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VIS wrote:
M43的使用者會想...(恕刪)

等待P家10-25f/1.7中, 也期望會繼續有35-100f/1.7之類的高質鏡頭.
32M也有好的感光能力!! 感光技術提升, 畫質進步, 真正須要全幅相機可能只有專業人事.
個人認為M43已能滿足自己的攝影嗜好!! 16M解像已足夠我的須要, 請給我高一倍感光能力更有用!
ching43202 wrote:
或是根本就把材料的感光度增加數倍... 總是會有辦法的... 只是我是學生物的, 對這種科技不太懂... ...(恕刪)


接下來...

你可能比我們還懂, 因為你懂有機也懂化學

SONY CMOS 最強勁對手來臨, Panasonic有機感光元件實機將上市

為何人眼在極低光線下表現
遠比現在的矽基半導體開高iso好很多?
CMOS高iso開到12800或25600滿滿燥點,
人眼不用開高iso到 12800或25600, 沒有滿滿燥點,

在極暗處(相當於iso 51200 環境), 人眼直視, 照樣可以看到移動中人身上衣服紋路, 畫質也很清楚

人眼視網膜是"有機的"或許有關係, 跟有機感光元件原理不知道有沒關聯?

文中提到了"有機材質層, 能夠明顯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有機感光元件"
或許在未來

在高iso領域

是現在矽基半導體CMOS的剋星

有機感光元件", 你可能比我們容易懂其原理!


小晨勃道尼 wrote:
個人覺得玩43又過...(恕刪)



從事商業拍攝的需求,淺景深一直都不在我的考量之一,反倒是長景深的需求,4/3片幅有個優點不要太強大的光線就可以達到較長景深的效果,以至於可以使用較輕巧及高攜帶性燈具。
能接受現有M43 1600萬畫素的高ISO,怎可能會不接受3600萬畫素的高ISO?

想想看,3600萬畫素高ISO拍的,如果縮成1600萬畫素的照片,
躁點必定會比現有1600萬畫素拍的更少,畫質也會更紮實更好的,
所以我支持M43朝高畫素前進

即使3600萬畫素的高ISO跟現有1600萬畫素的高ISO躁點表現一樣,那也算是有進步了吧。

這片Sensor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上
小晨勃道尼 wrote:
如果你這十幾年來都在...(恕刪)

指甲大的感光元件,其實手機才是吧?M43的片幅雖然小,也還是挺大的,至少比我的大拇指指甲大
不過,手機已經靠超強CPU(相對於相機)撐起高階演算法用連拍疊圖的方式搞出還不錯的低光拍攝能力,至少以其片幅還有過往的手機來說進步很多…我覺得這也可以是一個方向,畢竟軟體系統跟硬體架構都是現成的,相機廠要做的就是寫驅動讓系統去整合接環電控跟CMOS,其中演算法的疊圖降噪或是HDR合成對相機廠應該都不是難事
只不過採用這種方案的話,相機也會大幅削弱動態拍攝的能力,而且耗電量也會很可觀,變成跟手機一樣拍攝題材會被限制不少…但相機靠著鏡頭腳架甚至閃燈,能玩的花樣還是比手機多得多
wjesse wrote:...即使3600萬畫素的高ISO跟現有1600萬畫素的高ISO躁點表現一樣,那也算是有進步了吧...

現在20MP的畫素密度已經非常高了,再往上昇將近一倍實在不大敢過份期待,

持平已經是驚喜,退一點算是合理,畢竟在晴天無爛機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更多
細節,再多出個1.3X左右的裁切空間,至少我感覺是非常受用的!

這等於變相"再強化"M43的焦段優勢,而且M43鏡頭又小又完整,即使有同樣高
畫素的新APS-C機身,鏡頭群一樣還是在遠處看車尾燈,沒啥吸引力,只要M43
持續推出新鏡,將來很可能就留FF以及M43就夠了;

現在問題在於何時上市與價格,尤其價格空間越來越壓縮,訂價難度恐怕更高於
技術難題!假如訂價吸引力不足的話...可能連回頭客都不見得捧場,更遑論吸引
新用戶投靠了!

華為那顆0.5" 48MP低光真的滿強的
三星還要計劃推出64MP版本的
M43用32MP真的不會太多
如果演算可以做的跟手機一樣來彌補先天的劣勢是還不錯的


featheringer wrote:
指甲大的感光元件,...(恕刪)

Hermitissimo wrote:
持平已經是驚喜,退一點算是合理,畢竟在晴天無爛機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更多
細節,再多出個1.3X左右的裁切空間,至少我感覺是非常受用的...(恕刪)



期待的還有另一個優勢,1080P跟4K錄影可數位變焦的範圍更廣了,
對遠攝有利啊...

但這片應該是要應付8K錄影的吧

elfwong wrote:
接下來...你可能...(恕刪)

沒吧
人眼在暗光下能看清楚,
當然桿狀細胞有功勞,
不過主要功臣還是大腦,
視覺細胞的感光能力是固定的,
人在昏暗中能視物是大腦幫你提昇亮度後的結果,
所以演算法跟後製的影響還是會比感光元件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