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跟M43的差距是不是已經很小了?

上評論網站拉2億畫素原圖
拉到最大的螢幕截圖

bbn019
m01圖床,有開放可以點擊看原圖的照片,或是flickr的照片,比較沒這方面(鋸齒感)的問題。
arclen
不是圖床,他是自已去弄二億畫素那張照片,然後再放大超過100%以上再裁切,接著放在爛圖床,然後說你爛。嘿嘿,懂了吧,一堆人還陪他認真XDDDD
照片檢視器的圖,是我用手機m01app下載原圖,傳到電腦,原始大小。瀏覽器也是原始比例,沒有放大縮小,滑鼠滾輪要滾三下才能看完照片。


每個人的螢幕(尺寸、解析度)都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如果以24焦段來看,結果如下,看的人心裡應該有結論
G8(松下M43機)搭配12-35 2.8二代,等效24mm
手機是華碩ZENFONE 5 (X00QD) 等效24mm
使用ACR解RAW檔,全部參數歸零
G8使用3:2模式 1400萬畫素
ZF5是1200萬畫素

直接把手機當24mm定焦隨身機看

















別問我華碩的DNG檔解出來顏色為啥這麼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相機JPG直出與解RAW出來的比較




順便贈送另一張手機拍的



手動調整後的比較



Wahaha214
其實是我沒說清楚,是要大家看細節,不過你說的沒錯,沒PROFILE解出來顏色會很怪,不過空拍機DNG檔解出來的不會這樣
SKAP
我三星Note10+拍RAW用LR解出來也是正常,你要比就直接丟2張原圖就好,不用擺左右,要100%就裁出來640x480一樣2張就好
kevinw1125 wrote:
上評論網站拉2億畫素...(恕刪)

這樓到底在幹嘛我真的看沒有⋯
之前逛寵物店用一支三年前的手機的兩倍鏡拍的





1/2.56”在室內會有多慘,有經驗的自然心裡有數⋯沒有算法加持,我可能根本連拍都不想拍
但是算法寫得好不好真的差很多,起碼我沒覺得它有用力抹再狂銳化的傾向,所以我才用了三年

你當然可以挑出100個嫌棄手機拍照如何不行的理由,我也可以
但是我用手機拍只需要一個理由:難道這種場合我適合拿相機出來嗎?
work_sam
其實不管用甚麼器材,自己拍得開心就好 [^++^] 你這種場合我還真的會拿相機出來拍 XDD (相機隨身
featheringer
嚴格來說,店家在門口早就公告禁止拍照攝影了⋯拿手機拍,店員基本上都當沒看到,拿相機還是這樣嗎?我已經沒有想要挑戰的念頭了[XD]
Wahaha214 wrote:
如果以24焦段來看,...(恕刪)

幾乎所有手機肉檔都這樣啊,不要太意外
一張2019年三星Note10+ 12MP
一張RX100M6 20MP,RAW透過LR狂調整到非常接近
各位可以點開大圖看看差異有很大嗎?




RX100M6直出JPG,這個色彩差異就非常大了吧


我會想升級S23U當作隨身大光圈定焦鏡+4K 60fps錄影機
這樣跟RX100M6可以互相搭配
而且我評估認為S23U日拍的50MP解析可以超越RX100M6
甚至連廣角端邊角畫質也能勝過
因為RX100M6的鏡頭設計是50~100mm最佳
24mm則是中央佳、邊角衰退較多

至於M43或APS-C微單要勝過上述組合
要嘛搭大光圈定焦鏡(而且不能光圈全開太過鬆散的)
要嘛搭大三元的24-70mm F2.8,否則F4以上的會抵消片幅優勢
若要求畫質,那麼體積、價位、重量都會暴增
我已經不想出門戴多機多鏡爬山
還是手機方便,RX100M6勉強還算好攜帶

另外補充給沒研究過今年機種的網友
S23U可以關閉智慧場景識別、Auto HDR等相關功能
還能透過相機助手降低銳化程度,消除原先直出JPG過度銳化
再把拍攝速度調成最快,就不會額外處理,可高速連拍200MP
如此一來幾乎不會有計算攝影介入,相對色彩較差、雜訊也較多
完全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這些細節都不是一些網站或YT會全面測到的
雖然我只去門市測試過,還未真正入手實際測試各種場合下的表現
但以上相比我現有Note10+,進步還是非常巨大
也許能改變Note10+只有手機上看起來不錯,放到PC就破功的缺點
SKAP
舉個硬體輾壓的例子,FF單眼配F1.4以上大光圈定焦鏡,開ISO 12800去抓拍夜晚且有一定距離的運動賽事,M43或者手機我真不知道要怎麼去比拚?打光?8級防震?長曝?疊圖?計算攝影?這些通通沒用
bbn019
你只是在筆戰吧? 本來只是想提醒你,不接受也沒關係的。都是攝影同好,我就到此為止,以後還能閒聊。
說句內心話,手機光便利性就無敵了

至於結論...
如果你要的是畫面內容,那手機絕對能拍到
如果你要的是畫質與細膩度,那手機目前連M43都追不到,更不用說FF
因為光學硬傷就是在那,其實沒甚麼好爭的
端看你的需求到哪邊?
一趟旅程是為了記錄生活,還是回家1:1數毛
差異只是"訴求"到哪?
但回歸普羅大眾攝影的真諦,就是照片本身,就是畫面!
這也是為什麼手機漸漸成為隨身拍攝的主流、消費型相機幾乎沒市場、甚至單反逐漸式微,無反鼓旗取代的現況。如果同水平的光學素質能輕量,廠商會越做越輕便,因為他們希望玩家揹得出去!
samice811 wrote:
但回歸普羅大眾攝影的真諦,就是照片本身,就是畫面!
這也是為什麼手機漸漸成為隨身拍攝的主流、消費型相機幾乎沒市場、甚至單反逐漸式微,無反鼓旗取代的現況。如果同水平的光學素質能輕量,廠商會越做越輕便,因為他們希望玩家揹得出去!

或者說,以後的相機只會朝向有畫質需求的人才會去買,因手機帶來的便利性及拍照的實用性,已大大蓋過使用單眼拍照的潮爽心理。手機包山包海,你只要帶在身邊一定會用到,而照相也只是它的附加功能,你帶著,想拍什麼就能立刻使用,這便利性就輾壓單眼了。過去它拍照的堪用程度還不足以取代單眼,還無法足夠滿足多數人對拍照的需求了,但近期的手機畫質已可說是已入實用等級,那你若不是那麼愛強調高畫質相片的人,又有什麼道理說不用呢?畢竟手機在多數人而言是幾乎百分之百必會隨身攜帶,是生活必需品等級的,但單眼卻不是生活必需品等級。人性都是會懶的,當你懶的帶著某樣東西時,那它的需求性降低,自然市場就會開始萎縮了。所以在這裡爭哪個畫質好壞是什麼太大意義的,就算單眼畫質再好,一旦失去了需求性,就會被淘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爭畫質爭贏了,也贏不了現實的殘酷。其實多數人只是想要所見即可拍,重點是立刻就能上傳到社群軟體或網站的便利性,只要拍起來能夠不要太差,甚至有時用拍照功能有一定水準的手機拍起來其實也很美即可,然後可以立刻分享自己的現況給親朋好友們知道,圖個小虛榮,得到親朋好友們的注目就好,談拍起來畫質多好,會不會稍微沈重了點?
手機似乎已有自知之明,
不敢跟全片幅相機來戰,
想說跟M43還有勝算。

其實手機還是沒有勝算。
手機鏡頭很小,先天上光學解析度就不好,
就算弄出2億畫素CMOS也沒用,
畫面還是糊的。
所以只能靠演算法或AI去把模糊的影像變清楚。
但是靠軟體來無中生有出細節,
照片就失真了。
samice811 wrote:
一趟旅程是為了記錄生活,還是回家1:1數毛
差異只是"訴求"到哪?
同意

這陣子整理以前拍的照片, 想要把GPS座標加到檔案裡, 然後可以用地圖來檢視照片, 手機拍的JPG有的有附加座標, 有的沒有, 應該是跟內定開或關有關, 而相機拍的都沒有, 因為相機沒GPS啊.

添加座標的過程很燒腦, 有些好幾年前的都不記得在哪裡拍的了, 像小孩的某次班遊, 我只記得在宜蘭, 地點完全不記得了, 還好google可以以圖搜尋, 勉強把地點給搜了出來. 唉, 以前不愛拍到此一遊照, 沒把大門招牌拍下來, 現在後悔了...決定以後出遊都要跟景點大門拍一張, 用手機拍, 連GPS都順便記錄下來.

整理照片就像在整理回憶, 回憶是無價的, 因為過去的不能再重來, 一邊看也一邊感嘆數位影像的進步, 看著以前拍的照片, 從第一台數位相機1280x960開始, 平均2,3年就得換一台相機, 才能跟上規格, 尤其是錄影規格, 一路從200p, 320p, 480p, 720p, 1080p, 然後到現在4k. 現在用4K螢幕看以前拍的那些低解析度的影片, 真的是只有一句慘不忍睹可以形容, 解析度不是關鍵, 是影片的畫質實在有夠糊.

我覺得真正決定影像成敗的不是畫質, 而是對焦, 而這些年進步最大的也是對焦, 只要對焦準了, 就是一張成功的照片, 對不準焦, 拿全幅也是徒勞.

手機的超越相機跟其小片幅的感光元件與定焦鏡頭也有關. 片幅小, 景深就深, 即便對焦沒那麼準, 照片看起來也夠清晰, 而定焦鏡頭天然畫質就是比同成本的變焦鏡頭好. 大片幅的單眼相機, 景深就比較淺, 沒對準焦差別就很大. 片幅越大, 對焦準度越重要, 偏偏越入門的單眼相機, 對焦能力就越差, 造成準焦的機率降低, 尤其是光源比較不足的時候, 老實說拍照成功率比手機還低.

小片幅的手機感光元件新科技一直的上, 又是背照式, 又是堆疊, 又是一拖拉庫相位點, 讀取速度越來越快, 對焦越來越快越準, 能耗越來越少. 大片幅的只能哀嘆三聲了, 你那麼小, 我那麼大, 我哪能全上啊, 成本哪. 你手機一年賣幾億台, 你可以5奈米,4奈米,3奈米一直的疊加處理器效能, 我相機一年才賣幾台, 我能嗎? 我台積電下一次單要好幾年才消化的完, 我只能1顆不夠就放2顆吧.

雖說這樣, 我最近還是新買了一台相機, 也是覺得對畫質還是要有點追求吧. 主要原因是去年因為玩xbox換了4K螢幕, 最近不是重新檢視照片幫照片附加GPS座標麻, 突然發現以前拍的照片有些不如預期, 有些就還不錯. 仔細想想才想到, 上一個螢幕是1920x1080, 所以所有的照片都是縮圖檢視, 確實不可能1:1數毛, 但是換到4k螢幕後, 大部分的照片天然的就是1:1顯示了, 不數毛也不行了呀, 於是發現怎麼很多照片看起來都不太清楚, 明明解析度都夠啊, 然後發現fuji X100T拍的照片看起來真不錯(有對上焦的,呵呵), 還不自覺地欣賞了起來, 呵呵.

以前我最大的檢視器就是24吋的FHD而已, 好品質的照片在低解析小螢幕上看起來跟普通照片實在差不多, 現在換到32吋4K螢幕就完全不同了, 普通品質的照片就像照妖鏡一樣缺點跟著被放大了, 而好品質的照片才能展現出他的真容來.

Apple已經有32吋的6K螢幕了, dell今年也要推出同規格的螢幕, 我不想我5年10年後, 在6K螢幕上檢視過往的回憶時, 又發生跟現在一樣的情況, 所以我決定還是要開始對畫質有點追求才行了.

一路上也買了不少相機, 單眼有canon 350D, 7D, 類單有fuji X100T, sony RX10IV, 隨身機有canon s90, panasonic zs40, HTC RE, sony FDR-X3000. 單眼都是小孩還小是在家裡拍小孩用的, 出門都不想帶出去, 尤其是canon 7D, 又大又重. 出門旅遊都是帶隨身機, 近年拍最多的是sony FDR-X3000運動相機, 因為實在太方便了, 可是現在放在4K螢幕上看實在有些慘不忍睹.

我已經先買了sony zv-1f, 1吋 2000萬畫素 RS CMOS, 定焦20mm f2.0. 畫質超過我的想像, ISO 1000的純淨度比7D的800還好, 室內對焦能力吊打7D, 以前室內拍不動的小孩, 都得拍好幾張來挑, 更不用說拍會動的了, 果然是科技進步的力量. fuji X100T之所以帶不出門也是對焦能力堪憂, 想說留到以後小孩大了後可以出門去裝文青, 現在用了可以全觸控操作的zv-1f, 畫質不輸, 我實在找不出帶著更大更重又對焦更不準的X100T出門的理由了.

sony zv-1f是我用來取代手機相機的, 假如我現在拿的是S23U或iphone 14 pro, 那我大概不會生出買sony zv-1f的念頭, 可問題我就不是啊. 我現在的手機又輕又小, 我是不可能為了拍照功能去花大錢去換又大又重背後還凸一大塊的手機的, 畢竟我又不是常常要拍照, 平常記錄發朋友圈這麼小一張圖, 普通手機就夠用了, 真的要出遊我再帶相機就好.

單眼還是會再買一台, 怕不買以後都停產買不到了. 正如樓上所說的, 手機的相機受限於大小, 畫質天然有其限制, CMOS大小決定畫質的上限, 另一個則是鏡頭, 普通鏡頭通常達不到CMOS畫質的上限, 而高階鏡頭通常就是大跟重, 所以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對我來說帶的出去最重要, 要能夠放進隨身側背包裡, 目前比較可行的應該是M43系統了, 可是現在O家P家的入門款對焦能力都有點堪憂啊, 我怕是連sony zv-1f的對焦都比不上, 我不在意花錢, 要攻頂也沒問題, 但是體積不能變大啊, 能把OM-1的功能塞進EP-7嗎? 這也是我怕現在不買以後也沒的買的原因了, 相機廠為了生存, 只能一直往專業的客群去打, 放掉入門市場, 以後變成要不就帶手機, 要不就帶專業旗艦機了, 中間的就都沒了, 所以真傷腦筋啊.
William Worse
我的em5忘了是i還是ii,反正對焦功能以現在的單眼還是手機來看真的很爛只贏過同期更便宜的微單跟老相機而已。而且iso在超過1600以後基本上就不能看了 [大哭] 反正我會直接刪掉 [XD]
William Worse
因為整個畫面跟細節表現堪比被鬼打到 [鬼] [笑到噴淚],反而用低ISO拉快門再靠後製拉亮度照片出來還比較好看跟正常! 不過這些這幾年的手機都能辦到而且辦得很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