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 wrote:雖然PO錯版了,但倒...(恕刪) 那就麻煩前輩指導一下,為什麼一定要保留機械快門呢?如果只使用電子快門,不是一樣可以控制曝光時間?就像是拍攝影片時一樣,雖然機械快門是維持全開的,但每一格的曝光時間還是可以被控制的,不是嗎?麻煩您解惑了,謝謝
機械快門是指"快門廉幕"的開合時間由相機的齒輪機械結構來控制時間不需要任何電力,相鄰的2個快門值一定是2的倍數例:1, 1/2, 1/4, 1/8秒 ............像是以前的機械相機而電子快門是指"快門廉幕"的開合時間是由電腦的電子訊號來控制時間所以2個快門值中間還可以調1/2或1/3格的曝光值,要有電力才能動作現在所有的自動相機不管底片機或是數位相機都是用電子控制快門時間"快門廉幕結構"就只有一種,一定是"機械"的E-P1只是取消了反光鏡,讓"快門廉幕"打開,光線直接進入感光元件取景要拍照時"快門廉幕"還是要合上再重新曝光一次,所以看螢幕時會"黑"了一下!沒有反光鏡可以減少震動,並縮短快門延遲時間............像是RF相機
痔瘡 wrote:機械快門是指"快門廉...(恕刪) 小弟前面指的電子快門是只非實體快門,而非電子控制的機械快門。相對於非實體快門,電子控制的快門簾因為有實體機械結構,所以應該還是屬於機械快門。譬如說手機或小DC的拍照功能,因為體積非常小,所以沒有實體快門簾。那曝光的時間,就必須由非實體快門來決定,不是嗎?不然當DSLR在拍攝影片時,因為實體快門簾幕是保持在開啟狀態,若沒有沒非實體快門,那曝光時間又該如何控制呢?在40D的LIVEVIEW功能中,有所謂靜音拍攝模式,它是用非實體快門當先幕,實體快門當後幕。小弟不解的是,為什麼還需要實體快門當後幕呢?全程使用非實體快門不是更安靜,更沒有震動嗎?
nagasitori wrote:小弟前面指的電子...(恕刪) 一般DC的快門時間控制的確是和DSLR的"電子快門"不同,而且容易讓人混淆之前我指的"電子快門(實體快門)"或許應該改稱"電磁快門"一般DC快門用的電子快門並無快門簾幕的設計,"DC電子快門"是利用讓感光元件的通電與否來決定是否接收光線的,也就是說,當按下快門時,感光元件會依快門的速度接收光線 (通電),接收完後又停止 (斷電),來達成曝光的目的我不清楚40D的靜音模式是如何動作的?這就要請熟悉C家的來解釋了如果40D的靜音快門真的是用DC式的"電子快門"來曝光那它應該可以全程把反光鏡及快門幕取消掉,世界第一台無反光鏡結構的單眼相機就會是C家的數位相機的拍照跟錄影的記錄方式不同(數位的錄影原理小弟也不太懂)所以拍照時不能錄影,錄影時不能拍照,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要做切換目前數位單眼還是需要實體快門廉幕控制曝光時間,我想可能是因為技術上還有困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