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mcat wrote:
呃,我問的是「45現...(恕刪)


42.5mm F1.7這個鏡頭出來時,我很好奇Panasonic打算怎麼跟45mm F1.8競爭,畢竟45mm的CP值太高了,
因此兩個鏡頭的規格跟網路上出來的幾篇評測我之前都很仔細的看了一圈。

表現差不多的地方:
全開時中央區銳利度
輕量化
對焦速度

Lumix 42.5mm F1.7 勝出的地方
邊角畫質比較銳利、
放大倍率較高、
鏡頭防手震、
買來就配有遮光罩

MZD 45mm F1.8 勝出的地方
暗角比較低、
紫邊比較輕微、
不論公司貨或者是水貨,價格比Lumix便宜約1600元

如果原PO的朋友不是買em10 MK2,也不是請大家推薦"O家"鏡頭,
那我個人會選擇Lumix 42.5mm F1.7的

我也用過Panasonic的機身好一陣子,如果我現在還是用Panasonic,那我自己會這麼估值:
邊角畫質值+500 (畢竟都全開光圈拍散景比較多,所以只值500,不然邊角畫質的優勢其實還挺重要的)
放大倍率值+800 (我跟樓上的想法一樣,室內拍小東西或是食物,放大倍率影響很大)
遮光罩值+600 (O家的副廠遮光罩便宜的很好找,但買P直接有原廠的就是爽)
防手震值+1000 (基本上都是大光圈拍比較多,用到防手震的機會多少很難說,但是1000買個保險划算啦)
紫邊扣-300 (P家機身的自動校正會大幅減少紫邊造成的影響)
暗角扣-300 (暗角對於照片的影響多半不大)

以上加起來,P家的價值感多了2300,要抵1600的實質價差個人覺得綽綽有餘了,
但是對於O家機身的用戶來說,防手震的價值是0,考量到絕對價差1600新台票,我覺得O家買45mm也算是很合理的選擇了

skyamsen wrote:
邊角畫質值+500 (畢竟都全開光圈拍散景比較多,所以只值500,不然邊角畫質的優勢其實還挺重要的)


邊角畫質也會影響散景表現
例如彗星像差的修正
42.5 f/1.7好一點
skyamsen wrote:
MZD 45mm F1.8 勝出的地方
紫邊比較輕微、

是這樣嗎?


我覺得 O45/1.8 和 P42.5/1.7 這兩顆都是很值得推薦的鏡頭,其性能表現和所處的價格來說,都屬超值.
但除了對焦距離和防震以外,還有一個規格上沒寫的差別
O45 是塑膠殼,P42.5 是金屬殼,這讓 P42.5 顯得更超值一些.
其實我是這樣覺得...

推薦 Top-grade 鏡頭是很省事的,我想輕鬆回應時也會推薦 Top-grade 的 Lens

回到正題,在 m4/3 的領域裡,始終有兩顆鏡頭會被推薦,一顆是 PL20/1.7 另一顆就是 MZD45/1.8,這兩顆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他們並不是頂尖,甚至已被對手超越,但靠著價格親切、市場上二手流通量大,以及被驗證過的成像品質,他們始終都還是有存在的條件與原因,當然長江後浪會推前浪,類似的新鏡頭可能會更好的表現,但就我目前看來 G 42.5/1.7 對比 MZD45/1.8 仍各有擅場(例如 P 鏡雖然銳利,但相對的 O 的散景比較圓潤),其實選哪一顆我覺得都 OK,除非你是用 P 機,或未來會用 P 機。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謝謝各位的討論...發現這幾顆我研究真的不多 算是長見識
朋友是服裝設計系的要拍自己的作品在模特兒身上用的,攝影來說純新手

目前考慮
小奶跟mzd45 f1.8
謝謝o家前輩們的意見
tyf000 wrote:
是這樣嗎?我覺得 O45...(恕刪)


http://www.cameralabs.com/reviews/Panasonic_Lumix_G_42-5mm_f1-7_H_HS043E/
說45mm紫邊比較輕微可能有些武斷,畢竟各家的機身都會對自家鏡頭做色差補正,除非找到一篇都用同一台機身,都把色差補正去除的測試,才能真的證明45mm紫邊比較輕微。

不過既然樓主的朋友買的是O家機身,我想對O家鏡頭的色差控制應該還是比較好吧?
(另外發現45mm的星芒居然比42.5mm好看一點,有些意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