大率
e 是接寫環的厚度
f 是原本鏡頭焦距

以 Nikon 50mm f1.4D 來看,查到的放大率是 0.15
加上 68mm 的接寫環後
m' = 0.15 + 68/50 = 1.51

以 Nikon 40mm f2.8G micro 來看,
加上 68mm 的接寫環後
m' = 1 + 68/40 = 2.7

以上是理論計算,多少會有誤差
哇哇哇!!!

一目了然!!!

感謝前輩不吝指教
m(_ _)m

若再加上2.0X倍鏡的話,N40 micro的放大率是否會到達驚人的5.4:1呢?

因為小弟爬文時曾看過有人說
倍鏡所增加的倍率不只在焦距倍增,甚至放大率及最短對焦距離皆同時倍增...

不知此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SniperX wrote:
理論上公式如下...(恕刪)

恍然大悟!......謝謝您的公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