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當2010年D7000推出之後,便代表了N家數位單眼相機的革命號角正式響起,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四位數的DX中低階機種D3200及D5200,其功能與規格都不斷翻新,FX全幅機種也加入D600這款新血,作為入門N家全幅機的最佳選擇。其實在D300s宣布停產之後,許多Nikon用戶都在期待D400的到來,但期望總是失望,不難看出原廠對於未來的FX與DX早逐漸已佈局完成;全片幅的旗艦機就是由D4領頭,而APS-C片幅就是由D7100主宰,因為從對焦模組的升級與機身用料來看,D7100完全不遜於當年的D300s,最大的差異僅止於機頂的操控方式。不過Nikon在四~五萬元這個區間帶目前是空著的,很難保證未來不會有更高階的DX機身出現,單純就市場上同級的機種來看,D7100確實是很不錯的選擇。


★ D7100‧拍攝樣本(機身直出無後製)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 D7100‧外觀及功能介紹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首先要介紹的是機身的部分,D7100機身上方及背部由鎂合金製成,外部多處接點均有防塵、防滴的特性,這對職業用戶或攝影師來說有極大的幫助,這樣就不必為了一點毛毛細雨就準備收工,其耐候等級與當年的D300s相同。此外,D7100的體積雖然比前代略胖了一些些(135.5 x 106.5 x 76 mm),但重量卻比較輕,含記憶卡及電池只有765公克。機身正面備有兩顆按鍵供使用者快速切換常用功能,以下我們可以來看看D7100可將它設為哪些功能吧。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首先是單按機身前方快捷鍵所能執行的功能,建議可設為「預覽」或是「觀景窗虛擬水平線」,可以快速執行拍攝時常用的功能。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承前面所做的介紹,同樣位置的兩顆快捷鍵,再搭配指令轉盤便可以切換該功能的內容,例如用來快速切換「選擇影像區域」,讓D7100可以從原先的DX片幅,切換至1.3x的片幅。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上圖左是D7100、右邊的是D7000,其實歷代以來Nikon數位單眼相機的差異都不是太大,連軍艦部的造型也一樣,但最讓人回味的就是把手上方的紅色三角褲,但現行的FX與DX機身皆改用紅色勾勾來取代。有玩家提到D7100裝上副廠鏡頭後,放大縮小鍵跟方向鍵恆壓會無效,我接了同事的Sigma 17-70之後發現真是如此,但僅限於檢視照片時才會有這個bug,一般在進行Lvie View拍照、錄影時並不影響,所以各位可以放心。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從上圖比較可以看出D7100與D7000在握把造型上的差異,圖左的D7100握把有明顯的弧線,讓手掌能完全貼和在把手上,當然這對握感也有實質的幫助。指令轉盤下方的凹槽深度也有提昇,單指扣住機身時也比較牢固。此外,D7100的快門壽命可達15萬次,與當年的D700、D300(S)看齊。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D7100使用的銘牌樣式維持前代的設計,閃燈開關按下後內建的閃燈便會彈起,且恆壓還可以改變閃燈的出力強弱,也就是EV值。下方BKT按鈕可用來控制包圍曝光的等級,以及拍攝的張數,看是要兩張、三張或是五張都沒有問題。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最早將這種對焦控制模式導入Nikon的機種便是D7000,過去不少玩家剛入手D7000會一時找不到AF-A、AF-S、AF-C的切換方式,還有不知道該怎麼指定自動對焦點的數量。其實這撥桿也兼具按鈕的功能,在AF模式下恆壓該按鈕搭配握把前後的指令轉盤,便可以切換剛剛所提及的那些對焦功能。


★ Multi-CAM 3500 DX自動對焦感應器模組 / 51個自動對焦點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這次D7100最大的賣點便是跟FX旗艦機種同級的Multi-CAM 3500 DX自動對焦感應器模組,共計有51個自動對焦點,也曾搭載在D300身上,比過去D7000的39點要多出不少,且中央15點支援十字感應器,對焦精度也比較夠。中央那顆十字對焦點可兼容最大光圈f/8的鏡頭進行自動對焦,中央對焦點的工作亮度為-2 EV~19 EV,在微光環境下的工作能力還是有一定的水準;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一般鏡頭的最大光圈就算是望遠端應該隨便都比f/8要大才是,但接上增距鏡之後再加上並非恆定光圈的鏡頭,最大光圈縮到f/8可能是常有的事。像是中低階或是過去的老機身,在這種情況下半按快門通常是不會有反應的,你能做的就是切到MF改用手動對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左圖是AF-C連續自動對焦模式下對焦點數量與偵測方式的改變,在搶先報的文章回覆裡有網友提到要我測試AF-C開啟3D動態對焦的情況,其實過去在測試D4與D800時小編就已體驗過了,只不過這是Multi-CAM 3500自動對焦感應器模組第一次從FX下放到DX機身上,所以玩家都特別期待。言歸正傳,若是要以AF-C搭配3D動態追蹤拍攝的話,前提是背景一定要夠乾淨最好是一整片的草原或是以天空為背景;否則當物體移動,鏡頭也跟著移動時,對焦點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不會落在主角上的,更別說要用來拍攝高速移動中的飛鳥或是車輛了。若想要拍攝這類的題材,建議還是用中央單點搭配AF-C來作業,成功率會比較高,我想這也是進階玩家會選擇的設定方式。

(右圖)這裡我將「選擇影像區域」設定為1.3x,其實這就如同FX片幅強制切換成DX格式,貪圖那1.5x的望遠優勢;現在首次在DX機身上也見到了類似的功能,讓等效焦長可以再乘上1.3倍,也因為原理屬於片幅裁切,所以畫質其實是不會衰減的,只是畫素會降低。而啟用1.3x的影像區域,正好那51個自動對焦點也可以將畫面完全佔滿,若有適當時機使用「3D動態對焦」的話,成功率當然也就更高。


★ 取消光學低通濾鏡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Nikon的DX格式也就是大家熟悉的APS-C片幅,這回同樣搭載在D7100身上,特別之處就是跟自家的D800E一樣使用無光學低通濾鏡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提昇影像的細節及銳利度,前提是搭配的鏡頭光學素質要夠好才能夠相得益彰。D7100的有效畫素從前代的1620萬提昇至2410萬,畫素的大躍進其實對感光元件的製程還有影像處理引擎都是一大考驗,尤其在高ISO的純淨度與連拍速度上;而D7100這回搭載的是EXPEED 3影像處理引擎,與新一代的D4、D800、D5200皆相同。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2410萬畫素的影像尺寸約6000x4000大小,另外還有1350萬與600萬畫素的影像尺寸可選擇,拍攝RAW檔的話畫素就限制在2410萬,14-bit的影像階調、細節雖然較12-bit豐富,但乍看之下也會稍嫌平淡,12-bit的優勢就是色彩看起來比較單純,簡單的說對比會高一些,但既然都拍RAW的話,後製應該就不是問題了,我個人還是會選擇用14-bit來記錄。


★ DX與1.3x影像區域的表現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前面已大致介紹過D7100「影像區域」的特色了,小編這裡僅簡單做個補充,DX機身不論接上全幅鏡或DX專用鏡,都必須乘上1.5x才是等效焦長。而D7100的武器就是利用高畫素的優勢,額外提供1.3x的裁切功能,等於只取感光元件中央18x12(mm)的區域,畫素會從原本的2410萬降至1530萬左右,對於喜愛拍攝飛羽題材的攝影朋友來說有很大的幫助,除了省去事後裁切的麻煩之外,更可以充分運用那51個自動對焦點。以下由小編提供兩組DX與1.3x的實拍照給各位欣賞,兩位主角分別是栗小鷺與黑冠麻鷺。

【第一組】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DX 影像區域)
上週拜訪植物園,走著走著遠處就看到一堆攝友拿著重兵器,湊近一看原來大家正在拍攝距離我們不到十公尺的「栗小鷺」,牠的習性似乎不怎麼怕人,只要動作不是太大,基本上都可以拍牠很一陣子,當時我停留大概一個小時左右,直到牠後來躲進水草間我才離開。上圖是以標準的DX影像區域拍攝的,搭配的鏡頭是AF-S 18-300mm,為了取得足夠的安全快門,感光度逼不得已開到ISO 1400,看原圖時可以發現有些雜訊。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1.3x 影像區域)
趁著「栗小鷺」正在發呆之際,我趕緊利用機身正面的Fn鍵搭配指令轉盤將影像區域切換至1.3x來拍攝,此時的影像畫素會降至1530萬。


【第二組】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DX 影像區域)
在一旁的土丘上還有植物園的常客「黑冠麻鷺」,這張因為場地跟角度許可,我選擇裝上小腳架來輔助拍攝,所以感光度才得以降到ISO 400,現在看縮圖各位可能會覺得挺銳利的,不過點擊大圖時還是看的到反光鏡帶來的微震,看來資深鳥人愛用的長板、托架真是有其必要。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1.3x 影像區域)
再來是1.3x的拍攝結果,畫質雖然不如專業鳥人所拍的那樣銳利,但放大來看還是可以數毛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上圖是D7100搭配Nikon AF-S NIKKOR 18-300mm f/3.5-f/5.6G VR的樣貌,這樣的組合雖然不是以畫質為優先,但便利性真的很高,用C家的我也很羨慕Nikon有這種原廠鏡可以選擇,而這顆鏡頭也是我本次拍攝的主力鏡頭之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再來是搭配Nikon AF-S NIKKOR 50mm f/1.4G,這樣的組合雖然輕巧,但是等效75mm的焦長讓我帶它出門時,總是難以發揮...因為常常要換鏡頭,這種焦段還是拿來拍人像比較合適。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看來D7100(左)已經取消了傳統的A/V OUT,另外加入監聽用的耳機孔,傳輸埠的規格向D800看齊,另可以外接GPS配件。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圖片有點小,D7100(左)與D7000(右)在機頂位置最大的差異就屬拍攝模式轉盤、收音孔、錄影鍵...這幾項,各位可以先行比較一下。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為了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D7100在拍攝模式轉盤上也加入了Lock鎖,需下壓解鎖才得以切換拍攝模式,目的是避免使用者在激烈操作相機時不小心誤觸。因為D7100定位屬於APS-C的專業機種,小編還是將心思放在特效以外的測試上,所以EFFECTS的功能就沒有重複測試了,畢竟在過去的Nikon單眼相機及數位相機中也介紹過好幾次了,這裡就不花時間贅述了。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拍攝模式轉盤下方的子轉盤可以用來切換快門釋放的模式,可選擇單次拍攝、低速連拍、高速連拍、靜音拍攝、倒數計時拍攝、反光鏡預鎖,其中反光鏡預鎖的目的就是避免一般拍攝時,反光鏡的升降所帶來的震動,有些玩家在拍鳥或是長曝星軌時會選擇啟用它。


★ 每秒六張的連拍速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D7100的畫素提昇至2410萬,但在EXPEED 3全新影像處理引擎的加持下,每秒的連拍速度還是維持在六張,影像區域若切換為1.3x的話,連拍速度將會進步至每秒七張。小編趁著車線編輯在試駕Volvo V40時也到場進行追焦的測試,並使用兩顆等級完全不同的鏡頭分別來挑戰追焦的準確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附加壓縮檔:AF-S 24-70原圖打包下載 AF-S 18-300原圖打包下載
拍攝時均使用AF-C加上中央單點進行追焦,追焦時焦點均對在車頭上,所以各位下載原圖檢視時,記得看車牌清晰與否就可以知道D7100的能耐了,因為這兩顆鏡頭的最大光圈不同,所以拍攝時我都將曝光參數固定在f/8、1/200s、ISO 400。拍攝時感覺得出來18-300鏡頭驅動的速度不如24-70,但拍完得到的結果卻還不錯,張張都算是有準焦,以上提供原圖給各位參考。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前代的D7000僅配備單聲道收音孔,而D7100直接就在機頂內建一組雙聲道麥克風,讓收音可以更立體,看來Nikon也學習了Sony的長處,未來在質感方面可以再加強一點。原廠另外支援3.5mm的麥克風插孔,若對收音品質有特別要求的話,還可以外接專業的指向性麥克風。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內建閃燈除了補光用途之外,也支援觸發原廠外接式閃燈的功能,藉此達到離機閃的效果。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機頂最主要的不同就是把「錄影鍵」移到上方了,跟過去相比,我覺得跟快門鍵同樣在機頂真的較容易就手,且不用擔心誤觸,因為在非LV模式下,只去按「錄影鍵」是沒有任何功能的。其他像是測光模式與曝光補償的獨立鍵也設置在機頂,讓玩家可以快速切換。


★ 3.2吋122.9萬點的TFT LCD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看上圖應該不難發現左邊D7100的LCD要比D7000要大一些,解析度進步至3.2吋122.9萬點,且LCD的排列方式從傳統的RGB排列改為RGBW排列,大幅增強螢幕的亮度與可視角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以上分別是我「翻拍」D7100與D7000螢幕後的表現,螢幕亮度均維持預設值「0」,播放的照片均為同一張。可以明顯感覺到D7100的螢幕亮度比較強,另外我發現D7100的螢幕似乎偏綠,而D7000則是偏紅一些些,如果沒放在一起比較應該是看不出來的。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機背的按鈕、撥桿配置與前代有些差異,左列新增了一顆「i」鍵,可惜沒有D600機身等級以上配備的「Picture Control」獨立鍵。


★ 各級感光度的表現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大家對D7100各級感光度的表現想必是非常的關心,畢竟D7100是兩年才改款一次的DX機種,不僅是玩家就連原廠對它的期待也很高,不然怎麼會祭出「取消光學低通濾鏡」這招來應戰呢?!其標準感光度的範圍從ISO 100-6400,另外可擴展至ISO 12800、25600(無需設定)。N家內建的「自動ISO感光度控制」很實用,因為除了可指定感光度上限以外,還可以指定最低快門速度,這對於三不五時得注意安全快門的我相當實用。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D7100各級感光度:原圖打包下載(JPG) 原圖打包下載(RAW)
D7000各級感光度:原圖打包下載(JPG) 原圖打包下載(RAW)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光圈先決/全手動、手動對焦、Picture Control:標準、高感光度消除雜訊:關閉/標準、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搭配鏡頭AF-S 24-70mm f/2.8。
相信各位看完以上的比較之後心理跟我想的應該是一樣,那就是平分秋色啊...拍攝時除了環境一樣之外,我均使用同樣的鏡頭、焦段與曝光參數,將可能影響感光度表現的變數都控制住了。但嚴格說起來,D7100還是有進步,畢竟它的有效畫素從1620萬進步至2410萬,Pixel Density(畫素密度)的提升對於感光元件及影像處理引擎都是一大考驗,就跟當初拿D800跟D700比較各級感光度一樣,畫素多了三倍但高ISO表現卻只差了一級左右。測試期間均開啟標準NR,可接受的工作值大概在ISO 800~1600之間,而堪用值約在ISO 1600~6400之間,說實話!表現並沒有想像中驚艷,而這也是全片幅很難被取代的地方。以下再提供幾張高ISO的實拍樣本,同樣ISO值在不同環境下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8、1/320s、ISO 160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4、1/40s、ISO 320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4、1/80s、ISO 320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5、1/80s、ISO 320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5、1/80s、ISO 6400。


★ 白平衡 / 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接著是白平衡的介紹,D7100內建色溫調整與手動預設功能,且有色彩座標可自訂偏移的程度,另外在使用自動白平衡時,也可以看到除了「標準」之外還有「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其目的就是用來強化環境四周的黃色光源,遇到鎢絲燈時最為明顯,但遇到人像的話可能膚色就變得不是那麼討喜了,使用前可給先三思一下。以下是在餐廳拍攝的範例。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自動白平衡:標準」D7100的自動白平衡稱得上是準確,可以忠實還原美食的樣貌,就如同圖中的綜合鮮蝦魚飯,看了真讓人食指大動啊。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自動白平衡: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餐廳內的光源屬於偏一點點黃的白織燈,所以當啟用「保留暖色調光線色彩」時,畫面整體的色彩多少還是會受到影響,看完比較多數人應該會比較喜歡第一張的氛圍吧。


★ 新增「i」鍵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目前這顆「i」鍵可是D7100才獨有的功能,按下後可以快速叫出預設的常用選單,直接進行調整,緊接著可以看到下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左圖是機背info鍵按下後可以顯示的機身設定,藉由這畫面可以立即掌握所有的功能設定、參數配置,右圖這十大功能雖然無法自訂,但對操控性還是有明顯的幫助,例如我要啟用HDR的話,不需要再按下MENU去尋找,Pictrue Control也可以直接在此調整。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維持上一代的水準,D7100光學觀景窗的視野率同為100%,放大倍率也是0.94倍,Nikon對於視野率的%數一直很敢給,相較於Canon就比較小氣一點,連全片幅機身都還不肯給100%,例如5D2與現在的6D。而且裡面的顯示組件由傳統的綠色LED升級成白光的OLED,具備高亮度、高對比、低耗電的特性,這也是Nikon首度加入D7100的全新設計。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螢幕右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同D800、D600的「方向鍵+LOCK」組合鍵,不過因為撥桿滿大一根的,這回在測試D7100時有好幾次都不小心誤觸而使方向鍵突然無效,得解鎖後才能操作;若是維持過去D7000或是D4目前的設計,我覺得誤觸的情形應該可以降低不少。至於Live View預覽鍵的切換方式也跟D800、D600相同,可隨時切換靜態或動態拍攝。


★ 支援雙插卡設計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承襲過去雙插卡的優勢,進階用戶可以肆無忌憚的釋放快門,支援SD、SDHC、SDXC記憶卡並且兼容UHS-I高速傳輸模式。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第二個記憶卡插槽可以設定為額外空間、備用空間或是將RAW與JPG分開儲存,另外錄影時也可以單純用來存放影片檔,如此一來動靜態檔案也不易混淆。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由於D7100與D7000的尺寸相比有微幅的異動,所以兩者的電池把手也是無法相容的,這點真的很可惜...其實很少看到中階以上機身的電池把手有共用的機會,不過像D300/D300s可就另當別論啦。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Nikon數位單眼相機目前僅有D4、D800、D800E是由日本原產地製造,就連D600都是由泰國生產了,D7100自然也不例外。從D600即加入機底的止滑紋路同樣放到D7100身上,在中階的D5200身上也有相同的設計。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鋰電池同樣是EN-EL15容量1900mAh,充飽電後約可拍攝950張靜態照片,相較於D7000那1050張的續航力是稍弱了一些。


★ Picture Control / 膚色的表現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N家用戶所熟悉的Picture Control在D7100身上也可見到,而這也是我個人很欣賞Nikon的地方,從去年的隨身型數位相機P310開始,已加入Picture Control在內,如此一來可以讓一些從DC升級DSLR的玩家們更快熟悉機身的特性,對於色彩、調性的掌握比較容易上手;此外,D7100支援調控檔載入,可事先在電腦編輯想要的風格。本次我拍攝的樣本大多使用「標準」與「單色」,以下提供兩組場景給各位參考。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透過上面的範例,各位應該可以更清楚自己喜愛的Picture Control樣式,發現這次D7100的色彩表現,與過去的機種似乎又作了一些改變,尤其在拍攝亞洲人的膚色有明顯的不同,過去若是以機身預設值去拍,未套用任何調控檔的話,膚色都會有偏黃的問題,但這次D7100有讓我嚇到...機身直出的人像照變得討喜很多,各位看到以下拍攝樣本就可看出端倪了,雖然不致於到白裡透紅,但至少臉上不再有假假的臘黃色。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3.5、1/125s、ISO 25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3.5、1/125s、ISO 250。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3.5、1/160s、ISO 400。


★ 主動式 D-Lighting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實用的主動式D-Light功能,開啟後會針對過曝或是曝光不足的區域進行加強的動作,有四個等即可選擇或是設定為自動、關閉,但我的習慣是將D-Lighting設定為關閉,因為開啟的話雖然可以提昇細節,但相對來說對比度也會下降,這對於實拍照不能後製的我相當不利,若用途並非測試照的話,我會選擇開啟「低」或「標準」等級,藉此多保留一些細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測試主動式D-Lighting時我皆以全手動曝光,曝光參數固定為f/4、1/125s、ISO 400,僅改變D-Lighting的強度而已,可以發現車子後方的暗部細節,隨著強度的提升反差漸漸變小,細節也越來越明顯。


★ HDR模式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內建的HDR功能可以多張連拍的方式作業,然後自動進行合成,這裡的強弱選項跟D5200相同。只要是稍有反差的環境,都可以藉由HDR來拍攝,當強度調成「超高」的話效果會更明顯,尤其是逆光拍攝時。以下提供兩組示範,記得在Live View模式下是不支援HDR拍攝的唷。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一般拍攝)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HDR強度:超高)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一般拍攝)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HDR強度:超高)


★ 多重曝光 / 最多三張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多重曝光也屬於D7100有趣的功能之一,在前代D7000身上已曾見過,最多可以重複曝光三張然後自動進行合成。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 FULL HD錄影 / 支援1.3x影像區域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D7100在DX片幅時的最佳錄影畫質是1920x1080 30p,切換至1.3x時則可以將畫質提升到1920x1080 60i,影片編碼為H.264/MPEG-4,均支援立體聲收音。在M模式下錄影,途中僅支援快門與感光度調整,快門速度最低為1/30秒,而光圈大小是無法控制的,這倒是挺可惜的。錄影時亦可選擇手動或自動對焦,而自動對焦也分為「單次」自動對焦與「全時」自動對焦,其速度還是維持過去的水準,比Canon要快、比Sony要來得慢,單段影片長度限制在30分鐘以內。以下提供三組DX與1.3x的比較還有多部影片實拍。

【實拍A】

▲DX影像區域。


▲1.3x影像區域。


【實拍B】

▲DX影像區域。


▲1.3x影像區域。


【實拍C】

▲DX影像區域。


▲1.3x影像區域。



▲由口技達人Echo表演的Beatbox,各位可別錯過了,由f/4、1/40s、ISO 1600曝光參數下錄製的,各位可以看看這時雜訊的表現。


▲Echo表演的Beatbox第二彈!


▲我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這麼炫的舞蹈秀,聲光效果超讚,搭配身上的LED光條跟雷射光束真令人目不暇幾。


▲手持拍攝搖晃中的楓香樹葉。


★ 修飾選單 / RAW處理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修飾選單中最重要的功能就非「RAW處理」莫屬了,因為它可以將D7100八成以上的功能,直接透過RAW檔重新設定,例如白平衡、Pictrue Control、主動式D-Lighting...等等,設定完成後就可以直接輸出為JPG,不必透過電腦後製轉檔,可以省去不少時間。


★ D7100‧整體感受與使用心得

撐了好一陣子,終於有時間把D7100的測試報告給生出來了...參考了諸位網友的意見,小編也盡可能的去挑戰不同的題材來拍攝,目的就是希望讓本篇文章有更高的參考價值,且同時均附上未經修飾的原始檔案。在外觀及操控性上面,以D7100的機身等級來說,它的體積確實是非常的小巧,但握感又不會被犧牲;可是加上閃燈後因為配重不平均的緣故,直立拍攝就容易顯得吃力,建議若是拿來工作的話,還是買個電池把手會比較妥當,別虐待你的手臂,且手震機率少一些。新增的「i」鍵讓我單鍵就可以進入快速選單進行基本的調整,不像過去info鍵需連按兩下;另外錄影鍵的位置改到機頂,我真覺得比較容易就手,單手結束錄影後緊接著就可以進行拍照了,操作起來會比較直覺。

雖然N家第一台取消光學低通濾鏡的單眼相機並非D7100,但可以知道的是玩家對它抱著更大的期待,因為D800E身上已有了前例,拿掉那片filter對畫質真的有明顯的幫助,且D7100只有D800E一半不到的價格,自然有莫名的吸引力囉!不過一台是FX而另一台是DX,而我擔心的就是大家忽略了這一點,以為取消光學低通濾鏡畫質就能夠三級跳,我只能說D7100還是有它的極限在,別為難它了。在畫質部份,D7100表現其實並不如我的預期,又或著是我對它的期許太高?最大的原因我覺得就是塞入過高的畫素,跟當年Sony的A77一樣,241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我搭配AF-S 24-70 f/2.8這顆標準鏡皇,縮光圈來拍攝還是無法達到我的期望值,是否真是我的標準太高了呢?各位不妨在看過原始大圖之後給我一些意見。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D7100在我拍攝近兩千多張的結果中皆無遇到摩爾紋的情形,但若是拍攝電腦螢幕的話則無法避免,因為用D7000拍也是一樣的結果,所以有關摩爾紋這點,各位應該不用擔心。色彩表現上我感覺D7100的預設值變得更適合在人像拍攝上,對比沒有以前那麼重,照片也顯得耐看許多,重點是膚色不再臘黃,我想這是玩家最關心的部分。

Nikon下放D300那51點自動對焦模組給D7100,也因為如此才顯得D7100的性能有多麼強悍,這在同級距內根本找不著對手;只要背景夠乾淨,搭配D7100的AF-C連續對焦與3D追蹤,快速就能拍下你想要的畫面;但是在這裡我給個小小的建議,就是當啟用3D追蹤時,盡量用廣角端去拍攝移動的物體,並盡可能讓被攝物維持在對焦視框內移動,這樣成功的機率才高,否則AF-C搭配中央單點作業,會遠比3D追蹤要合適。原廠不斷強調的1.3X就只是單純的影像裁切而已,為了讓用戶省去影像裁切的麻煩,且該影像區域內那51個AF點可以佔滿全畫面,對於自動對焦時的精準度有一定的幫助。或許1.3x在拍照時無法吸引你,但錄影可就不一樣了,1.3x啟用後的影片畫質還可以向上提昇至1920 x 1080 60i,光這點就實用多了。以下再提供小編整理的優缺點給各位參考,別忘了文末還有大量實拍圖唷。

優點
◎ 握把造型經過修正,更合手握感當然也更好。
◎ 畫素大幅提昇,但連拍速度與高感光度的表現還是維持過去的水準。
◎ 機身預設的影像對比度沒以前那麼強烈,拍攝亞洲人的時候,膚色也明顯變得討喜許多。
◎ 自動對焦點數量從39點躍升至51點,且中央點的工作能力更出色。
◎ 首度加入1.3x影像區域,不僅拍照可用錄影也同時支援。
◎ 內建雙聲道收音孔,並支援3.5mm麥克風與監聽用插孔。
◎ 機背螢幕增大為3.2吋,解析度來到122.9萬點,亮度跟畫質都有所提昇。

缺點
◎ 錄影途中不支援光圈大小的調整,最多只能控制快門速度與ISO值。
◎ 電池續航力稍弱一些,但單電還是有950張的實力。

★ D7100‧拍攝樣本(機身直出無後製)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動與靜的革新 Nikon D7100 挑戰DX規格之最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PS.本文拍攝樣使用的鏡頭包括18-300mm、24-70 f/2.8、50mm f/1.4。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頭香

謝謝這麼精闢的解析D7100
好文

吉姆林 wrote:
當2010年D700...(恕刪)


終於等到D7100平測啦~~
太棒啦

吉姆林 wrote:
最大的原因我覺得就是塞入過高的畫素,跟當年Sony的A77一樣,241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我搭配AF-S 24-70 f/2.8這顆標準鏡皇,縮光圈來拍攝還是無法達到我的期望值,是否真是我的標準太高了呢?(恕刪)

我是D5200的用戶也有同感,NIKON勢必得更新鏡頭群了,2400萬畫素真的很吃鏡頭,更別說搭配的KIT鏡,根本不敷使用啊

吉姆林 wrote:
下放的51顆自動對焦點與對焦模組都是首次出現在DX機身上



D300當時就是51點自動對焦了喔,所以D7100不是第一次用51點自動對焦的DX格式相機

吉姆林 wrote:
因為從對焦模組的升級與機身用料來看,D7100完全不遜於當年的D300s...(恕刪)


機身用料差太多了......這機身像是進化版的D90.
D300s是D700的機身....機身等級真的差很多..
andy0622 wrote:
D300當時就是51點自動對焦了喔,所以D7100不是第一次用51點自動對焦的DX格式相機

筆誤已修正,謝謝提醒

佛貝魯男爵 wrote:
機身用料差太多了......這機身像是進化版的D90.
D300s是D700的機身....機身等級真的差很多..

我覺得是造型差太多...用料我覺得並不差,且D7100的耐候程度跟D300s可說是同級的
重點是當年的D300s可是要價六萬元的DX機身,而D7100卻只要四萬元....電子性能跟對焦模組卻完全不輸給前輩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當2010年D700...(恕刪)

終於看到D7100的測試, 可否請大大為我測試HDR, Active D-Lighting的檔案處理速度, 以及用Extra High, High, Normal, Low, Auto等檔的大逆光時的拍攝效果, 以及Active D-Lighting連拍速度如何? 另外, 高ISO降噪處理速度是否還是1:1呢? 萬分感謝了!
millerliu wrote:
終於看到D7100的測試, 可否請大大為我測試HDR, Active D-Lighting的檔案處理速度, 以及用Extra High, High, Normal, Low, Auto等檔的大逆光時的拍攝效果, 以及Active D-Lighting連拍速度如何? 另外, 高ISO降噪處理速度是否還是1:1呢? 萬分感謝了!

1.只要是使用D-Lighting功能,檔案處理都不會有延遲(Sorry,沒有大逆光的拍攝時機可測試....)
2.使用HDR拍攝的話,拍完需等2-3秒的時間處理才能再拍下一張
3.高ISO NR不會影響處理速度,只有長時間曝光NR才會影響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我覺得是造型差太多...用料我覺得並不差,且D7100的耐候程度跟D300s可說是同級的
重點是當年的D300s可是要價六萬元的DX機身,而D7100卻只要四萬元....電子性能跟對焦模組卻完全不輸給前輩...(恕刪)


機身等級落差還是很明顯的.拍單張無感.但是當你需要高速連拍的時候機身硬體反應落差就很大了.
使用d7000跟d700之後的感想...
所以當nikon發表說是旗艦機種..我當下的感覺是.nikon你怎麼了......對旗艦的標準降這麼低.
或許用料反應在售價.但是我只希望nikon端個好菜上桌吧.好幾年醞釀出一台心血結晶.讓大家有驚豔的感覺不是很棒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