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曾經在P6000身上發現SB-400的好,就讓我對外閃有著戀戀不忘的使用經驗,而在踏入O家之後,首要目標便是開始為我的E-520尋找合適的外閃來讓我重溫SB-400的美好。
因檢視自己的攝影習慣與需求,一開始是將目標鎖定在O家的FL-36R,因體積與重量小FL-50R許多之外,在價位上是FL-50R將近一半的價格,除了GN值比不上,其餘的功能通通都和FL-50R相當。
所以,FL-36R一直都是我入手O家外閃的首選。
但是它卻有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回電太慢"。
這樣的評語充斥在各大大小小的Olympus討論區,用過的網友絕大部份也都有提出有這樣的缺點,雖然我沒有親自用過FL-36R,但也漸漸開始猶豫了起來。
雖然我極力以自身使用SB-400的經驗與次數來服自己FL-36R就夠我用了,回電太慢?對我來說"應該"不成問題,但經過愈多次的爬文,對FL-36R的回電速度也愈來愈沒信心。
因為就算我只用過SB-400這種N家最初級的陽春小閃燈,它的回電速度在全出力的時候都僅需要2.5秒就能完成,再看看FL-36R約5~7秒的回電速度,實在讓我開始考慮入手別款閃燈的可能性。
在此時,曾經一度想入手FL-50算了,以現在這個時機來入手還算滿劃得來的,但這個想法沒多久就被自己推翻,只因為它的型號上沒有"R"。
也曾經考慮過德國閃燈大廠Metz的58AF-1,"靠盃準"白平衡是令很多攝友敗它回家的理由,其他如TTL、A/M mode、HSS(高速同步)等功能和FL-50R通通都一樣,但也唯獨高速同步這功能的出力遠不如FL-50R,光是這點就足以讓我排除掉它。
看來看去,除了自家的FL-50R,我似乎沒有別的選擇了。
所以就在某一天…

嗯!就是那道光,從神之山頂射下來的那道光芒,送來了這只銀灰色的外盒,裡頭似乎有寶物?
從盒子取出的是,印有Olympus字樣的不織布硬式保護套。

背面這樣的設計,可以將它掛於腰間皮帶上,方便快速上場作戰。

打開上蓋,寶物即將現身?噹噹噹噹!各位觀眾~眾~眾~眾~眾~眾~~~~

SB-400來也!!!

@@ 麥來亂啦!人家的場子你來搶什麼鏡頭(踢飛~)
SB-400:『啊!啊!啊!啊!啊!』
抱歉!抱歉!來,來,來,請繼續。
噹噹噹噹!各位觀眾,Olympus FL-50R。

既然身為O家的頂級閃燈,自然不能太兩光,這邊先來看看FL-50R的特點:
FL-50R在12mm端可達到GN28,於最望遠端42mm時,擁有GN50的出力。內建廣角8mm的擴散板。
閃燈燈頭可調整向上0~90°、向下7°、向右0~90°以及向左0~180°的角度調整。電池部分使用三號電池四顆,支援鹼性電池,也可用鎳氫充電電池(以上資料出自於DCView)。
閃燈身上的角度刻度,左右方向也有刻度,這邊沒有照出來。

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這兩個字入手的。

前面提到過,這支閃燈有著"特異功能",至於這種"特異功能"是什麼呢?請繼續往下看:
所謂的「RC」系統,就是可以選定相機內閃為Master,FL-50R或 FL-36作為Slave,或是一支 FL-50R為Master,另外的 FL-50R、FL-36R為Slave進行調控,以達到無線離機閃燈的閃燈能力。此系統支援 TTL-Auto(全自動TTL)、Auto(全自動)、Manual(手動)、FP TTL-Auto(高速全自動TTL)與FP Auto(高速全自動)等設定。
RC系統操作示意圖↓

(以上資料與圖示出自於DCView)。
有了離機閃,就能讓我更自由的發揮外閃來結合創作而不再受侷限。
Olympus Logo與對焦補助燈&無線訊號接收器。

動力來源為四顆三號低自放電鎳氫充電電池。

和FL-36R相比,FL-50R有著更詳細與人性化的操作介面。

在昏暗處也可以清楚看見LCD上所顯示的資訊。

向右擺頭90°來看看遠方的窗外。

向左擺頭180°來作特技表演。

在有些時候,也可以做45°的擺頭。

當E-520遇上FL-50R…

當E-520遇上FL-50R,並加上FLBA-1柔光罩的樣子...

當E-520遇上FL-50R,並加上FLRA-1反射板的樣子...

當FL-50R結合FLST-1閃燈座,可以任意角度的玩離機閃。

以上,FL-50R的外觀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分享幾張FL-50R的跳閃效果。
45°↓

60°↓

75°↓

90°↓

實驗發現,將FL-50R的MODE設成Auto,比TTL-Auto的出力還要正確,換句說話,在TTL-Auto MODE之下閃出來的效果會比較暗沉,通常約要加上0.7ev左右出力才會比較正確。
最後分享一張離機閃的效果,就有請我的兒子"紫毛獅王"來當Model囉!

買了FL-50R之後,非常慶興自己正確的選擇。
除了它優異的表現之外,回電也是達到我能接受的地步,其碼不會讓我有不耐煩的感覺出現,且如果當初買的是FL-36R,或許還要多花一次錢升級到FL-50R,所以不如就一次攻頂到位,以免夜長夢多。
這兩天使用下來也發現,E-520在使用閃燈的情況之下,WB要設在"日光平白衡",色溫才會與現場所看到的較為接近,這點倒是要常提醒自己注意,否則每次都拍了幾張之後,才猛然發現WB忘了調整...O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