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光下活動與攝影器材有些想法......

前陣子幫朋友拍舞台劇,身上帶著 NIKON 35mm F1.8ED 和 NIKON18-105mm vr(跟朋友借的)
到了現場說不能用閃燈和腳架,無奈下只能拉高ISO,回家後看到我的D5300拍出來好多雜訊....對於器材有些想法

1.低光活動攝影中重要度: 相機感光能力(抑制ISO雜訊)>防手震>大光圈 (不喜歡該死的雜訊/防手震蠻有用的/大光圈會用但有時候會虛化過頭)
2.尼康相機錄影對焦只能靠手動,佳能的DPAF真的好厲害,省去手動對焦 (純粹只想表尼康錄影)
3.變焦鏡在活動中,相較於定焦方便當天拍觀眾特寫要一直機動 (定焦畫質佳,但有時候人多時不好找角度)
4.其實像18-105VR這樣的KIT鏡已經很夠用了,感覺鏡頭都滿保值的,買個高感好一點的機身就好,另外也我不會想買 NIKON16-80F2.8-4E,我拍的也不是啥大型比賽,然後也不會把照片放到最大檢查每一個像素,當然啦,如果有職業需求我可能才考慮,那些大三元、小三元。(沒錢的藉口!?)
5.老鏡也不差啊~之前去跟別人上攝影課聽他們說老鏡都是垃圾,當然我知道老鏡一定有些不便之處,前幾天借到Sigma 28-200mm F3.5-5.6 DG MACRO,覺得畫質也沒很差啊~~我木眼吧~~(不排斥老鏡,雖然我沒機身馬達,沒AI測光耦合桿,但認為老鏡絕非垃圾)
6.有什麼需求,在考慮什麼器材,不要別人都買甚麼我也跟著買(因需求選購自己的器材吧,我是這樣想的啦)

自學1.5年攝影,有些小心得,有些觀念可能有誤,再請前輩們多多指教了。
我是Nikon的忠實用家
從底片機玩到數位機
Nikkor鏡頭真的是紮實耐用
有些老鏡光學品質還是很優秀的
只是要手動對焦就是了
到現在還陪伴我的還有:
15mmF3.5
28mmF3.5PC
35mmF1.4
58mmF1.2NOCT
105mmF1.8
180mmF2.8ED
400mmF5.6 IF ED
器材的天限是沒辦法克服的 如果拍攝目的很重要不容失敗 推掉或是租個像樣的器材才是正解 沒其他想法了
D750+24-70F2.8或小黑七之一就很好用 更嚴苛機身就租D5
文字獄好可怕
Gmwzk3 wrote:
我拍的也不是啥大型比賽,然後也不會把照片放到最大檢查每一個像素...(恕刪)

這個跟 "觀看"的器材有關
若用4K大尺寸的電視跟家人朋友分享照片就很好判別
未來8K電視又是4K的兩倍像素解析,好壞更明顯
若不需要大尺寸高解析撥放觀賞都用小螢幕小手機那就沒差
就如手機拍的在手機上看很漂亮但用大4K近看就慘不忍睹
另外~說老鏡都是垃圾....我很樂意收集鏡頭垃圾,要免錢的才收喔~
看完只有一個心得
你怎麼不換微單阿
D5300也很大一台
既然不追求畫質也不會買貴的鏡頭
應該要把體積弄小一點 才實際

Gmwzk3 wrote:
前陣子幫朋友拍舞台...(恕刪)


你這要求,要么轉全幅,要么轉定焦。。

如果你不願意遷就,就請不要為難你機器。。
下次要拍這種題材
記得先去租一隻70-200 f2.8有防震的版本

Gmwzk3 wrote:
6.有什麼需求,在考慮什麼器材,不要別人都買甚麼我也跟著買(因需求選購自己的器材吧,我是這樣想的啦)...(恕刪)

自己要用的東西, 本來就自己要有主見...

Gmwzk3 wrote:
自學1.5年攝影,有些小心得,有些觀念可能有誤,再請前輩們多多指教了

都一年半了, 還對自己想要的沒主見, 不可以哦...
小弟目前碰到的狀況是300 f4 ISO6400/200 f2.8 ISO3200
ISO3200跟6400的差別在前者可以數睫毛,後者只能認長像
但是焦段差了100,200 f2.8只能用DX裁到300視角,睫毛卻變糊了
所以呢要嘛選ISO6400畫質跟3200一樣的機身,要嘛選300 f2.8
目前來說沒有這樣強的機身,所以只能看300 f2.8G VR2
不過D850的推出給了一絲希望,可用ISO如能往上推一級就讚了
10萬的機身 vs 16萬的鏡頭當然選機身了....

Gmwzk3 wrote:
前陣子幫朋友拍舞台...(恕刪)


低光源作業仍是推高ISO寬容度的"機身"優先,
開超大光圈鏡頭有時候會有景深不足的副作用,
D5300只能求拍的到,畫質擺後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