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熊 wrote:
看完這篇文章
又把本來要買FL-50R的腳步放慢下來
重新看ebay上面metz-54
發現是不是有分有無"AF"和"TTL"
然後 MZ-3 MZ-4有什麼不一樣
我只知道有沒有"i"差別
另外
爬文所理解的結果是
我的相機是E-510
我買任何一個METZ-54 (像MZ-3或是MZ-4),
然後再買O家的腳座就可以使用在我的相機上面嗎?
有相對應的腳座可以買?
以下是我爬文和自己觀察後的心得,順便註記給自己看
一、i的差別對O家來說不重要,那應該是N家需要注意的
二、af是固定腳座,買的時候就要選好
AF1N 就是給N家的
三、GN的差異其實不大,另外就是48/54的尺寸也差異不大,矮了一公分..重量倒是少了100公克左右(5xx對4xx)
四、理論上,非AF的都有對應的腳座可以購買,而這些腳座,新版可以向下相容舊版功能(y拍賣家說法)
不過應該無法藉由更新軔體提升舊版功能(推測)
但是,在系統相容性上,MZ系列加上腳座後還是比AF的差一點,例如58AF1O可以使用O家的FP,但是54Mz加上腳座還是不能使用(網路說法,沒實際用過不確定)
五、48是很新的東西,新到metz自己網站都沒有實際規格 orz
AF系列也是很新的東西,理由同上
所以想找這些規格的人,metz網站只能做參考..
六、台灣基本上只有看到58/48/36/20可以買
其中,36/20似乎是要手動設定
香港天祥還有44和其他規格可以找,不過網站上沒有擺O家的,聽說是因為HK代理商不太重視這塊市場
萬一你要在HK買(與台灣其實沒啥價差)
看到有的話就要趕快出手,下一次可能就要半年後..
七、優缺點(從網路文章整理而得,只以主要差別為主,以O家使用觀點為主)
優點:子母燈設計可以在跳燈下補強正面線條(如下巴)
目前確定58/48有,36/20從外觀上看不出有類似設計
子母燈用法多種,但是用離機雙閃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只是配備的多寡而以
可看此文 攝影家手札論壇 Metz閃燈的子燈個人使用心得
多系統通用性:只限MZ系列,所以要買AF的話,就直接和原廠系列比吧
內建反光板: O家的FLXXR沒有
內建離機閃(AF系列):應該是與FLXXR系列一樣的功能
考慮FLXXR的話,請將此點看成缺點,因為無法從機身設定出力(ev)(待確認)
有紅外線輔助對焦: O家原廠沒有
缺點:
即使是支援O家FP模式的58 AF1O,網友說法也是出力會相對的降低
而且實際效果似乎有限?Metz 58 AF-1 for Olympus。FL系列的另類選擇
以人像為主的話,這一點要列入考量(聽說FP的有效距離太近,所以有人認為這問題不算問題)
腳座材質:有人抱怨Metz的塑膠腳座易損壞,已經搞壞兩個了(攤手)
常會過曝: 出力比實際需要的高,需要習慣-0.6~1ev(用RAW可以事後補正)
Metz可在O家上達成的功能:
基本的A模式閃光:metz的優異色溫(所謂靠背準),不少人說比原廠的還準(不限O家)
進階的無線離閃:須加購腳座才可使用,不過可能會有問題(也許是以前的問題?這方面的抱怨並不多)
也可以考慮用光觸發同步腳座達成(應該是這個名字?)
此外,以上兩方法都無法由機身設定出力,要手動設定
八、適合對象
1. 有多系統:多系統的人可以考慮
2. 不常拍人像以近物居多的人(拍風景的用不到閃燈吧..): 由於只閃一次容易讓人物膚色泛白,所以通常建議使用原廠FP(高速閃燈?)來處理
不過由於metz色溫控制很強,換句話說,用A模式就能搞定,目前其實沒有看到抱怨這問題的人
3. 不想帶兩個閃燈以上的玩家:子母燈可以補足跳燈拍人的不足,多閃當然也可以,不過..就是重
八、價位(大約值)
FL36R=pe 36s < Metz 48 < FL50R = Metz 54 MF= Metz 58 AF1
實際價位大概是 5~6K: 8~10K :12~15K左右
以上比較來源為mobile/DCview/世界初及族繁不及備載的多位網友資訊,一切錯誤概不負責,不過歡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