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1027 wrote:
我好像在哪邊看過fo...(恕刪)
有啊,這裡:
シグマ、イメージセンサー開発企業「フォビオン」を買収
"Sigma收購了影像sensor開發企業「foven」"......
alphones wrote:
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問題...(恕刪)
1,2) 4/3是可以接上大部份135 SLR的鏡頭沒錯,可是除了E-3外,viewfinder的光暗與大小已經讓不少人郤步,還有至命的2X crop factor,好好的一支老蔡28mm/2.8廣角銘鏡就變成56mm的標準鏡,135mm的中長焦則變成270mm,沒有AF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我看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會有點頭痛吧?
m4/3方面,自從P家G1問世後的這兩年間,我想超過八成相機牌子-->m4/3的接環都出來了,連Contax G-->M4/3都發展了四代,應該是前無古人了吧?可想而知,這個市場需求甚殷,而那些電影鏡的價格也從廢料價炒到上天價(供求原則),就算沒有1/3,我看專門玩老鏡的m4/3用家怎麼也有1/4吧。不過有一點你說得對,我是計漏了將m4/3當作副機的人(我也是這樣,D700主力+E-P1隨拍)。
另外,m4/3其中一個意義是輕巧如DC但素質可比美DSLR,可以說是窮人Leica M,基本上都不會有人接上135鏡頭的(玩玩看還是會的),引伸開去,亦沒有多少人會接4/3的鏡頭上去。
說到將4/3鏡頭m4/3化,這是無可厚非的,反正光學結構/技術已在,我看最難跨過的是由phase detection換到contrast detection (但4/3的14-54mm二代其實已經做到)而已。問題的重點不是這裡,我是說O家的決策人根本不明白用家需要的是甚麼。看看最新推出的MZD 70-300mm(140-600mm),索價US$899,素質我想大家都看過了,不想說,制訂價格的本質上根本和E-5一樣,就是這個產品是用來秀的,不是鼓勵用家去買的。
另外,玩m4/3的人有多少需要一顆超長焦距鏡頭?趕潮流/DC升級上來的人不需要,專門玩老鏡的也不需要,當副機使用的人更加不需要,那會有甚麼人買呢?
4/3年代,我也有不少鏡頭,當中素質最好的是問朋友借來玩玩的Leica D 25mm F1.4(可惜口袋不夠深就是了.....),而大家追捧的12-60 SWD我就覺得不過爾爾,反而最常用的是死馬(Sigma)30mm F1.4,可能是我的攝影喜好/習慣,但或多或少都說明無論4/3抑或m4/3都需要大光圈,偏偏O家就是不推出,到4/3都快謝幕了,還是不推出...... 再這樣下去,無論O家再推出甚麼模組機也是沒用的,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從來也沒解決過,有再好的光學技術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