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認了!!O家不會再開發4/3鏡頭!!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公司"的人看的到這邊的討論~

太多太多的可能~那家跟那家合作~猜到頭髮都白了

不知道現在開始要不要開始收購鏡頭了呢? 呵呵

12-60~50-200~9-18~11-22 通通收一收吧
LensHuey wrote:
4/3的問題在於感光元件太小, ...(恕刪)


這是時空背景的問題,在4/3問世的那個年代,中階APS-C機比現在的中階FF機還貴。而當年制定4/3這個規格的那群人,應該是沒有料到大片幅機身的普及速度會這麼快。
如果拿4/3跟APS-C相比,其實兩者在受光面積上的差距還不算大,但若要去跟APS-H或FF比。4/3的高ISO實在是很辛苦。4/3雖然沒有正式宣布收掉,但基本上也算是曲終人散了...
miuppaa wrote: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恕刪)


要收lens 前提是要有機身吧
N 年後, 機身只剩2手能買的話, 有誰敢砸大錢...
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Sigma沒在怕的吧...鏡頭應該賣的很好
X3只差電子技術而已 哪天他想通了去跟電子大廠握握手
市場會很熱鬧啊


我好像在哪邊看過foven被sigma買下來
所以x3應該不會在sigma外的機身出現
有的話應該是sigma答應賣才會發生
nagasitori wrote:
而當年制定4/3這個規格的那群人,應該是沒有料到大片幅機身的普及速度會這麼快。...(恕刪)

我想他們應該是沒想到,APS-C相機尺寸可以做得比他們家的還小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alphones wrote:
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問題...(恕刪)


1,2) 4/3是可以接上大部份135 SLR的鏡頭沒錯,可是除了E-3外,viewfinder的光暗與大小已經讓不少人郤步,還有至命的2X crop factor,好好的一支老蔡28mm/2.8廣角銘鏡就變成56mm的標準鏡,135mm的中長焦則變成270mm,沒有AF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我看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會有點頭痛吧?
m4/3方面,自從P家G1問世後的這兩年間,我想超過八成相機牌子-->m4/3的接環都出來了,連Contax G-->M4/3都發展了四代,應該是前無古人了吧?可想而知,這個市場需求甚殷,而那些電影鏡的價格也從廢料價炒到上天價(供求原則),就算沒有1/3,我看專門玩老鏡的m4/3用家怎麼也有1/4吧。不過有一點你說得對,我是計漏了將m4/3當作副機的人(我也是這樣,D700主力+E-P1隨拍)。
另外,m4/3其中一個意義是輕巧如DC但素質可比美DSLR,可以說是窮人Leica M,基本上都不會有人接上135鏡頭的(玩玩看還是會的),引伸開去,亦沒有多少人會接4/3的鏡頭上去。

說到將4/3鏡頭m4/3化,這是無可厚非的,反正光學結構/技術已在,我看最難跨過的是由phase detection換到contrast detection (但4/3的14-54mm二代其實已經做到)而已。問題的重點不是這裡,我是說O家的決策人根本不明白用家需要的是甚麼。看看最新推出的MZD 70-300mm(140-600mm),索價US$899,素質我想大家都看過了,不想說,制訂價格的本質上根本和E-5一樣,就是這個產品是用來秀的,不是鼓勵用家去買的。
另外,玩m4/3的人有多少需要一顆超長焦距鏡頭?趕潮流/DC升級上來的人不需要,專門玩老鏡的也不需要,當副機使用的人更加不需要,那會有甚麼人買呢?
4/3年代,我也有不少鏡頭,當中素質最好的是問朋友借來玩玩的Leica D 25mm F1.4(可惜口袋不夠深就是了.....),而大家追捧的12-60 SWD我就覺得不過爾爾,反而最常用的是死馬(Sigma)30mm F1.4,可能是我的攝影喜好/習慣,但或多或少都說明無論4/3抑或m4/3都需要大光圈,偏偏O家就是不推出,到4/3都快謝幕了,還是不推出...... 再這樣下去,無論O家再推出甚麼模組機也是沒用的,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從來也沒解決過,有再好的光學技術也是徒然。
艾德華仔 wrote:
我想他們應該是沒想到...(恕刪)


這是在預言M4/3的市場也會被APS-C EVIL給吃掉嗎?
nagasitori wrote:
這是在預言M4/3的市場也會被APS-C EVIL給吃掉嗎?


這恐怕已經是進行式了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pcian wrote:
O牌當初硬要開發「完全新」的4/3

而4/3又有先天設計的重大障礙

才會搞到今天上不上、下不下的呢?

其他也是老牌的相機廠 當初不走「全新」設計

是否就是知道其中的問題點呢?

.(恕刪)


因為 OLYMPUS 沒有 AF 135 SLR 系統

當80年代人家都在競爭生產 135 SLR系統時

OLYMPUS跑去做傻瓜相機

到了數位時代

別人有以前的資源可以沿用

OLYMPUS沒有

只好硬著頭皮發展一個新的系統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