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換D50後,本來用於FM2上面的老閃燈National PE-357S,也總算可以功成身退。之後便一直想找機會入手新外閃,起初考慮的是人人都勸敗的神燈SB-800。後來想了想,SB-800用在D50上好像有點大材小用,加上SB-600與SB-800都可左右擺頭,差異並不大,在兩者價差高達五仟元的情形下,基於經濟與實用考量,還是決定購入SB-600!

第一次用全自動閃燈,跟之前單點觸發的全手動閃燈不同,使用上明顯輕鬆許多,在i TTL 情況下,只要將閃燈頭擺向適當角度打跳燈,按下快門,不需要另外調整閃燈設定,一張效果極佳的照片立即完成,不在居限於ISO多寡或光圈大小,一切就是這麼的便利好用。自動伸縮焦距(是這樣念吧?)也十分方便,可依目前鏡頭焦距自動調整出力大小,廣角搭配擴散片,效果十分顯著。然而機器並不是完全聰明,就算人稱小神燈的sb-600亦然,打跳燈時常有EV值不足的情形,此時只需適當的加EV值即可。
論使用後的心得,剛拿到手試拍時,忘記在光圈先決模式下,同步速度只有1/60秒,於是就拍出了一堆晃動的照片。之後用M模式調整到Sigma 17-70 望遠端安全快門 1/125秒後,照片不僅有了銳利度,張張更是清楚又清晰的照片。也許是之前用PE-357S用的還滿習慣的,只能說閃燈都是"直打很亮.跳燈自然"阿...呵呵呵呵

除了不用自己調整閃燈各項參數外,兩者間的差別其實說不太出來,感覺sb-600回電速度快很多,在待機時沒有了PE-357S的逼逼聲挺不習慣,以及怎麼讓待機時的紅燈取消掉阿...那顆紅燈好刺眼。
或許真如眾網友所說- 一顆外閃不神,要兩顆以上才能知道神在哪吧~~~
以下是些簡單的測試,在昏暗的室內打跳燈,效果還挺滿意的...惟獨好像暗了一點。





可惜的是剛入手沒兩天,D50便摔壞了...這下子SB600要住在防潮箱好一陣子了吧

anyway,以上是sb-600短暫的使用心得,提供給大家當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