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沒有裁掉啊, 又不是所有鏡頭成像圈都一樣大...(恕刪) 4/3用到鏡頭邊緣的程度 跟 ff 用到鏡頭邊緣得程度不依樣當然邊緣畫質會比較好........................................要不然 同一支L鏡 用在 50D 跟用在5D上 會不一樣 5d有時候還會有暗角不是裁掉了 是什麼..............
gogofish wrote:要不然 同一支L鏡 用在 50D 跟用在5D上 會不一樣 5d有時候還會有暗角不是裁掉了 是什麼.................(恕刪) 還是那句話, 又不是每一顆鏡頭成像圈都一樣大怎麼會有裁不裁掉的問題?為了光線利用率, 4/3鏡頭絕對不會把成像圈做的像FF一樣大以物理光圈來說, 為了達成同樣F2.0光圈值, 光圈截面積要大4倍, 連帶鏡片面積也要跟著大4倍才行那根本是不合效益的註: 可以想像一下增距鏡的運作方式, 1.4x增距鏡, 其實就是把成像圈直徑放大1.4倍, 但光圈會降一級
meridian wrote:至於14-35為什麼這麼大, 跟景深沒有什麼關係這是Olympus對鏡頭的堅持而已, 14-35全開的邊緣畫質比那些24-70全開的邊緣畫質還好如果那些24-70也要做到F2.8時邊緣畫質跟14-35一樣好, 口徑大概都會變成86mm, 一支重1.5KG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之前看到幾篇文章似乎有說到 邊緣畫質也跟接環卡口的大小有關特別是全幅的部分~~說不定口徑變的更大也許沒辦法改善多少全幅暗角的部分最好的解決方式 要麻就是機身數位補正或是鏡頭縮光圈不然就是改用APS規格
gogofish wrote:4/3用到鏡頭邊緣的程度 跟 ff 用到鏡頭邊緣得程度不依樣當然邊緣畫質會比較好........................................要不然 同一支L鏡 用在 50D 跟用在5D上 會不一樣 5d有時候還會有暗角不是裁掉了 是什麼.............. 相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4/3 SYSTEM 就只有一種片幅鏡頭本來就是依照這樣片幅的大小去設計哪來裁不裁的問題
大家不要在一直爭了~~爭那些沒意義,如果真的要真相的話,每家系統的大三元都買一組來用,就知道好壞了~~如果連用都沒用過,就能在網上當CEO,那要自爽就去吧~~希望,聰明的同好,能看的出來。奈落之夜~宵 wrote:我對 14-35這款鏡頭最大的不滿,就是它在近距離對焦時,有時明明不是什麼難對的物体,但它常常會鏡頭在那裡喀喀喀的對好久才對焦完成,12-60的對焦能力明顯的贏過14-35.. 奈兄~~我也是受不了14-35的對焦,反而12-60的SWD比14-35靈敏~
看來銀環鏡少了SWD加持,對焦速度還是差了一些!感謝提供實際操作的經驗!這裡的理論高手眾多,對於規格的評論實在不是一般用戶可以了解的,實地拍攝也很難體會得到,還是實際操作過比較實在,理論的爭辯,就當成無聊時的消遣,看看就好了!
1435的對焦能力的確愧對於他的售價OLYMPUS是該解決這問題但不知道是否因為太少人買一堆鏡頭都出了軔體更新這顆卻一點動作也沒有很可惜前幾天EP1發表會晚上我才有時間去不然我一定會問那個日本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