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發的比較文中,有同好提及想看Nikon 18-200mm VR與定焦鏡的比較.而小弟也很好奇舊款針對全幅機設計的定焦鏡與新款針對APS-C設計的旅遊鏡皇,兩者在畫質上的表現差異何在?底下是比較結果,敬請同好們不吝指教.
[鏡頭外觀]
由左而右依序是20mm, 35mm, 50mm, 105mm VR, 18-200mm VR

Sigma 10-20mm

[測試環境與相關設定]
(1)使用D80機身,全程上腳架拍攝.
(2)機身設定如下:
銳利化:標準
色調補償:標準
色彩模式:sRGB Ia
飽和度:標準
色相調整:0度
ISO:100
色温:3200度K
拍攝模式:手動
測光模式:矩陣測光
(3)拍攝RAW檔後縮圖轉檔為1800*1200尺寸上傳(小弟不知怎麼保留EXIF...^^;; ).
[圖檔比較說明]
共採四個焦段的比較,35mm,50mm,105mmVR等定焦鏡與18-200mmVR比較,20mm與Sigma 10-20mm比較(因18-200mmVR的對焦距離不夠近).每個焦段比四個光圈值;最大光圈,f/8.0,f/11,最小光圈.每組第一張是定焦鏡拍的.待定焦拍完後,接著固定腳架位置換上變焦鏡,調整變焦環令構圖和定焦鏡取景大小一致後拍攝.
[105mm]
18-200mm VR焦段為150mm
<第一組>
f/3.0 1/80s

f/5.6 1/30s

<第二組>
f/8.0 1/13s

f/8.0 1/15s

<第三組>
f/11 1/6s

f/11 1/8s

<第四組>
f/36 1.3s

f/36 1.3s

結論:在相同拍攝位置下18-200mmVR要取到和105mmVR一樣大的景,焦距居然要到150mm!這點頗令在下吃驚.
[50mm]
18-200mm VR焦段為56mm
<第一組>
f/1.4 1/400s

f/5.0 1/40s

<第二組>
f/8.0 1/15s

f/8.0 1/15s

<第三組>
f/11 1/8s

f/11 1/8s

<第四組>
f/16 1/4s

f/32 1s

結論:在相同的光圈,快門下定焦鏡的色彩飽和度確實比變焦的高.
[35mm]
18-200mm VR焦段為36mm
<第一組>
f/2.0 1/200s

f/4.5 1/40s

<第二組>
f/8.0 1/13s

f/8.0 1/15s

<第三組>
f/11 1/6s

f/11 1/8s

<第四組>
f/22 1/2s

f/29 1s

結論:和50mm結論一樣,定焦鏡的色彩飽和度確實比變焦的高.
[20mm]
10-20mm焦段為18mm
<第一組>
f/2.8 1/80s

f/5.6 1/25s

<第二組>
f/8.0 1/13s

f/8.0 1/15s

<第三組>
f/11 1/6s

f/11 1/8s

<第四組>
f/22 1/2s

f/32 1s

結論:10-20mm的焦段設在18mm,或許就是那2mm的差異,讓旁邊兩隻鋼彈的變形特別明顯.
[總結]
根據以上圖檔比較結果,在下歸納出底下幾點差異供同好們參考:
1.定焦比變焦色彩飽和度高.
2.定焦比變焦的階調較豐富.(觀察中間那隻鋼彈的色彩變化)
3.定焦的週邊畫質比變焦好.這應該是全幅和APS-C的差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