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free wrote:沒有耶但是我發現標...(恕刪) 不如 你有沒有完整的EXIF貼上來研究一下我自己的話 拍人的飽和度都是維持在0 對比最好也不要動 或是減1我比較偏好冷一點 所以白平衡會B+2
檔案資訊 1檔案: DSC_3539.NEF建立日期: 2017/1/29 上午 11:37:45修改日期: 2017/1/29 下午 08:18:55檔案大小: 37.5 MB影像大小: L (6016 x 4016), FX檔案資訊 2拍攝日期: 2017/1/29 11:37:45.71時區及日期: UTC+8, 夏令時間:關閉影像品質: RAW、無損的壓縮(14-bit)相機資訊機型: Nikon D750鏡頭: 18-35mm f/3.5-4.5G焦距: 18mm對焦模式: AF-CAF 區域: 群組區域VR:AF 微調: 關閉曝光光圈: f/3.5快門速度: 1/250秒曝光模式: M曝光補償: 0EV曝光微調:測光: 重點測光ISO 感光度: ISO 100閃光燈機型: SB-910閃光模式: 前簾同步閃光燈設定: i-AA, 0EV (相機: 0EV, 閃光燈: 0EV)變焦位置: 手動, FX 17mm照明模式: EVEN進階閃光拍攝: 尼康柔光罩影像設定白平衡: Auto1, 0, 0色彩空間: sRGB減低高 ISO 雜訊: 關閉減低長時間曝光雜訊: 關閉主動式 D-Lighting: 關閉影像驗證:邊暈控制: 關閉自動變型控制: 開啟Picture ControlPicture Control: [SD] 標準根據: [SD] 標準快速調整: +2.00銳化: 5.00清晰度: +1.00對比度: +1.00亮度: 0.00飽和度: +2.00色相: 0.00濾鏡效果:色調:位置緯度:經度:高度:高度參考:指向:UTC:大地基準:
viewfree wrote:檔案資訊 1檔案:DSC...(恕刪) 果然,是閃燈+AWB出事了。。由於大多數人不懂得使用『混合光源』的概念去控制閃燈輸出,所以你這張作品,小孩子完全受到『閃光』影響。但你畫面大部份卻在戶外背景,而且是陰影較多,所以相機AWB的計算比重,自然落在較高的色溫值(視乎天氣,從5800K~7200K不等),而這個色溫值是比閃燈的色溫值高得多(閃燈最多就5600K),所以在加權計算之後,還是比閃燈色溫高,臉部發色偏紅偏黃是肯定的。。然後,你又把飽和度+2,再次加重以上的『偏差』表現,於是就如你所看到的非常不討好的臉部發色了。。為了避免這種意外,要麼使用閃燈白平衡,要麼就用手動固定色溫值在5260K或以下(有樓主你喜歡的藍調和粉嫩臉色。),應該就能解決樓主的問題了。。附上小弟作文一編。【閃燈應用】手動色溫好?還是自動色溫好?學懂這一招,以後使用閃燈也不再是煩惱!另外,我個人拍人像的話,飽和度和對比度都會是負值,這樣人像看起來會較舒服一點,以上,謹供參考。。
viewfree wrote:檔案資訊 1檔案:DSC...(恕刪) 另外,看你閃燈數據,應該是使用TTL吧?你有沒有發現除了小孩子臉部,所有受光位都是過曝的?下次可以嘗試使用TTL減光,例如減0.7EV~2.3EV,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下受光位過曝的狀況?(正常是可以改善的。)為何要減呢?因為你的焦距在17mm,同時又使用了f/3.5的光圈,觀看相片的感覺,你應該距離不超過2米,如果閃燈在『正常輸出』下,照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這樣就會造成『主角』受光過近而且過強的現像,為了達到較佳效果,所以要TTL模式下減低輸出。你在閃燈上的左上角控一下,再轉動飛輪,就能夠快速改變TTL模式下的輸出強度。另外,可以再大膽一點,收光圈至f/5.6或以上,也可以改變到照射距離的,而且也可以改善畫質。必要時,不用怕提高感光度去遷就較高速的快門速度,而不應只限於使用較大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