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ikon D80鏡頭選購的疑惑,請大家給我所選的一些意見

各位攝影前輩們
小弟目前剛當完兵,之前有一台FUJIFILM的6800Z數位相機,目前也還在使用中,只是常常會沒電掛點,所以最近想開始玩DSLR,但因攝影理論基礎不是很深厚,所以在採買及攝影技術上一直有一些疑惑,希望各位可以給我一些寶貴的意見,首先經過這幾天的爬文,我選擇了以下的配備:
Nikon D80(單機) nt/24500
Nikon Ai AF Nikkor 20mm F2.8 D nt/15600
Nikon Ai AF Nikkor 35mm F2 D nt/9300
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 nt/13600
未來比較常拍的題材有三類:
1.建築物、建築物細部、街景。
2.美食特寫。
3.女友寫真。
再來就是我有五個問題:
1.請問恆定大光圈的鏡頭也可以營造深景深的效果嗎,也就是主題跟背景都很銳利清楚?
2.有親身使用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的人,對它的評價如何,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那一款旅遊鏡?
3.這三個鏡頭組合,各位覺得這樣配合合適嗎,因為機身、鏡頭預算大約五六萬?
4.出國旅遊你會帶哪兩顆鏡頭(不限我所挑的鏡頭)出國?
5.台北縣市有哪一家價錢公道又後續服務好的店家嗎?
1.請問恆定大光圈的鏡頭也可以營造深景深的效果嗎,也就是主題跟背景都很銳利清楚?
深景深就是光圈放小,現在大光圈鏡頭大多有支援到F22,景深都一定夠深
恆定大光圈是有大光圈能選的意思,所以有支援小光圈

2.有親身使用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的人,對它的評價如何,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那一款旅遊鏡?
沒用過,但站上的推文中比較推的是N18-200,遠端有防手震成功率較好,這一段是大眾意見

3.這三個鏡頭組合,各位覺得這樣配合合適嗎,因為機身、鏡頭預算大約五六萬?
真的常用到遠端嗎?回想一下你用6800Z的經驗,你常用到最望遠的那一端還是最廣角的那一端
6800Z最遠是108mm,相當你在D80上的70mm 狀態,你現在要買一隻到250mm的,整整遠了3倍多
而且這種旅遊鏡畫質通常比較鬆
如果不是那麼長用到遠端,那不如買短一點畫質好一點的,這裡就見仁見智了
Tokina 16-50, tamron 17-50, tamron 28-75, sigma 18-50 等等都很多推文
或用原廠的爽度一定很夠
因為你的需要中的第二跟第三樣都很少用到70mm之後的
定焦鏡會建議先買一顆,等你相機上手一陣子,你自然會知道你還想買哪一個新鏡頭
-----以下是窮人想法
有很多預算很好,但不一定要一次花完,慢慢買比較不會買了又賣然後一直換
搞不好留點錢,一陣子以後會想買神燈SB800,室內管你再暗都沒差

4.出國旅遊你會帶哪兩顆鏡頭(不限我所挑的鏡頭)出國?
一般出國都是一鏡到底,因為真的懶的換來換去,重量也是一個考慮,N18-200是我最想帶的

5.台北縣市有哪一家價錢公道又後續服務好的店家嗎?
我幾乎都用水貨,所以芝山跟士林站都蠻常去的
我不是前輩只是早一點買單眼來玩~~
1.可以.縮光圈跟機.人.景保持適當距離
2.沒用過
3.我覺得先買1個變焦鏡跟一定焦35/2玩玩即可.不夠用在挑的話會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4.我會帶35/2跟T124
5.億華跟相機王好像口碑都不錯
以上參考囉
家樂福DM今天有看到D40含18/55會員價才1萬6千多
簡單平凡就是幸福。 心是一塊田,快樂自己種。
byrontsai2000 wrote:
再來就是我有五個問題:
1.請問恆定大光圈的鏡頭也可以營造深景深的效果嗎,也就是主題跟背景都很銳利清楚?
2.有親身使用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的人,對它的評價如何,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那一款旅遊鏡?
3.這三個鏡頭組合,各位覺得這樣配合合適嗎,因為機身、鏡頭預算大約五六萬?
4.出國旅遊你會帶哪兩顆鏡頭(不限我所挑的鏡頭)出國?
5.台北縣市有哪一家價錢公道又後續服務好的店家嗎?


1. 恆定大光圈鏡頭不代表光圈永遠是固定的,當然可以營造深景深,只要把光圈調小,但大光圈鏡頭的好處,是當你因為需要比較大光圈時,有更多的彈性來運用
2. Tamron 18-250,個人沒用過,個人只擁有N家的18-200 VR,以旅遊鏡來說,算是口碑不錯的鏡頭,色彩濃郁,VR好用,畫質比副廠好一些些但差別不大
3. 鏡頭組合, 我不了解,你對廣角的需求如何,以你目前配的20 MM F2.8,好像屬於比較冷門的鏡頭,但冷門並不代表鏡頭不好,一般在APS-C的機種,比較多人建議的廣角鏡有Tokina 12-24 f4, Sigma 10-20mm,價位與20mm f2.8差不多,變焦鏡在使用上多了一些彈性,不過,定焦鏡又擁有較佳的畫質,難以取捨!

以你的組合來看

20MM (廣角的構圖比較不容易上手,建議你從35MM F2學起,先把子彈留下來)
35MM F2,蠻適合街拍的輕便鏡頭,色澤濃郁,近拍功能不錯
18-250 MM, 旅遊方便鏡,也是一機一鏡的好組合,不過,這焦段上還有2隻原廠和副廠的鏡頭可以選擇,你可以再考慮

4. 出國我會帶18-200MM VR + 35MM和Tokina 12-24MM(2選一)
5. 店家的資訊,你可以在Mobile01找到蠻多家的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謝謝你們的說明,不然我一直呈現迷惑的狀態,
我想會買那一顆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是因為怕之後會用到,自己也很想要那一顆
N18-200,只是預算不太夠,不然我還算是挺有原廠情節的人,而神燈我也挺想買的,不過應該是下一波
另外有網友有推薦Tokina 12-24MM這一款,我有上網去看好像C/P值蠻高的(來這網站才學到的名詞,哈哈),其實我也有想過Nikkor 20mm F2.8 D這一顆是否合適我,因為說他是廣角鏡頭,但是又好像要廣不廣的,我畢竟很喜歡廣角鏡頭呈現出的氣勢感,我很喜歡建築題材,因為我是建築背景的,所以Tokina 12-24MM這一顆似乎是不錯的選擇,而網路上大家也推崇這一顆,另外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也有很多人也說他不錯.

所以我想請問
1.TOKINA AT-X124 PRO DX 12-24mm f/4 及 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
優缺點及其特色,誰的色澤成像跟銳利度好呢,想問有實際使用過這兩顆鏡頭的人給我一些你們的意見?
2.防手震真的很實用重要嗎,對那一個焦段會比較需要?
3.另外也是一個相機理論的問題,因為我家有一台民國六十二年發表的konica c35的照相機,我看鏡頭上面只有快門圈,沒有光圈,好像光圈是自動調配的,那我怎麼拍不一樣的景深呢?
4.想到我的FUJIFILM 6800Z數位相機, 當初也就是七年前買了兩萬二,但是用到後來電池很容易就沒電,如果有開LCD預視窗,大約只能拍三十幾張<後來去換一顆副廠電池(因為原廠電池已經停產了),也是一下子就沒電了,害我用的不是很開心,這也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現在的數位相機好像都沒辦法跟以前傳統相機的壽命相比,如果我買Nikon D80以後電池會不會也停產,還有就是鏡頭以後會不會因為換機,就失去他的作用了,比如NIKON出全片幅機時?

我的問題會不會太多呢,哈哈,因為我已經陷入DSLR的錢坑,有點難以自拔了,還是要謝謝這裡的人給我這麼多寶貴又快速的意見.等我一入手,就要開始旅行了..到時候在和大家分享我拍的照片

byrontsai2000 wrote:
2.有親身使用Tamron 18-250mm F3.5-6.3 XR Dill LD MACRO (A18)的人,對它的評價如何,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那一款旅遊鏡?

基本上還是有防手震會好一點
因為焦長太長容易手震
建議選購 sigma 18-200 os 或 n 18-200 vr
目前專攻cosplay攝影 請多指教 :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3610282@N05/sets
我建議!!
不要想太多, 買D80 + N18-70 ( 或18-135 )二手鏡頭, 這樣先拍!
如果想要玩大光圈, 先買一顆 50mm F1.8 就好,
等拍到有興趣在買其他的,
而18-250mm 不要買, 後面長焦段的都是浪費, 畫質鬆散外, 容易手震,
還是先玩kit 鏡, 且買二手未來要賣基本也不會了多少錢,

且18-135 mm這顆 可以讓你知道那個焦段用的多..

T124是不錯的鏡頭, 但是一開始玩大廣角會讓你學不會構圖,
建議先不要買...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去租吧...
如果真的不確定要買那顆鏡頭或機身.
花個千把塊租來試試,實際感受一下.
而且一次租多顆鏡頭,搞不好還有打折咧.
1.TOKINA AT-X124 PRO DX 12-24mm f/4 及 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
優缺點及其特色,誰的色澤成像跟銳利度好呢,想問有實際使用過這兩顆鏡頭的人給我一些你們的意見?
這部份板上的相關推文一堆,也有長串的分享文,建議在那看比較實際,因為每個人對發色觀感不同

2.防手震真的很實用重要嗎,對那一個焦段會比較需要?
長焦段特別重要,所以一般出現在100之後,比如105 VR, 小黑五, 18-200mm 等

3.另外也是一個相機理論的問題,因為我家有一台民國六十二年發表的konica c35的照相機,我看鏡頭上面只有快門圈,沒有光圈,好像光圈是自動調配的,那我怎麼拍不一樣的景深呢?
完全沒辦法幫忙

4.想到我的FUJIFILM 6800Z數位相機, 當初也就是七年前買了兩萬二,但是用到後來電池很容易就沒電,如果有開LCD預視窗,大約只能拍三十幾張<後來去換一顆副廠電池(因為原廠電池已經停產了),也是一下子就沒電了,害我用的不是很開心,這也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現在的數位相機好像都沒辦法跟以前傳統相機的壽命相比,如果我買Nikon D80以後電池會不會也停產,還有就是鏡頭以後會不會因為換機,就失去他的作用了,比如NIKON出全片幅機時?
因為D80在照相的時候不是用LCD而是觀景窗,所以一定比較省電,如果怕電池停產,可以之後再買一顆來放呀^^,此外,鏡頭不會有失去功用的可能,但是如果用的鏡頭有DX(NIKON原廠鏡)的代號,這是專位APS設計的鏡頭,如17-55數位鏡皇,這種鏡頭裝在全幅機D3四周會有暗角
妖瞳 wrote:
如17-55數位鏡皇,這種鏡頭裝在全幅機D3四周會有暗角

DX鏡也可以裝在全幅機D3上不會有暗角,只是要切換到DX模式,而且畫素變五百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