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記經過機弱不振的2010後, 選擇在2011年初舉行重大的新機發表會.
台灣這邊也同步在1/6下午進行發表與體驗會.
以下是一些當天的記錄,與大家分享...
===============================================
現場大海報~
首先
發表會是介紹XZ-1這台機子,
XZ-1是屬於高階DC, 對手是LX5,S95,GRD這類的高階消費市場.
這台機種的特點,就在於他是第一台掛 Zuiko Digital 鏡頭的隨身型相機.
當然不是說鏡頭掛個名就很威, 這顆鏡頭擁有等效 28~112 F/1.8~F/2.5 的4X全焦段大光圈.
全金屬機身, 拿在手中的感覺相當有質感.
機身上有兩個轉盤, 一個在鏡頭上, 一個在背後. 這種設計可以讓兩隻手同時操作而不會影響握持姿勢.
機背是3" OLED螢幕, 620K畫素, 3:2 長寬比.色彩相當漂亮.
LX5的CCD, 和Pen一樣的TruePics V圖形引擎(有Dramatic(無) Tone(恥)濾鏡)
機頂有熱靴周邊阜, 可以接Pen配件.
(目前O記的外接阜有兩代, EP2 EPL1 XZ-1 是用第一代, EPL2是用二代, 目前除了Penpal外所有配件兩代都相容)
另外鏡頭內有內建減光鏡(不知道是否拿來取代光圈...)
.... 其他規格很好查我就不一一說了. 直接講感想好了.
因為現場只提供一台XZ-1, 所以沒有很仔細的把玩它.
這台機子在外觀質感,規格,操縱性上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基本上可以把她當作是一台把Pen的功能與特徵放入O記DC裡的機種.
從上圖可以注意到, 他的按鍵界面不多, 基本邏輯上還是走DC的路線.
但是因為使用了Pen的引擎, 可以調整的東西還蠻多的. 習慣單眼系統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麻煩.
就習慣消費機型的人來說, 他的使用者介面算是蠻平易近人的.
操作上稍微習慣一下雙滾輪的用法, 通常選單不用太深就可以調整好需要的功能.
對焦速度頗快, 近拍性能也不錯,
而且隨著使用越深入, 就有越多的特殊技可以被發掘! (像是機身快速編輯RAW檔)
我覺得, 這台機器對O記的重要性要比Pen來的更高...
第二階段就是介紹主角E-PL2.
這台機子名義上是E-PL1的後繼者,但實際上與E-PL1相差甚遠.
個人比較喜歡將她當成O記整合原本的 E-P 和 E-PL 系列的新作(原本這兩條線的差異性其實不太夠).
而E-P3的位子則另外設計更高階的機體與特性.
E-PL2的特點, 講白一點就是將EP1/2和EPL1的優點整合再一起, 然後修正大家詬病的部分.
所以, 螢幕換成3" 460K畫素, 可以接快門線, 全金屬機身, 外接阜, 內閃, Dramatic(無) Tone(恥)濾鏡
全部精美的整合在一台優雅的小機身中. (雖然外型很主觀, 但這台的機身線條個人覺得不亞於EP1/2)
再配上很威的MSC kit鏡, 基本上已經是台相當成熟完整的機子.
但也因此, 這台機器的基本性能水平跟目前的Pen系列並沒有太明顯的跳躍. 算是一種水平整合吧.
(E5: 逃過一劫...)
跟隨E-PL2發表的還有一系列的配件, 包含了給1442 MSC用的三顆外掛鏡. 分別是廣角,魚眼,和微距.
三顆鏡都頗輕, 尤其是微距鏡, 感覺上是一片塑膠鏡片而已, 質感上個人不太能接受...
另外兩顆就好很多, 掛在鏡頭前面重量適中, 質感也比較好.
這顆新的1442 MSC雖然對焦很快, 但放大率下降了不少, 從原本的0.24x 變成 0.19x
接上微距鏡片後,大概可以拍到 0.5x左右(如上圖)
魚眼應該是裡面最好玩的一顆, 雖然只有到120度左右的視角, 但確實可以看到誇張的變形出現...
相較之下, 廣角鏡片就只是單純讓視角大一點點而已.(大約14mm -> 11mm)
另一個讓人喜愛的配件, 就是微距補光燈啦.
這個東西說簡單很簡單, 但是就是沒人做...
對有再拍小物的人來說, 這種可以隨身帶著跑的可調式光源真是神器啊!
兩邊的燈是可以獨立控制的, 打開後有兩段出力可以調整.
至於Penpal 藍芽模組 .... 似乎沒有出現在會場...
官方的介紹大概到這邊, 接下來就是試用時間...
我一直有習慣身邊一定要帶著一台相機...
雖然常常整天也沒拿來拍幾張, 但是相機已經變成我的隨身配件之一.
因此, 我一直在找一台質感/設計感很棒的相機,
E-P1/2曾是最讓我心動的兩台, 只可惜高昂的定價策略和一些關鍵性能的不足讓我卻步.
今天體驗會中O大說XZ-1讓他有重溫O記高階DC的操作感受...
我則是從E-PL2中重溫到O記內斂而精緻的設計實力, 就如同我第一台DC. AZ-1一樣...
發表會時元佑的經理特別聲明, E-PL2不但在台灣發表, 還同步鋪貨銷售!
讓本貓小小的一顆心揪了一下... 該有的都有了, 法雅客就在樓下...
我只能說: 好相機, 不敗嗎?
============以下是開箱文================
官方說法, EPL2在這兩天內就會全台鋪貨.
信義法雅客當天的狀況是四色都有, 雙鏡組只有香檳金, 但目前現貨都是單鏡.
售價是 單鏡 22900/ 雙鏡 28900... 有送一個小包包.
發表會完大概五點左右就入手了, 相信這應該是全台前幾台的市售機吧XD
新的充電器與電池 BLS-5.
新kit, 14-42 MSC
有多小, 這麼小XD. 不但小, 變焦環轉起來還很滑順(像9-18那種阻尼感)
手太大嗎? 那用10塊錢比一下好了...
伸長後... 這一代採用單節鏡桶, 做工紮實很多.
一樣是塑膠屁股, 最近對焦距離25公分.
機身現身!! 相當悶騷的紅黑機XD
機身上標明著第二代外接阜"AP2"
和E-PL1一樣的彈起式閃燈.
機頂, 我很喜歡EPL2的一些小設計, 像是模式轉盤下的金屬底座, 轉角處的麥克風孔等... 另外機頂上只有一顆電源指示燈
機底, 和EPL-1一樣的設計. (電池/記憶卡門, 腳架孔)
頂部特寫, 電源按鈕,/指示燈, 快門,模式轉盤都是金屬的喔...
就是這樣的簡單俐落的線條...
另一個要大大讚賞的就是, 這台EPL2握感相當好. 所有EVIL機中我覺得跟她有拼的只有Samsung NX10...
控制介面都集中在這邊, 按鈕配置和EP1/2幾乎一樣, 上滾輪改成直接錄影鍵...
滾輪相當好用, 不知道是不是位置凹在把手中, 目前用下來的感覺不會容易誤觸. (EP1有一點點這樣的困擾)
新的LCD螢幕, 畫質細膩不少, 但是色調跟以往的O記螢幕不太一樣. 個人觀感是偏淡...
而且比例是3:2, 所以用4:3拍的話兩側會有黑邊喔.
最後來張火紅的心臟...
O記可以把這片萬年LiveMos玩到這種地步, 也算是種驚人的成就吧XD
=============================================================
感想:
這次元佑的策略個人覺得相當漂亮,
在新品上市的第一天,消費者就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質感/規格/功能上都十分完善的相機.
希望這樣好的開始,可以繼續延續到接下來新的EP3與鏡頭群上.
================2011/1/10 使用感想更新========================
週末陰雨不停, 本來想說好好測試一下EPL2的實拍,
到最後只有隨手拍些路邊的小景而已...
雖然如此, 多少還是有體會到這台機子的一些優缺點,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 整體來說使用E-PL2+1442 MSC這個搭配在拍攝上是相當愉悅的.
EPL2 在手持感上相當良好, 快門鈕力道適中偏輕, 搭配1442 MSC的快速對焦, 拍起照來相當輕快.
拍攝控制上, 我大多使用A模式配合錄影鍵設定成AEL使用, 平常設為中央重點測光, AEL時為點測光.
因為調整光圈與EV手指都不需要離開滾輪,使用上相當順手.
另外就是使用手動鏡時, O記這次還是沒有把半按快門取消放大這功能做進來(>"<).
但取而代之的是位置相當好的放大按鍵.
使用這個按鍵不但可以快速的切換對焦點大小, 也可以單鍵開啟/關閉放大功能.
更重要的是幾乎不會影響到握持姿勢.
這樣個特性我認為是調整相機操控性的一大關鍵. 這部分我認為O記有用心到.
有關1442 MSC這顆鏡頭, 我對EPL2使用上的好感有一大部分來自於他...
這顆鏡頭的小巧輕盈/對焦快速不用多說, 讓我覺得很驚訝的是他有相當美的散景表現.
解析力上就我個主觀感受是相當好(數據上來看這顆鏡頭的MFT比廣受好評的ZD 1442還要好一些@@)
當然我是沒有1:1去做像素檢視, 但就我長期使用E420+1454II 的感覺, EPL2配1442MSC 在日常使用上是毫不遜色.
另外星芒的部分, 個人認為是比ZD 1442好, 但略遜於ZD 1454II.
屬於14道略為發散的星芒.
另外, 應該不少人都注意到這顆鏡頭的放大率下降到0.19x/25cm最近對焦距離.
這對喜歡拍小物的人可能會造成一點困擾.
如果習慣了大部分ZD鏡20cm左右的對焦距離, 用這顆有時候會不小心靠太近對不到焦.
錄影上的表現來說, 我是使用C-AF來錄影, 如果主體只有一個, 會換成C-AF+TR追蹤對焦.
在連續對焦的效果上相當柔和, 除非刻意去對白牆, 不然不太會看到前後尋焦的動作.
另外由於對焦速度夠快, 拿來拍些日常運動也是有不錯的效果.
機身的部分, 這台機子的防手震能力為三級,
與一般4級的防手震能力相比, 效果是有稍微遜色.
在手持拍攝夜間場景時或許要考慮多放寬一點ISO值來換取快門速度.
下面這張機車的儀表板,ISO 1000, 快門1/6, 勉強可以清楚.
ISO部分, 我是將自動ISO上限設在1250. 實際到1600我都覺得還算可用.
如果是要網路分享縮圖, 2500~3200大概是我覺得堪用的界線.
這主要是O記新的ISO演算法很少產生色雜訊, 抹顆粒的方式也算是討喜.
下面這張是ISO 1250拍的, 放到22吋螢幕上全螢幕觀看品質還是相當好.
發色來說, EPL2依舊是有著O記的好色調, 整體表現上高光細節要比我原本的E420好上許多.
自動白平衡相當不錯, 很少遇到亂飄或有奇怪的色調出現,
黃光環境下衣然會偏暖調, 如果覺得不希望這種環境下人臉偏黃, 可以使用Mute模式拍攝, 會改善不少.
Dramatic Tone濾鏡的部分, 我認為她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解析出陰天的天空.
另外就是他有類似HDR的效果可以將暗部的細節拉出來.
(不過拍臉的話就很容易黑掉...)
一般陰天我們拍到的景大概都是這類的吧...
一旦掛上Drametic Tone. 整個畫面就豐富許多, 連原本屋簷下的監察院都清楚可見.
暗處場景也可以用他來強化細節.
建築+天空更是威...
另外要一提的就是所有無反光鏡機的好處...也是我買Pen的一大原因...
外型比起單眼沒有侵略性的多, 更容易捕捉到有"人"的照片...(這張有用Drametic Tone)
照片po完了, 講一下一些操作上的小感想.
EPL2的內建閃燈在適當的距離下蠻好用的, 閃燈補償減一點, 打出來的光還不會很難看.
另外就是如果要用跳閃, 請注意廣角端的畫面還是會吃到直打的光, 造成畫面上半部偏亮.
可以試著將手指擋在內閃的下緣, 擋住跳閃往前方的直打光. (要擋多少得自己抓一下就是了...)
要說EPL2的缺點, 大概就是那片螢幕了...
這片螢幕在演色上不只比較淡, 跟電腦螢幕上看到的顏色與亮度有一些落差.
這導致取景的時候會有種不太安心的感覺,
雖然螢幕可以調整, 但目前我還找不到非常匹配的設定...
說實話我還是比較懷念EP1的23萬畫素螢幕...
最後就是瀏覽照片的問題.
首先, 他沒有方向感應器...
所以拍完的照片並不會自動轉正, 這對我會有點小困擾... 已經習慣拍完後相機就轉正...
不過往好處想,每張照片都可以用最大面積顯示就是了...
另一個我很不習慣的地方是, 滾輪是拿來選相片, 但是左右鍵也是! 相對的,縮放卻得靠縮放按鈕來進行.
這一點對我來說有點不合邏輯,
我覺得比較順手的方式應該是左右選照片,上下一次跳10張,滾輪放大縮小.
另外就是要到多張預覽模式才能用ok打勾, 但是多張預覽其實看不清楚小圖.
所以不能像以前E系統邊選照片邊標記不要的, 最後一次刪除...
還有, O記還是不打算把全景接圖的功能做到相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