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pelinSound wrote:單以這個標題來看,意義不大...(恕刪) 我反而覺得這個問題意義不大... 我想沒有誰會花錢買4/3鏡頭只供E-P1用的吧... 除了樓主外會拿4/3鏡接E-P1的,絕大多數是現有4/3用戶,讓鏡頭的用途增加樓主這種"機身先決"的思維,看來是把順序搞反了?
450 wrote:還有 LiveVie...(恕刪) 看到這句話忍不住浮出來一下.......同意+100000000......O家似乎不打算幫3系列的出後繼機了.....真是太可惜了.....至於M43.....感覺好像又回到六年前的E-1.........不過跟EOS比起來......六年又似乎不算啥........剛問世的M43就不用說了......時間與市場會告訴大家一切的.......繼續淺水用330去.......
Alvin T S Leung wrote:我反而覺得這個問題意義不大... 我想沒有誰會花錢買4/3鏡頭只供E-P1用的吧. 所以現在被EP-1騙進來的使用者,會因為m4/3的鏡頭選擇太少而轉接4/3的鏡頭買了4/3的鏡頭之後,又覺得跟EP-1不太搭,於是乎就敗了台4/3的機身,間接的擴大4/3的佔有率阿
EP-1接普通4/3鏡頭體積變大是正常的,不過那不代表這麼作沒有意義,至少給原本4/3用家一個選擇,讓手上的鏡頭也可以發揮在其他M4/3機身上頭,其次,正因為了有可以轉接這個要素存在,4/3與M4/3間也建立起了橋樑(不然就只剩下CCD與閃光燈接腳是一致的)個人使用E-420,比較希望Olympus也能夠在推廣M 4/3之餘,也多為4/3發幾隻定焦餅乾鏡頭,例如12mm、14mm或20mm等規格,目前這隻25mm雖然夠輕,體積也夠小,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夠再廣那麼一點,用起來會更加方便些!此外個人也私心希望由於EP-1的出現,間接導致其他廠商推出較大尺寸CCD的DC,例如GR系列當初就被轟CCD太小,趁著這個機會也跟著重新設計吧XD
VICCHEN2006 wrote:你只看到等效焦段, ...(恕刪) 有句話是--先求有再求好..當然不是拿O家鏡頭和DC比..只是當你習慣24mm的視角..再用28mm的當然會不習慣..我前面有舉N家和S家的..人家也是等效24mm起跳..也算小有盛名..但都賣兩萬左右..可見24mm起跳有需求..兩萬左右的價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標準..為啥O家不行比照辦理!?至於為啥提到9-18,P 7-14,甚或12-60..(O 11-22沒支援對比對焦,不納入考量~)是O家或P家能跨等效24mm的也只有這幾隻了吧..沒得選~且一般是把12-60和S 16-80,N 16-85比..O雖用料好..但12變形還不見得比人家少..再說..小於24mm的情況下..廣角變形一堆..取景雜物也不見得少..我們這些新手還不建得操的好說~不過..講了半天..前面有前輩提到老鏡..嘿嘿..好像還真有24mm定焦的..而且又輕又小..只是要MF而已..
supercar wrote:不過..講了半天..前面有前輩提到老鏡..嘿嘿..好像還真有24mm定焦的..而且又輕又小..只是要MF而已.. 再潑你一次冷水....24 定焦接到 E-P1 是等效 48 mm .....對樓主來講...一樣是雞肋.....小弟個人覺得..要是心裡介意, 就不要這麼早入手, 以免日後心中有遺憾....
supercar wrote:Voigtlande...(恕刪) 還好是你誤導他人後自己提出的. 不然是其它人說的話等一下你又轉移去說為啥沒大光圈了.嗯, 一支用料好又輕又便宜, 有大光圈又有廣角的鏡頭就最合你這種新手了. 呃, 忘了說, 這樣的鏡頭是kit鏡就最好.
larrytai wrote:還好是你誤導他人後自...(恕刪) 這系列文弟有忘記過O家等效焦段要x2嗎?!要扣帽子也不是這樣滴..還有各位質疑弟動機的"O家達人"怎沒提醒弟這個新手還有這顆存在?!反而要新手講出來咧?!只會批別人挑剔,不會找solution..最後..雖然這樣可能還是要花到快3萬塊,而且小光圈,非餅乾鏡..但裝起來比14-42 kit還小,重量也和14-42kit差不多..不會大到不想帶出門..一般白天戶外照大景應該都夠用了..也沒有M4/3數位修正的"疑慮"..對弟而言..至少算現階段E-P1廣角acceptable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