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 更勝於藍 Olympus PEN E-P5


ki_min wrote:
Mode1-切換白平衡與ISO位置
撥桿在1: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撥桿在2:後轉盤負責白平衡,前轉盤負責ISO。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Mode2-切換白平衡與ISO位置
撥桿在1: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撥桿在2:後轉盤負責ISO,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Mode3-切換錄影鍵的功能
撥桿在1: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
撥桿在2:錄影鍵負責錄影。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

Mode4-切換對焦模式
撥桿在1:對焦模式可自訂,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撥桿在2:對焦模式可自訂,後轉盤負責光圈值,前轉盤負責曝光補償。錄影鍵負責自訂功能。


這一段看不懂
是不是說:撥桿在1的時候,前後滾輪跟錄影鍵都是原本功能。
撥桿切到2可以讓這兩個滾輪錄影鍵有額外功能?
然後這功能分成四種模式
模式1跟2都是快速切換iso跟白平衡只是指定的滾輪相反
模式3不改變滾輪設定,但是切換錄影鍵的錄影功能
模式4不改變滾輪設定,但是可以分別指定兩種AF模式到撥桿的不同位置(是哪兩種?在選單指定嗎?)
非常感謝仔細的圖文解說,及精彩實拍照片參考,現在對E-P5也有興趣了,
但最高興的還是若推出下一代的E-7,應該也會有長足的進步啦!

雖然對新相機期盼很高,但有些缺點似乎還是需要再改進~

1.一直對O家自動對焦性能不太滿意,尤其對焦精準度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室內要加上外閃才比較放心些,文中人像照大部分還是不準焦,頗有同感。

2.模特衣服上有明顯的摩爾紋,忘記SONY還是CANON好像正在研發三層
感光元件,深深覺得43系統配上新三層感光元件才是出路,每每拿著性能更
貧弱的SIGMA相機時,心中更不樂見到43系統收攤。

3.許多藝術濾鏡個人都用不太到,但一直希望單色抽離的濾鏡可以加入,
能方便凸顯主題或商品的特色,用途會更廣泛。
本人自請處分
因未仔細看清作者,導致發表了不當言論於版面中。
實屬非常不當的行為。

在此向作者ki_min道歉
非常抱歉,造成困擾!

對不起。
superAC wrote:
文中人像照大部分還是不準焦,頗有同感...(恕刪)


哈 終於有人說了
還在納悶2大缺點怎都沒人提到
我以前好像都沒看過
1.明顯莫爾紋跟 2.不準焦問題
讓人怕怕的
(還是版大不熟O 的機身?)


機身是很強沒錯
但畫質本質上沒啥進步

雖然本人也是O fans
老實說我會等之後GF6或G6的賤賣價
畫質上不輸E-P5了

jimnan2 wrote:
哈 終於有人說了還在...(恕刪)

版主大大~
我很喜歡看你的文章 介紹的很詳細 我也很期待E-P5的到來(我有買E-P3) 但這次看完介紹後 我還是等OM-D下一機種好了
不是大大拍得不好 而是畫面上真的感覺不是很銳利 有種不清感 所以我對這台相機有些許卻步 再者....我還是希望電子景觀窗可以內建

謝謝您的介紹

smanshave wrote:
請問ki_min大,
用定時攝影功能,在拍攝間隔時,相機會進入休眠狀態,等要拍下一張時才醒來嗎?

例如:
拍攝第一張後,中間間隔幾分鐘,然後又拍下第二張,以下類推....
當中間間隔的這段時間,相機會自動休眠,等設定的時間到了之後才又醒來嗎?



會,我剛剛用手機碼錶對了一下,在一般未開啟定時攝影的情況下,待機30秒螢幕就會變暗,而3分20秒左右螢幕就會完全關閉。

而如果我設每3分鐘為間隔做定時攝影的話,在按下快門後30秒螢幕會變暗,1分鐘後就會關閉螢幕,而在接近3分鐘時螢幕會再自動開啟。

不過我拍的時候間隔是設定10秒跟5秒,螢幕完全沒有關也沒有變暗過。

eremophobia wrote:
這一段看不懂
是不是說:撥桿在1的時候,前後滾輪跟錄影鍵都是原本功能。
撥桿切到2可以讓這兩個滾輪錄影鍵有額外功能?
然後這功能分成四種模式
模式1跟2都是快速切換iso跟白平衡只是指定的滾輪相反
模式3不改變滾輪設定,但是切換錄影鍵的錄影功能
模式4不改變滾輪設定,但是可以分別指定兩種AF模式到撥桿的不同位置(是哪兩種?在選單指定嗎?)



正確!eremophobia兄你太聰明了!

Mode4沒有限定哪兩種,只要是選單裡有的對焦模式:S-AF、C-AF、MF 、S-AF MF、C-AF TR都可以選,只是使用撥桿1跟2在你選的兩者之中切換而已。

Tenface wrote: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對一下同為作者下所評述的em5與e-p5
個人認為在口吻的情緒敘述有明顯的偏頗....


不知道您說的是哪篇?小弟寫過Olympus相機的評測只有TG-1、E-PL5以及這次的E-P5共三台,但其實文中並未對E-M5有太多著墨,絕大多數的重點都是放在該測試的機種中。我想這是否是一場誤會?

更正之前的留言

某些照片似乎有點曝光不足,有些則是沒有準焦,有幾張是好像晃到了

這篇評測有可能是我作為是否添購E-P5來當備機的重要依據

但部分照片讓我心中充滿了疑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機的關係呢?

感謝板主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寫這篇超詳細的評測

之前語氣不佳,如有冒犯請多包含。
ki_min wrote:
會,我剛剛用手機碼錶...(恕刪)


本人自請處分
因未仔細看清作者,導致發表了不當言論於版面中。
實屬非常不當的行為。

在此向作者ki_min道歉
非常抱歉,造成困擾!

對不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