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場說不能用閃燈和腳架,無奈下只能拉高ISO,回家後看到我的D5300拍出來好多雜訊....對於器材有些想法
1.低光活動攝影中重要度: 相機感光能力(抑制ISO雜訊)>防手震>大光圈 (不喜歡該死的雜訊/防手震蠻有用的/大光圈會用但有時候會虛化過頭)
2.尼康相機錄影對焦只能靠手動,佳能的DPAF真的好厲害,省去手動對焦 (純粹只想表尼康錄影)
3.變焦鏡在活動中,相較於定焦方便當天拍觀眾特寫要一直機動 (定焦畫質佳,但有時候人多時不好找角度)
4.其實像18-105VR這樣的KIT鏡已經很夠用了,感覺鏡頭都滿保值的,買個高感好一點的機身就好,另外也我不會想買 NIKON16-80F2.8-4E,我拍的也不是啥大型比賽,然後也不會把照片放到最大檢查每一個像素,當然啦,如果有職業需求我可能才考慮,那些大三元、小三元。(沒錢的藉口!?)
5.老鏡也不差啊~之前去跟別人上攝影課聽他們說老鏡都是垃圾,當然我知道老鏡一定有些不便之處,前幾天借到Sigma 28-200mm F3.5-5.6 DG MACRO,覺得畫質也沒很差啊~~我木眼吧~~(不排斥老鏡,雖然我沒機身馬達,沒AI測光耦合桿,但認為老鏡絕非垃圾)
6.有什麼需求,在考慮什麼器材,不要別人都買甚麼我也跟著買(因需求選購自己的器材吧,我是這樣想的啦)
自學1.5年攝影,有些小心得,有些觀念可能有誤,再請前輩們多多指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