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把很久很舊,老婆遺留下來的富士相機當傻瓜相機用,退休之後開始學攝影,然後在老師推薦之下買了一架D7000,雖然功能很贊,但畫質我很不喜歡,因為感覺比起富士的,銳利度差好多,軟趴趴沒個性沒個性的.....而我一直以為是NIKON的畫質本來就是這樣,非常後悔買這台。
後來慢慢爬文學習才發現可能是移焦原因,於是我用大約1.5M的近距離測試,在室內用腳架,用同一顆鏡頭Nikon 85mm 2.8 用兩種方法來測試,拍正前方一張卡片上的字體。
1、用最大光圈2.8,自動對焦:非常不清楚。
2、完全相同條件,用相機上的LV功能拍攝:非常清楚。
(沒圖沒真相,我搞了兩天,就是不會貼圖....,網上很多教貼圖的,年紀大了,就是學不會,電腦我只會買東西和打字)
用LV拍攝很清楚表示鏡頭沒問題(老師幫我測移焦的,相機我自己買的),相機的對焦也沒問題,但不用LV的時候就有問題,那是甚麼問題呢?聽說lv測光和景觀窗測光走的是不同的路....。
難道要一直用LV拍嗎?當初換富士的時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螢幕太小,現在nikon的大一點,但還是太小,照片我根本看不清楚....
希望能夠知道原因,到國祥不要被呼巄了......
yuming5612 wrote:
以前是把很久很舊,老...(恕刪)
送國祥之前可以看看這串討論串
★D7000回國祥調焦經驗分享-(D7000有問題的都來這裡簽到吧!)★
可以看看前面1-20頁的照片跟問題是否跟你相似,
以及45頁之後的解決方法(包括一些國祥調焦或送日本原廠調整)
還有最終的解決方式,祝您早日解決出門拍照!

ps,d7000拍的照片正常合焦是很銳利的!
台中大隆路175號
一開始我也疑神疑鬼 雖說在購入之前我就知道有一些災情了
但還是喜歡他的性能 爬文後得知大概可能有幾個可能
1.鏡頭解像力不夠 D7000畫素比前幾代的相機高一點 像我現在只有KIT鏡18-70 55-300
有時候拍出來的確軟趴趴的 鏡頭性能支撐不了機身畫素 導致畫質鬆散 大概縮一點光圈 在光線充足的場合會"比較"好一點
2.對焦模式的選擇跟機身熟悉度 一開始不熟悉機身的時候跟多練習後的照片差異很大 調整的速度也好
整體操作流暢度也好 多練習一定有差 也許有些照片是動態你卻用AF-S去拍 或鏡頭太慢的對焦速度+3D追焦 拍動態等等也會導致相機誤判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原因也有 器材當然越貴性能越好 但還是活用現有器材更好
3.適當的後製來彌補 有人說 越高階的機身能減少後製的時間 在我慢慢拍了之後也慢慢認同這話
個人覺得數位時代 有些後製工具的確好用 說難聽點 有時候只按按快門 用一台普通不過的入門機+一般鏡有時候我們期望別太高太高會比較好
4.還是一句話 多練習 抓住目前機身性能 發揮應有極限能力才是上策
5.不滿意的話 還是先送回國祥處理看看 但自己還是得常拍 保持手感 畢竟每台機身操作不太一樣
小弟仍是新手 整體單眼資歷尚未一年 用的器材僅是原廠KIT鏡 但保持熱血努力練習就是...
以下一些傷眼照 小弟自認應該沒有太大移焦問題...
如果有使用臉書 可以搜尋 泥坑小隊 裡面有蠻多老師及高手 也很多人會交流跟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