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高興興將E-P1帶回家,正在熟悉操作使用往天花板試拍時,發現在曝光不足時,畫面右邊會出現條紋,請問各位已經擁有的大大,這種現象是否正常?

17mm,f3.2 1/2000",曝光補償-2.7
E-P1影像問題

加強亮度及對比處理:
E-P1影像問題

如果曝光均勻則畫面正常,同時如果曝光不足是在畫面右邊,也沒有相同狀況,這樣是正常的嗎?
文章關鍵字
我只有e520,沒有e-p1
你的室內照快門還可以飆到1/2000,
我猜應該是高iso的雜訊所致,
因為e520在高iso時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你可以查一下照片資訊是不是iso飆到3200或6400
建議你不要將iso設為自動,
並設低一點應該可以得到較佳的畫質,
如果非得要用高iso,可以將降噪功能打開,
畫質會改善,但也會喪失一些細節
打電話連絡店家,剛已經換了一台回來。以同樣狀況再拍一次,換回來這台已經沒有條紋的狀況了,確認是相機的問題。
這裡不得不推薦一下這位於光華的店家,服務很好,對這狀況毫不猶豫就換給我了,和印象中的光華店甚至博愛路,有如天壤之別。未避免有廣告之嫌,需要的朋友再PM給大家參考。
我的E-p1也有好像也有這個問題.....................
基本上E-P1的高ISO雖然不及其他大片幅得那麼棒,但是對4/3系統而言已經有進步,我認為1600都可以勉強用,你的照片應該是ISO開到最滿,就像我的5D Mark II ISO開到25600也會有類似情形

盡量把ISO壓在1600以下,用防手震來保持畫面清晰,或者用大光圈鏡頭來爭取快門速度




E-P1 ISO800






E-P1 ISO1600

aywang wrote:
基本上E-P1的高I...(恕刪)

那張照片ISO是200,應該不是ISO開太高引起的。當初是對燈曝光拍攝,發現左半邊有條紋,降低曝光補償(也就是讓畫面曝光不足),左半邊的條紋更明顯,同時怕是感光元件上的水紋因此放大光圈,所以才有這張室內是1/2000"的照片。

另外也曾對白牆壁試拍,正常曝光時條紋不明顯,稍微曝光不足左半就出現條紋,而且出現的條紋形狀都一樣。

換了一台回來再試拍,已經沒有這個現象,同時感覺畫質也較為細膩。
我想請問一下e-p1 配上17mm餅乾鏡+光圈開最大
有辦法像一般單眼配17mm定焦鏡這樣不用特意拉近 or dc開小花+極近就拍出淺景深嗎?
或是e-p1配上50mm左右就能得到明顯的淺景深??
或e-p1純粹就是一台單眼 配甚麼鏡頭 得甚麼效果?
finalshit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e-p1 配上17mm餅乾鏡+光圈開最大
有辦法像一般單眼配定焦鏡這樣不用特意拉近 or dc開小花+極近就拍出淺景深嗎?(恕刪)


拍太大隻的的話沒辦法,小隻的才行。






所以拍大人物的話,建議換個50mm 以上的鏡頭比較有效。
finalshit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e-p1...(恕刪)


我有寫一篇分析,可以參考看看!

http://rickylin.com/blog/individual/000385.html

>

雖然說x2的焦段在長鏡頭上佔有優勢(所以Olumpus很適合拍攝動物與鳥類),但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廣角、小廣角與標準端,才是大部分時間使用的鏡頭。當在這個焦段的使用上,x2就會顯出某種尷尬的狀況,就是在最常用的小廣角上(視角同135全幅的28/35mm),4/3 CCD所拍出的照片,非常接近小CCD數位傻瓜相機的那種全景深感覺,而在APS-C上x1.5的使用,則還保留些許淺景深的影像質感,雖然還是跟 135mm全幅有點差別!

以我自己常用同135全幅的35mm的視角為例,在4/3的鏡頭換算就是17mm了,就我拍照那麼多年的經驗,在135全幅算是超廣角的焦段,光學設計原理上幾乎沒有所謂淺景深可運用(除非你非常靠近被攝體),但在APS-C上則是24mm,這在135全幅算廣角的焦段,還有深淺景深可以控制,更別提同 135全幅的50mm標準鏡的視角,APS-C使用35mm來當標準鏡則非常的順手好用,在4/3上則沒有那樣淺的景深可以運用了。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小廣角上,4/3 CCD所拍出的照片,非常接近小CCD數位傻瓜相機的那種全景深感覺

就是17mm了,就我拍照那麼多年的經驗,在135全幅算是超廣角的焦段,光學設計原理上幾乎沒有所謂淺景深可運用(除非你非常靠近被攝體)


看來,我最近看到的 17mm 拍的有部份有散景的照片都是鬼打牆了!!

DC 味剛吵完,現在換吵 DC 景深感嗎?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