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還原"百年來鏡頭與底片的設計吧...當初這些鏡頭的設計原理,是設計給底片、全幅用的。其他的光學不說,景深、變形量...這兩者,對我來說滿重要的。有拍過底片的人應該不是很適應這APS SIZE所帶來的感覺...17MM在APS上面,是26.5MM,但他的變形...卻比全幅的26.5MM來得大。
因為全片幅機的感光元件面積等同於135底片大小,可以完整的接收鏡頭所投射出來的成像aps-c的片幅小的多,只能接收到被犧牲裁切過後的成像,於是原本廣角焦段的鏡頭性能遭到閹割變得不廣了而且相同的畫素在全幅感光元件上畫質更為純淨,熱噪值也更低,這就是全幅機的優勢與強勢沒經歷過底片機的時代的人,直接接觸數位機便以為aps-c的大小是理所當然也難怪一直不能理解全幅與aps-c差異之處
Wiiroro wrote:雖然知道你要表達的不過還是要小小聲的說一下..全幅的CCD還不是最大面積..........往上看還有喔,版上也有人開箱 Wiiroro 說得是, 135mm 還沒有中片幅, 大片幅歷史久, 就膠卷和數位的某些135mm性能也輸給中片幅, 大片幅, 尤其看過真正的作品就會知道差距在那裡, 希望一些剛入門的人不要認為135mm系統就是所有攝影系統, 所謂全片幅是只是相對於小於135mm如APS等, 若是跟中片幅, 大片幅比較, 135mm 就是像APS裁減size 一樣, 觀念不要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