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本來是想要買Metz 54mz-4i,但上週五下班後跑遍全博漢區,得到的答案都是:有燈,但沒有SCA3202(就是給O家接的腳座),問遍了幾乎每一家都一樣的答案,甚至還有店家說,該腳座是因支援O家系統有問題而被立福回收...管他這個八卦真假為何,捧著錢還買不到貨的感覺很爛,決定轉向O家原廠閃燈的頂級品FL50。
FL50公司貨貴到一個荒唐的地步,售價約16500上下(一年保固),而水貨價格大概都壓在14000以下,我以現金13800入手。

盒子

內容物:燈一支,塑膠皮套一個,英日韓文說明書一本。相較於之前用N家時購入SB800的感覺,寒酸許多。

FL50本體。

FL50為印度尼西亞製造,FL36則是中國製造。

比起FL36多了一個可外接設備的接頭,像是高壓電池之類的專業設備。

暗部對焦輔助燈,可打出兩道非常亮的紅色光束。

操作上最大的不同:在關節上一顆按鈕就能同時控制上下及左右移動。FL36分成兩顆按鈕。

轉盤增加一個,顯示銀幕加大許多,其他按鍵沒有差別。

燈頭所附的擴散版。

跟FL36一樣有清楚的角度定位標尺。

四顆電池,是的,閃燈就是要裝四顆電池才夠用,我順便買了大家都說很猛的ENELOOP,八顆。

我愛的四顆電池槽,他還可以裝CR-V3電池兩顆做電源。

FL36跟FL50的比較圖,兩者體積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別。

兩閃側面比較圖。

兩閃背面比較圖,(視覺上的)等級差別不言可喻。

閃光燈區尺寸的差別,連透鏡顏色都不太一樣,FL36有點黃黃的(是我閃多了變黃的嗎?)。

E-1裝上FL36的正面照,這是很多E-1大全套朋友熟悉的模樣。

E-1裝上FL50的正面照,整個體積膨脹起來了。

E-1裝上FL36的背面照。

E-1裝上FL50的背面照。

FL50背面資訊面版開背光的模樣,基本上不會多出任何FL36之外的訊息,只是字變大了。

這是FL50裝在E-1上的側面照,這是一般直打的樣子。

這是FL50的特技:把閃燈朝著自己...喔不,是朝著背後打,我有試著玩過,在室內來說是有不同於打天花板跳燈的感受。
先說說我最在意的兩個部分:大光量輸出以及連續閃燈與FL36的差別。
大光量輸出部分,我還沒有仔細測試,但就室內拍照的感受,光量明顯變得充足,也因如此,即使我在直打拍攝時,也可以得到令我滿意的光量分佈;之前用FL36時,總是會有「光點」感,但換上FL50後,「光點」感明顯減少許多許多,甚至讓我開始考慮不用再害怕直打...我懷疑是不是E-1對兩台閃光燈的測光算法不太一樣...
連續閃燈方面,要每秒三張連拍,FL36都得用AUTO模式才能達成,但FL50在TTL模式依然能達到,但頂多三張,第四張開始就來不及回電了。是ENELOOP不夠力嗎?我不想為FL50辯解,因為之前在N家用SB800時,即使用四顆鹼性電池連拍都不會肉腳,FL50在連續閃燈的性能方面,著實讓我失望。
值不值得買呢?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問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O家用戶沒有選擇。裝上FL50的確會讓你有升級的感覺,但並不是升到頂級的感受,因為你只覺得,這是一支FL36的放大版。特別是N家有一支SB800在那邊做比較,SB800不僅本身性能出眾,更輕鬆支援多閃燈測光,N家如此,SONY系統也是如此,但O家系統呢?花了我13800才買的下手的水貨卻連第四下連閃的回電都來不及,更不用說我的FL36唯一的下場就是賣掉,無法進一步跟我的主閃聯合成為一個群組閃燈系統。
希望這次元佑舉辦的研討會上,能夠有朋友代為反應閃光燈的問題(很可惜我因有事無法參加),因為強大的閃光燈性能研究是進階玩家一定會觸碰到的領域,以FL50的性能/價格比,並不是一個會讓O家心服口服的選擇(N家SB800賣12000,O家FL50賣16500,請問多出來的四千五真的是純綁樁費嗎?)。如果Metz SCA 3202的接腳不是那麼難找以及碰到支援狀態不明等八卦,我想我還是會買Metz的。
使用O家DSLR的小眾悲情嗎?在頂級閃燈上,我想,是的。
E-1 14-54 室內跳燈 T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