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國外的新聞,有媒體開始測試z9拍攝
連結如下
nikon z9

期待z9快點登場
文章關鍵字
濕液男 wrote:
看了國外的新聞,有媒(恕刪)

感覺意外的大台!
不過我對這種專業相機,向來沒什麼概念.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感覺意外的大台!不過...(恕刪)

高速旗艦機把機身做小台,追求輕量化本來就沒什麼意義,砲鏡就這麼大一顆,動輒2-3公斤起跳,機身輕那幾百克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如把機身做大台,散熱問題好解決,該有的續航要有,該有的操控性和握持手感跟機身可靠性比機身輕量化更重要,專業機就要有專業機該有的樣子,像Sony A1還是A9那樣,機身小、手感難握的要死,最後還不是得買垂直手把來裝解決續航跟手感的問題,你說機身輕量化的優點在哪?我之前用A9手把從沒拆下來過。

索粉肯定會嘴,我想要輕便的時候可以把手把拆下來啊!一體式的機身又辦不到。拜託好嗎,要輕便拍攝我是不會用其他相機啊,誰跟你一樣只有一台相機。
jenhoxen
A9有全區對焦,光這點我就很想要!但有A9能力+機身更符合需求的選擇當然更好啊!
Hayashi-Kiyoshi
我只有一台...不過這等級的也不是我買得起的...
Z9其實就相當於Z7ii加手把,省略[外接手把頂部]和[短機身底部]重複的結構厚度,移到肩部(看螢幕上方基準線,Z9較低,增加的按鈕空間符合快速操作需求),螢幕下方就多一塊電池厚度而已。


另外,我發現Z9頂部LCD似有分兩區,提供恆常資訊的集中在右,這樣可以進一步節省電力吧?
JheyuWu wrote:
高速旗艦機把機身做小(恕刪)


所以是要帶兩台相機出門嗎?
JheyuWu
回flody ,我的旗艦機有沒有在家供奉我是不知道啦,啊能不能麻煩你先買一台來用用看再來講?
flody
所以我為甚麼要買自己不用的東西?是有多腦殘才一直叫人買巨機?我拍星空又不是要整晚摸著機身
ken902 wrote:
所以是要帶兩台相機出...(恕刪)

我拍鳥都是兩、三台相機出勤啊,還帶兩、三顆鏡頭咧,很奇怪嗎?我只是業餘愛好者而已,更別說職業用戶了,有備機很正常吧。
別說拍鳥了,我拍銀河拍景之類的也都是雙機出勤,會買Z9這種旗艦機的用戶不可能只有一台機器。

至於要要求輕便的話,Sigma fp不就很輕便,或是帶個Leica,輕便又能裝逼,很多選擇,為何要去要求一台專業旗艦機做得很輕便,輕便固然很好,但其他功能更重要,輕便絕不是首要考量。
extreme pig
我去拍火車,也常常帶著兩部相機,一台是OLYMPUS E-M1X, 另一台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X-H1或是a6500或是EOS M5......
ken902 wrote:
所以是要帶兩台相機出(恕刪)


去到專業攝影的程度,還真需要帶兩台什至第三台相機!
至少,在我經歷過的和同行的,都是兩台相機直接套兩支不同焦段的鏡頭,從來不會在現場換鏡頭,看見目標就直接用最就手那台打炮過去。
你知道換鏡需要多花時間嗎?
在迅間萬變的体育競技場上,你換一支鏡頭,人家保特已從起跑跑過終點還開始繞場謝客了。。
還一台相機慢慢換鏡?你要輕便還是更容易拍到『決定性瞬間』?

PS。我真是去跑業務過場,我還真沒試過單台宴客的,一定是兩台機身四支鏡頭再加三支外閃的。
經常說專業機也得輕量的那些朋友,九成九是沒接過業務的紙上談兵囉。。
irontheone
上 邪 我上面說的是拍攝体育競賽的例子。但婚攝是否一定要換鏡?如果能不換就不換,不是嗎?我也會換鏡的,但就會用兩台機身插上最常用的焦段,盡量先滿足一個程序,然後兩改變主意了,再在空檔換鏡。
flody
婚攝一直以來都是5系天下,5系比1系重嗎?
jenhoxen wrote:
另外,我發現Z9頂部LCD似有分兩區,提供恆常資訊的集中在右,這樣可以進一步節省電力吧?


那個肩頂屏其實沒省多少電(反正開和不開沒差多少,跟單反是一樣的,我單反試過兩週沒關機,電量還是滿滿的。)。
無反最吃電的其實是OVF(比Lv更吃電!),為了保持快速反應,相機在待機時他還是開著,這才讓無反電力消耗如倒水一般,如果從軟件控制上(例如省電模式的設定)能夠平衡到相機反應速度和OVF開關之間的問題,這樣無反雖然還是吃電,但較目前的續航力增加一倍是很有可能的。
irontheone
哈哈,大大你是誤會大了,那應該是貼紙(可能是帶機身識別資訊那種),我在其他角度看到的,那並不是LCD,肩屏還是Z7那種。
jenhoxen
這麼慘啊[笑到噴淚]話說佳能又是感應按鈕又是眼動對焦的,老尼一個新招沒有?唉唉...12樓有相證實了,你是對的[嘆氣]
一台機器功能有做到就可以了
真的是要選用的上的機器
怎還會有"不一定要輕便"這問題
輕便的機器可以達到的話,為什麼要捨棄使用?

為了手感?
人的手有大有小,真手感不行加個手把架或是兔籠都比買一台大台的相機好吧?

至於業不業餘跟專不專業,跟大小沒關係吧
為什麼會有專業相機做小沒用論?

我不是很懂這些論調

至於兩台以上機器

另外Z9的電量如果是Z7ii的兩倍
A1的電池是原本就是Z7ii的兩倍,加上手把的話理論上就是Z9的兩倍
請問是兩台A1不或錯失拍攝時機,還是兩台Z9不會錯失時機
如果是一整天都不能回去充電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下,你是要選A1還是Z9?
大相機的續航有了嗎?
要說一個人要背雙機情況,機器同樣電力可拍的張數相同,你是要選大相機還是小相機?

我不是很懂那種奇怪的"旗艦"機一定要做大的論調
沉默不代表它爛
很簡單,您不是廠商的重要客戶,意見不值的參考。任何機種的推出都會參考重要客戶的意見,等您成為重要客戶的話,應該很容易改變這件事。
flody
容戶都沒了就是,像zfc老手都嫌棄的反而吸引人入門
ken902 wrote:
一台機器功能有做到就(恕刪)


有兩個問題商榷一下。

1、『有個選誰不會選輕一點』跟『一定要輕』似乎是兩個概念,是不是?
如果同樣是頂級旗艦機,現在的佳能1DX3和D6,機身都是1300克以下,然而,佳能的R3和泥坑的Z9能控制在1000克以下,是不是輕了很多?而且還是外形不改。。
無反做大一定跟以前單反一樣大?
不論將會推出的泥坑Z7還是佳能的R3,三維數字明顯的要小過原來階位的D6和1DX3,那是大了?還是小了呢?

那是『可以選擇』呢?還是『不能選擇』?

如果跟次一級的高階機身比較,那叫公平嗎?

2、別講誰跟誰標稱電量(及拍攝量)的問題了。。
我跟你說,被吐糟電量少到不行的Z7,我在實地拍攝的拍攝量是3621張餘電8%,A9的電量標稱達到Z7的一倍了吧?
結果呢?
我在實地拍攝是3400多張餘電15%。。
從數字上,你能看得出兩台標稱拍攝量不一樣(而且相差達一倍!),結果實地拍攝卻竟然幾乎毫無相差的道理在那?

再給你一個你會覺得意外的數字——D7100的標稱拍攝量是1200張,但我個人的紀錄是5600多張(剛好沒電的警告出來了。)

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如果單憑廠方數值,是不準確的,實際用家的實際拍攝行為,跟所謂的『標稱拍攝張數/續航力』的測試模式(不論是CEPA還是廠方自己的標準。)是完全的兩個概念。。
而且這兩個概念還可能得出三種結果——比原廠宣稱更快沒電、跟原廠宣稱一樣,比原廠宣稱有更長的續航力。。
這是因為用家不盡相同的拍攝行為和設定而導至的結果。

在實際拍攝而言,由於我個人是使用同一套拍攝原則和行為(A9的設定盡量跟我慣用的泥坑機身設定一樣,只限『盡量』。),至少我認為泥坑的無反續航力並沒有標稱的差,而是跟大法旗艦相差不遠(我不敢說一定『好過』)。
謹供大大參考。

純因為電量的話,我用大法也可以,用回泥坑也沒問題。
然而,還是那句話,大法距離『受滿足特定技朮群組喜愛』還有一段路要走。
對無反而言,真的要拍攝的話,其實跟單反差距不大,真正出問題的其實是OVF和Lv的耗電量居高不下。
在這方面,就是大家以為標稱續航力最高的大法相機也不能避免,而且,還會因為那笨拙的菜單設計,可能會比其他品牌的無反更快沒電(意外的)。
flody
沒有連拍張數不就是廢話?
flody
沒有連拍張數不就是廢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