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2這次的行銷手法非常不錯,先辦新品發表會,隨即超高速鋪貨。
雖然有人批評他是E-P2 & E-PL1的私身子,但是剛好把兩個系列的缺點給互補齊了。
這台會是蠻成熟的"照相機"操控系統可能不如Panasonic GF2那麼華麗。
但是對我來說,相機保有Olympus一貫的色彩控制比起觸碰對焦跟AVHD錄影更重要。
紅黑版的E-PL2昨天Evilcat!大大已經毒死不少人了,小弟也是其中一位,
加上O大在世界初也開始放毒藥了。
前晚十多年前的高中同學詢問了E-PL2的報價,沒想到過沒多久,就打電話來說到貨了@@
經過漫長的一夜,跟難熬的星期五上班八小時,終於~~~
登~登~登~登~
這包就出現在我桌上了,GF2 bye bye~~
這個是雙鏡組的外盒,現在買還送包包跟真皮手腕帶
盒子的側邊寫這著台機身的特色。
我還是喜歡以前那種銀色的外盒,每次看到就會異常的興奮。
付的原廠相機包還蠻不錯的,E-PL2 + 14-42 + 40-150 + 20 F1.7可以住進去
真皮手腕帶,質感不錯,省的再去找一條手腕帶
開盒啦~~當然事先看到一堆參考資料,快速給他帶過
這邊才是重點
先請出來排排站,點一下有沒有忘在店裏沒拿回來的@@
小弟這次分享的是香檳金色,這個顏色E-P1好像有出現過,金屬味算比較重的一個顏色。
背後相當簡捷,快速鍵跟滾輪搭配用起來還蠻順手的
厚度也不至於太肥。
14-42 II MSC 雖然是Kit鏡,但是Olympus的Kit水準不錯用過的都知道。
同捆的是40-140 ,這顆也是MSC的
14-42 II 合體照
不會很突兀
換上另外一顆40-150有點大了,但是40-150重量只有190g,很輕~~
側面照,40-150上去不會像NEX那樣大頭症
另外一面
至於測試照.....因為玩的太High ,所以測機用的電池沒電了,明天充飽電再繼續分享使用心得。
目前心得:
MZD 14-42 & 40-150 對焦速度比E-620 + ZD 14-42 觀景窗對焦速度慢一點點,但是比4/3機上的Live View快很多。
MSC加持之下,對焦沒聲音,錄影的時候對焦速度也不賴。
ART模式不錯用馬上套用在LCD上讓你看效果了。
其餘的部分等看完說明書之後才能有比較多心得分享。
手頭上無43轉M43的轉接環,所以無法測試SWD鏡頭對焦速度有沒有變快....不過我有PL 25 F1.4,相信沒多久....我就會去把轉接環搞回來了。
昨晚還有另外一個同事跟我去敗了白色的E-PL2,假如沒人開盒的話,下次再補白機的照片。
'=======================================================
2010/01/08增加使用心得
早上快速看完第一輪使用手冊,覺得這台相機操控方式與E-620蠻相近的。
幾個新增的功能稍微看一下就可以上手了,RC閃燈復活,讚啦 !!
小相機裝FL-50R很好笑,所以閃燈以後就用RC閃吧~~
整理相機包的時候才想起,去年12月初,聽說GF1要停產了,所以請朋友幫忙弄來了一顆Panasonic 20 F1.7
最近Panasonic出的M43鏡頭大多沒掛Leica光環了,這顆20 F1.7只是光圈大而已,跟 PL 25還是差一大截。
成像品質大概就ZD 35 F35的水準吧。
輕便的餅乾鏡,Olympus的那顆17餅跟這顆20餅相比,這顆光圈大多了一點點室內拍照的優勢,趁著水貨商GF1跳水價之下,
就用市場價買到這顆全新的水貨(拆鏡),最近這顆新品好像越來越少了....
這張照片是E-PL2 + 14-42 II 拍的,成像品質還不賴,反正拍近物不用大光圈。
先看一下我的拍照現場環境
先對桌上的模型車試拍一下 14-42 II 對焦點在後照鏡旁邊的那根黑色的樑,對焦速度很快(可能是夠亮吧)
ISO 250
換14-150 的 150端 F8,這張是ISO1250 (這種ISO值在E-3上...根本就是在作夢了....)
再來是100 端 F8 ISO 1000
上面幾章跑車照片是昨晚還沒看說明書前拍的,所以一堆設定都是Auto狀態下拍的,測光是ESP模式
所以每張照片車子的顏色多多少少會有點不同,iEnhance看起來會對色彩做最佳化微調,如果色彩要一貫的話,
可能就要用VIVID比較安全了。
接下來對著桌下來測試暗不對焦能力。
下面這幾張都是40-150遠距離打的歐~~
對著桌下半按快門,很明顯的LCD螢幕會亮起來,我是對著上面那個黑盒測焦的。
沒拉風箱一次到位,準歐~~
這張 ISO2500
接著對著更陰暗角落的黑賽巴測一張,這張暗了吧,應該沒人會想穿著黑衣在餐廳裏面要我拍他衣服的紋路吧....
這張有稍微猶豫了一下下,不過也在一秒內完成對焦,我對哪裏勒~~當然是要對最殘酷的左手黑色手套阿,手指頭的邊緣是銳利的,代表那個焦平面他有對到。
這張ISO-2500,圖還蠻乾淨的,我的Auto ISO MAX就因此固定在2500了,洗4x6照片的話,搞不好開到3200上去一點點,還OK勒~~
然後在對下盒來一張,剛剛對上盒有亮度明顯差異的線可供對焦,有作弊嫌疑,換下面那盒的交界線
ISO 2500
對著銅線打~~40-150在暗處還是可以對的很順暢,一秒內完成。
ISO 2500
經過廁所閉關速讀使用說明書之後.....我出關了~~獲得一甲子功力~~
(戲劇效果很讚XD)
20 F1.7說他沒表現到,讓他來表現一下,
因為有在廁所閉關半小時,所以這張就來玩真的了,
先AEL 對著頭髮較亮的部分鎖定!!
眼睛看著螢幕,然後.......+EV...一格一格按上去,看著LCD螢幕(看看旁邊的E-3 .... 頓時覺得好幸福歐~~)
後來+0EV就按下去了,一次就點測光中了......如果要消除邊界的話,+0.3EV會比較好,但是這張盔甲比較有金屬感覺
習慣14-42 & 40-150的對焦速度之後,20 F1.7對焦有比較慢一點。
F5.6
1:1來看一下細節,不錯歐~~,有準。
這時候忽然有個想法,Olympus的高水準變焦鏡的技術在14-42 II 上面表現的怎麼樣??
不囉說,換14-42上,遠遠看差不了多少。
F5.6
一樣1:1切來看,銳利度差一點點而已~~
看來外出還是以14-42 & 40-150的泛用為主,整組好收納的話或是老佛爺要淺景深的時候,再換20F1.7上場就行了。
室內 20 F1.7 + ISO 200-2500 打到底吧~~
上面照片均是使用iEnhance模式拍的JPG直出,機身設定僅銳度+2,其餘+0
LCD上面看到的顏色很準,亮度偏亮,進控制台LCD亮度-2就跟電腦看到的照片相同了。
希望上面資訊對各位前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