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用D750,因為手上還有幾顆ais鏡頭,雖然可以用,但是對焦總是不太有把握,想像以前一樣有裂像對焦屏可以協助對焦,有前輩知道哪裡可以裝嗎?裝了會影響AF鏡頭的使用嗎??
文章關鍵字
勁桑9472 wrote:
目前是用D750,因(恕刪)


目前裂像對焦屏全是使用長焦高速鏡的版本,所以會對自動對焦有影響,而且觀景器也會較暗。。
以我自己的經驗,還不如使用D750本來的『合焦指示燈』,而且還可以所有對焦點可用作合焦指示。。

再說,由於原廠已經停產,現在市面上能買的都是Leica改裝的,也不是平宜貨。。
估狗[焦點工坊]問一下。
以尼康來說,裂像對焦屏還沒有合焦提示好用,
我以前在D3X,Df都自己換裝過,最後還是都再換回原來的,
在我用D3X的那幾年,90%都是使用手動老鏡頭,至少拍了三萬張以上。
建議你用手動鏡時開LV Mode對焦,DSLR的假合焦都不如LV模式下的放大精準對焦
合焦指示燈基本上也要等你大量練習後判斷才會比較順(自己手動補償的意思

如果你真要改列像對焦屏也沒有不行,Nikon的機身都還算好換
手不要去摸到黏灰塵,不要裝反都好(裝反馬上拍就會知道了XD

另外如果要改,建議買已經改好的K3的對焦屏
K3的裂像比較大,比起一般做工很差的對焦屏,K3是屬於比較好用的
aferdchen wrote:
建議你用手動鏡時開LV(恕刪)


其實並不是『假』合焦,而是跟『概念』有關系。
『合焦提示燈』只要目標進入『景深範圍』就會亮起,但並不是『絕對合焦』狀態,所以,『精度』還是有所欠缺的。。
只要明白『景深原理』,知道是『前1後2』的分布,你只要達到『合焦指示燈』亮著的1/3行程(很多時候因為對焦環的行程和光圈大小,從閃動到穩定剛剛那一剎那就是準焦狀態!),就是越接近『絕對合焦』的狀態。。

所以,你使用『合焦指示燈』時,並非全程『準焦』,而是要『把對焦環從遠焦扭向近焦』剛開始亮燈時,才是準焦的,想反對焦環由近焦扭向遠焦時剛亮燈是不準焦的。
明白這個原理,其實手動對焦利用『合焦指示燈』都能夠幾乎張張照片都能夠處於極準焦的狀態的,你要是放大100%,還是跟自動對焦有一樣的效果——而且手動對焦在連拍時的準焦效果,要比自動對焦更加穩定。。

開LV手動對焦,是沒辦法之下的辦法,由於靈活性不足,遠遠沒有使用OVF + 合焦指示燈來得更加快速和適合更多的題材。。

下圖是我使用Df + Nikkor Auto-S 50/1.2和 Ai 105/2.5手動拍攝的照片,這種人來人往的街拍,要是『合焦指示燈』沒用和不夠快速,根本就拍不好。
更莫說圖一我是跟在環衛工後面『追著』拍攝的。。
一切,其實就是練習和習慣而已。。
而且要明白一個對焦系統和指示的原理,明白了,自然一切好辦。。

PS。下圖全部可以放大觀看細節。





那怕是使用無反,他的『合焦指示燈』的工作原理還是一樣的。
若果說『峰值對焦』有助手動對焦也是大錯特錯了,我用了以後,其實工作原理也跟『合焦指示燈』是一樣的,只是有更大面積的提示,較容易操作而已,但也更容易受騙!
所以,還是那句話,先明白工作原理,再加練習和熟習,才可以拍到清晰細節的照片的。
以前還是膠卷年代,我也曾經以為『裂像對焦』很快速,結果初時因為『想快』,結果準焦度慘不忍賭,要練習多了,後期才有改善。。
其實每個系統都有學習到熟習到習慣的過程。

Zfc + FTZ + Ai 50/1.8e。一樣可以放大觀看細節。
下圖使用峰值對焦,但只有主角們胸前的圖案『出現紅色線條一會兒』,主角才是處於『絕對合焦』的狀態,但很多時圖為光線參差,不一定會出現,這時得靠旁邊的景物來確認人物處於『景深範圍』內的那一個點。


曾經過用裂像對焦屏,後來都換回來,或換高精細磨砂屏(A900的超級球面銳利磨砂對焦屏)。
跟AF無關,所以不會影響到。
裂像對焦屏的缺點是讓你在拍照這件事上,只專注 "對焦"而忘記構圖。並且裂像有點影響景觀窗上的畫面,常常就只專注在中心位置。
換好對焦屏,要實際對焦拍照,驗證焦點是否照片對準,不然就要略調整反光鏡。
調整好景觀窗的度數,良好的磨砂屏不會比裂像難對焦。真心不太推薦裂像對焦屏啦,或者買景觀窗放大鏡也是可以幫助對焦。
irontheone wrote:
其實並不是『假』合焦(恕刪)


對我來說,合焦燈亮不能精準合焦就是假合焦,你不會說機身自動對焦對不準不是假合焦吧....
本來就是應該要設計確定準焦才會亮燈,而不是有個+2-2的range,對於數位照片+2-2隨便丟到電腦上看都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沒合焦,底片時代還可以接受,但到數位時代這種設計太容易放大照片被看到有問題(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是機械和光學公差上的極限了,有燈可以判斷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我也用DF與手動鏡拍過上萬張過的照片,很清楚Nikon家DSLR合焦指示燈只是參考用的狀態,所以我才說這一塊需要靠很大量練習去補償就是這樣(看到合焦燈亮,要再轉多少,每台機身每顆鏡頭都不見得一樣,要靠經驗

現況只要機身有LV模式我就不太會看觀景窗,別浪費時間拍這種不準焦的照片還要回頭檢查,那不如一開始就打開LV慢慢對準再按,如果你要活動搶拍那就另當別論...

一樣的情況你如果用到120系統的機身,Mamiya, Phase one的機身也是這樣
景深差更多,合焦燈亮如果直接按快門照片根本都是不準的
============================
我自己有過的機身,基本上只要到手我就會去改成烈像對焦屏(不管是135還是120系統

烈像對手動對焦還是有改的必要,最好再加個放大鏡
不過放大鏡對有帶眼鏡的人會不太友善,四角落的構圖會遮掉

下面這些都是我一開始拿DF的照片,我的鏡頭群9成5都是手動鏡,所以蠻清楚這類所謂的合不準焦問題
DF4_7963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8926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8925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8854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8547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7176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6024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3207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4971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4315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DF4_3827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一樣的狀況換成F6機身,就比較不會在意,因為底片掃描檔沒辦法放到非常大看....
但我還是相信裂像對焦屏大於機身合焦指示燈,F6的判斷已經非常快速了,後來再用F100或是F90這種機身的指示燈更癈.....
20160206_010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20160206_030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Untitled4-5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Untitled6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20171007_Kodak-Tungsten-200T_021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20171007_Kodak-Tungsten-200T_087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20171007_Kodak-Tungsten-200T_079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20171008_Kodak-Vision3-500T_025 by 大歐 Photography, 於 Flickr
aferdchen wrote:
對我來說,合焦燈亮不(恕刪)


呵呵,同樣的數以萬計照片,為何我能準焦你卻認為不能準焦?
當中差別在那裡?

如果按照你的說法,可能『峰值對焦』也是騙人的。。

同樣道理,為何打鳥高手能幅幅數毛,張張精準?
拍來拍去也不怎樣效果的,例如我,能怪廠方給的特例或者手上的機器有問題嗎?

以前,我曾經寫過『Nikon手動對焦的秘密』,大大和其他有志於玩手動鏡的朋友可以去參考一下。。
我並不是跟大大你抬扛,而是存在即合理,有人合用,有人不合用,排除各種可能性,其實就是先理解後多練習的分別而已。(當然,這句話也沒有不敬的意思,純緒陳述一個過程。)

點擊以下綠字看文章。
新手不可不知的秘密,Nikon手動對焦的技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