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好幾年前在小編剛接觸數位攝影時,對OLYMPUS這品牌其實不是很熟悉,不過略有耳聞OLYMPUS的μ系列,長久以來一直是銀鹽玩家朝思暮想的機種,當時身邊有位朋友正巧是O家的使用者,而他的愛機則OLYMPUS旗下的第二部4/3機種E-300,所以小編也曾短暫體驗過O家獨特的調性,還有JPG直出就相當迷人的發色。

O家會累積如此龐大的死忠粉絲,應該要歸功於OLYMPUS於2003年所推出的首款4/3旗艦機,E-1當時所打下的基礎,採用Kodak CCD作為感光元件,也因為這片CCD的表現相當出色,尤其是拍攝風景照更能發揮它的優勢,所以『O記藍』這詞彙才會流傳於玩家之間,不過隨著感光元件的世代交替,O家的發色似乎也做了些調整,但這絲毫不影響老用戶支持OLYMPUS的決心;小編還有印象早期接觸DSLR玩家們,最在意的就是感光元件入塵的困擾了,為了清除意外飛入的塵點,都搞的跟打仗一樣,果凍筆、空氣罐、3M膠帶…樣樣都來,不過E-1首創的超音波除塵功能,確實讓C/N玩家們都感到眼紅;好在等了兩三年之後,各家也逐漸跟上超音波除塵的腳步,不用再跟灰塵打仗了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而本篇要跟各位介紹的就屬O家的第三款旗艦機E-5,從首款E-1便強調全天候防塵防滴的機身,當小編舉起E-5時便能體會到它紮實耐操的機體結構,加入全新的影像處理引擎Truepic V+,有效畫素為1230萬,另外也更新了低通濾鏡,原廠宣稱能藉此大幅提高解像力,雖然E-5推出至今已將近一年的時間,而現在終於有機會感受E-5的威力,小編還是很期待!再來想跟各位分享一下O家4/3數位單眼相機的過去,因為當年的OLYMPUS確實創造了許多『先例』,譬如剛剛提到的E-300,它可是第一部捨棄五菱鏡結構的DSLR唷,所以它沒有傳統軍艦部那樣的造型,卻依然內建實用的OVF光學觀景窗,乍看之下反而像現在的EVIL機。

以E-300為基礎所推出的E-330更是Live View即時取景DSLR的始祖啊!首次使用Live MOS作為感光元件、加入可上下掀降的LCD,如此的規格與上大膽的創意,曾讓小編興起跳系統的念頭;最後還有E-510開始搭載的感光元件防手震,該功能如今也延續到現行的4/3與M4/3機身,成為O家與生俱來的優勢,以E-5為例它便承襲了E-3的BUILT-IN IS防手震(等同修正五級快門),就著讓我們先從OLYMPUS現任機皇E-5的外觀開始看起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擁有紮實的鎂合金機身,機身的淨重即來到800公克,加上記憶卡與電池後約為892公克,但小編在握持時怎麼覺得比帳面數據還重啊!另外還於接縫處加入隱密的防水膠條,藉此達到防塵防滴的耐候特性;而E-5的正面與握把處更覆蓋了大面積的橡膠蒙皮,那種手掌可以完全包覆握把的感受,確實能增加使用者在拍照時的信賴感,不用擔心機身沾到水或是泥沙而出現手滑的情形,此外官方公布的E-5體積規格為142.5 mm ( W) × 116.5 mm ( H) × 74.5 mm ( D),與市售的中高階DSLR其實差不多,同時還有垂直手把可以選配,與C、N家的旗艦機直接將垂把建立於機身上有明顯的差異,需要長時間拍攝直幅畫面再來安裝垂把即可。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身為4/3系統始祖的OLYMPUS,近年來更成功打造M4/3的傳奇!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接環的不同,不過M4/3機身是可以透過轉接環來使用現行的4/3鏡頭,還能擁有更輕巧的機身與即時對焦速度,不過較為尷尬的就是小編手中的E-5,其感光元件與O家最新款的M4/3機種E-PL2,同樣使用4/3吋的大小的Live MOS,也因為這個因素,才讓O家使用者感到納悶,我買E-PL2既能轉接使用4/3的鏡頭,取得同樣的等效焦長、也擁有豐富的藝術濾鏡,多花30K來敗E-5真的有值得嗎

小編給個良心的建議,如果你可以盡其所能的發揮E-5該有的規格與功能,例如11點的全十字對焦系統、可自訂高低敏感度的點測光、耐候等級的機身…等等,那或許就是值得的!但如果你只是一般玩家,需求只在於拍拍學校的作業、生活中的大小事、或是情侶之間的甜蜜照片,我想OLYMPUS的PEN系列才是你的首選,畢竟E-5屬於專業取向,用途不同客群自然也不同。不過不能否認的是,4/3吋的感光元件在同焦段、同光圈的環境下,其散景與立體感確實無法與FF全片幅機種相提並論,但也只能說是非戰之罪,僅是硬體上的差異罷了。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之前曾聽過O家的使用者推薦ED 12-60mm F2.8-4.0 SWD這顆標準鏡頭,換算等效焦長後約為24-120mm,應付生活甚至是半專業用途更是游刃有餘,雖然不是恆定光圈的設計,屬於O家的『高等級』鏡頭,重點是它的最近對焦可達25公分,進行特寫或拍攝美食、花卉時相當好用,小編在本次的E-5實測中,已感受到這顆鏡頭的實用性與價值了,作為E-5的機身蓋也稱得上是恰到好處。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市面上的DSLR旗艦機其實很難見到內建閃燈的設計,也因為E-5有了內閃,所以支援RC觸發離機閃燈的功能,如果是作為一般補光的話,最大輸出功率為GN18。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機身左側便可以看到蒙皮包覆的面積多寡,以及快門線、閃燈同步線的外接孔,附有外蓋作保護,避免水份或沙塵的侵蝕。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側面具備豐富的連接埠,由上至下分別為3.5mm的麥克風外接孔、HDMI的輸出介面、USB傳輸孔、AV OUT輸出孔、以及外接的電源線;外面這片橡膠蓋的密合度算是相當不錯,記得每次拆開後記得要歸位唷。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由這兩個角度可以更清楚辨識E-5的握把造型還有深度,鏡頭下方的位置還可以看到景深預覽的按鈕,以小編身高183公分的男性為例,中指至小拇指可以完全的貼合握把處,且向下還有剩餘的空間,而中指需要扣合凹槽的部份,也做的恰到好處,讓使用者在單手握持的同時,擁有更好的支撐性,簡而言之就是符合人體工學啦,機身雖然重,不過握把設計得宜,能減低長時間握持的疲勞感。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以前從沒有體驗過O家的旗艦機,沒想到E-5的快門竟是如此的軟Q!紮實的回饋感加上清脆的快門聲,讓小編在週末拍攝照時相當盡興,這部份我還挺滿意的,另外原廠還表示E-5的快門耐用次數可來到15萬次唷;在此同時還可以看到指令轉盤,搭配可用來快速調整參數或是檢視影像。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這回總算加入了SD(SD/SDHC/SDXC)與CF的雙插卡規格,三年前當時的E-3則是xD+CF的設計,好險xD這獨特的記憶卡規格目前已消失在OLYMPUS與FUJIFILM的數位相機之中,不然為了換機子還得連記憶卡一起換,真的是自找麻煩。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的機頂相當簡潔,其實多數的旗艦機皆是如此啦!因為常見的拍攝模式轉盤都會做捨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誤觸;畫面中間則是機頂熱靴座,使用者可以自己選擇要搭配的外接閃光燈型號,以原廠為例目前最高階的似乎還是FL-50R,最大出力可來到GN50。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從上張的特寫可以清楚的看到機頂左半部的控制按鍵,要在P/A/S/M/Bulb、拍攝模式之間做切換,則必須先按下MODE鍵才能做設定的動作;AF鍵則是用來控制AF、AF-C、MF或是半手動做選擇,另外也可以調整測光的模式。如果想立即進行包圍曝光的話,僅需同時按下MODE與AF鍵再搭配滾輪作設定即可。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機頂的資訊視窗尺寸還真不小,多數的機身參數只要透過這裡便可一目了然,不過讓小編相當訝異的是,感光度居然不會直接顯示於機頂螢幕,必須按下機頂的ISO鍵或是檢視機背上的螢幕才有辦法得知當下設定。同時按下曝光補償+ISO鍵的話,便可執行RESET的功能,以快速還原機身的原廠設定唷。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藉由這張圖可以檢視完整的機背結構,而各部位的重點功能,就由小編依序往下介紹囉。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搭載全新的三吋92萬畫素液晶螢幕,並且延續E-3螢幕可翻轉的設計,讓E-5的用戶在拍照構圖時更富有創意,錄影也更加得心應手,猶如DV般的取景概念。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以上是E-5該具螢幕在各角度之間的亮度與飽和度變化,如果稍微感到不適,其實只要調整一下螢幕角度就可以解決啦。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的光學觀景窗擁有100%的視野率,放大倍率為1.15倍,更方便使用者準確的執行構圖與取景的動作。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這接目鏡遮光片幾乎只有在DSLR的旗艦機上才見得到,目的就在於關閉之後,可以阻隔逆向的光線,經過觀景窗折而射導入感光元件,因此影響成相品質;所以有不少攝影玩家或是喜歡夜曝星軌的朋友們,執行長時間曝光的動作時,都會以黑布或是接目蓋來遮蔽,但如有E-5這機身內建的接目鏡遮光片,則會方便許多。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接著來檢視機背的右上方,可以清楚的看到AEL/AFL的功能、第二具指令轉盤、下方的LV即時預覽開關、可自訂功能的Fn按鍵、對焦點選擇/錄影啟閉按鈕。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機背右下方則建立機身的開關按鈕與五向功能鍵,而畫面上方蒙皮面積其實也不算小,大拇指也能獲得足夠的穩定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厚實的機底造型,電池艙蓋也同樣配置在這個位置。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拉近一瞧才發現E-5的產地居然是在中國,不過還特別加註了日本設計也太妙啦!可能怕消費者誤會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其實原廠搭配的正確鋰電池型號應該是BLM-5才對,不過元佑交給我的卻是E-3在用的BLM-1,不過也沒關係啦!兩者只差在電池容量的多寡而已,新款的BLM-5鋰電池搭載E-5使用的話,約可拍攝870張的照片;E-3使用BLM-1作業的話,僅能拍攝610張左右的影像,難怪我這次帶出去拍了約500張照片,最後電力就只剩下一格。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左上圖可以看到E-5在液晶螢幕上,所能展示的完整資訊,想要查詢機身的任何一項設定值,幾乎是眼睛瞄過去,差不多就一目了然了,相當的實用。另外以E-5的定位來說,要它具備中低階機所擁有的場景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畢竟用戶取向不同嘛;除了P/A/S/M之外,E-5已很有誠意的加入了藝術濾鏡,讓進階使用者能直接利用機身拍出更特別的色調或是影像風格。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開啟即時預覽的同時也可以藉由設定來顯示構圖格線,讓使用者更能掌握拍攝畫面的水平與否,手持錄影也可作為比較的基準;其實OLYMPUS早為用戶設想周到了,所以除了構圖格線以外,E-5本身就內建了水平儀這項規格,不論是左右或是前後的傾斜,機身都能順利偵測,好讓使用者即時做出修正的動作。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為了追求較優的畫質,小編本次均以RAW檔作記錄,再以原廠的OLYMPUS Viewer作轉檔輸出JPG的動作,畢竟E-5與前代E-3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低通濾鏡的更新,原廠表示畫質也獲得大幅的精進,所以各位可以藉由下面幾張照片,來瞧瞧E-5在各種拍攝主題之下的效果如何。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日落之後所產生的色溫,雖然這天的暮色並非預期般漂亮,但E-5還是能忠實呈現肉眼所得的色調,雲層之間的漸層色皆相當豐富。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E-5精準的測光系統這時又發揮的功效,雖然只是基本的權衡式測光,但只要選擇的測光位置無誤的話,還是能呈現較具特色的影像。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小編的近視度數可能又加深了,因為畫面中的玫瑰我記得在現場看到的是真花啊!怎麼回家檢視原圖就變成塑膠花啦!好在E-5安能辨花是真假,不然真會被蒙在鼓裡啊,各位如點擊原圖便可觀察到花瓣上的塑膠纖維。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12-60mm該顆變焦鏡能充分的發揮近攝能力,拍攝眼前的美食確實相當好用,在自然光的輔助之下,美乃滋更顯露出誘人的光澤感,點擊原圖甚至還可以觀察到綠色香料上所呈現的細節唷。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套用基本的i-ENHANCE風格檔也能拍出色調自然的人像照片,雖然沒有粉嫩的感覺,不過卻適合用來拍攝各式各樣的主題,重點是膚色並沒有偏移的問題。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左圖是E-5豐富的測光系統,小編最常使用的就是EPS與點測光,但E-5相當特別的部分就在於點測光還分為『高光點測光』與『暗位點測光』,針對明暗反差過大的目標作適度的修正,減少曝光補償或是手動修正曝光值的動作。因為小編織前都沒用過O家的DSLR,沒想到MF居然是透過機身內的選單作設定,並非普遍由機身建立的獨立快速鍵,或是鏡頭上設計的AF/MF開關。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雖然強調它擁有的11個AF對焦點均為全十字,不過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規格了,O家在這方面似乎看不到努力;畢竟E-5的價格與定位都不該是如此的規格,這也使得E-5在連續追焦時容易顯得力不從心,畢竟對焦點的數量過少,當然準確率也有待加強。當取景模式切換至Live View時,E-5便可利用對比式對焦的優勢,在畫面中任一位置進行取景拍攝的動作。

▲Live View的反應則可以稍加參考。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內建五種拍攝模式,但小編習慣以一種設定拍到底,也因為拍攝RAW檔的緣故,在後製上也較有彈性,現場色彩或是亮度沒什麼問題的話,套用i-ENHANCE之後,幾乎能搞定多數的拍攝主題。由於影像模式內加總起來,共有16項模式可以套用,所以E-5也貼心提供了選項,讓使用者自行選擇要開啟或關閉的模式,如此一來也能增加套用時的效率。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以上是六種基本色調之間的差異,各位可以做個比較。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直接內建了10種藝術濾鏡,讓進階用戶也能拍攝出別具風格的照片,而E-5最為人所稱羨的莫過於『戲劇性色調』這效果吧!就算是平淡無奇的街景,透過這濾鏡的表現往往都能讓人耳目一新,小編在年初所分享的E-PL2、XZ-1評測文時,當中也曾附上多張實拍效果,用了之後真會讓人上癮啊!以藝術濾鏡拍攝時,建議可以將畫質設定為RAW,如此一來便可得到一張套用濾鏡的照片,與一張原始的RAW檔,接著往下來看看小編套用濾鏡前後的差異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在陰天的環境下套用『濃化色調效果』,看起來其實還挺自然的說,如果沒有原圖的比較,應該不容易發現這是濾鏡特效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這是『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的表現,畫面中的麻布袋還有豆類的輪廓確實也更為明顯。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針孔效果』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四周的暗角,與稍微提高的對比度,讓畫面看起來更增添幾分詭異的氛圍。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戲劇性的色調』在網友口中戲稱『無恥濾鏡』,因為怎麼拍都很搶眼、很討人喜歡,根本就是作弊嘛!哈哈~所以小編已經盡可能的拍個平淡無奇的畫面,但經由戲劇性的色調的詮釋,還是有不一樣的味道,喜歡與否就見仁見智囉。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這是『淡化及加光色調效果』的表現,呈現清淡耐看的色調,下次拿來拍些清純可人的女孩子,或許也很合適唷。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雖然E-5搭載新款的低通濾鏡與TruePicV+影像處理引擎,但看起來高感光度依然不是E-5的強項,可選擇的感光度範圍從ISO100~ISO6400,並有AUTO ISO可自行設定上限/下限值。而針對高ISO所產生的雜訊問題,在測試的同時我也開啟了NR,來比較修正前後的差異有多少。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附加壓縮檔: 各級ISO 高ISO+NR
小編測試的環境屬於微光室內,拍攝時全程上腳架、關閉機身防手震,利用倒數計時來拍攝;再來直接看到原圖裁切的部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原始檔案從ISO800便出現了明顯的雜訊,但在NR開啟”強”之後,ISO1600+NR都還稱得上是可用範圍,至於ISO3200+NR就得看個人囉,總之ISO1600+NR不論只是個人留存或是大圖輸出應該都不是問題;至於隔E-5約莫半年左右推出的E-PL2,其高ISO的純淨度早已超越E-5囉,數位時代就是那麼的殘酷啊,長江後浪推前浪~您說是吧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對於E-5的白平衡,我倒是遇過幾次偏移的情形,大多是在白天的室內拍攝(吃自然光),所偵測出來的白平衡會明顯偏藍,雖然拍攝RAW檔或手動校正可以解決,只不過還是得花時間修正啊;所以E-5針對白平衡這部份的功能,還提供多項參數可做微調的動作。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就算E-5是去年的機型,但以它的價格與定位卻連1080P都不願意提供的話,對消費者來說真的很難感受到廠商的誠意,最高畫質僅為1280x720 30fps,而且錄影中途還不支援任何的手動曝光…O家該不會打算把日後可能改進的錄影功能,搶先問世於M4/3機種啊。但好在E-5與M4/3的PEN系列在錄影時,均支援藝術濾鏡的套用。

▲這是在大稻埕以手持錄製的影片,所以有輕微的不規則晃動。

▲夜晚手持錄製遠方的Taipei 101,稍微活動一下手動對焦可營造的光圈,便能改變整體的氣氛。

▲柔光效果充滿了不飽和的色彩調性。

▲濃化色調效果在影片中的表現真是搶眼。

▲最後是戲劇性色調的展示。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E-5每秒最高可進行5張的連拍動作,小編有錄製一小段影片讓各位聽聽E-5的快門聲如何;另外前面外觀介紹曾提過的Fn與景深預覽鈕,在這裡都是可以自訂功能的項目唷。

▲有時連拍速度過快,記憶卡寫入的動作與快門聲會出現不同步情形。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使用者可以輸入拍攝者的名稱或暱稱,另外版權的敘述也可依個人需求自行加註唷。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影像時,機身可讀取完整的拍攝參數,例如套用的影像模式,使用的焦段、色階圖…等等。單頁最多可一次顯示25張的影像,並有依照日期瀏覽的功能。

【OLYMPUS E-5 試用心得與優缺點評比】
雖然推出近一年的時間,但接到E-5測試機的消息時,小編的好奇心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因為過去沒有類似體驗O家旗艦機的經驗,所以對E-5便充滿了期待。發色雖然無法與當年E1的KODAK CCD相提並論,不過基本的拍攝模式已能滿足多數的玩家們;而豐富的藝術濾鏡,因為支援錄影與拍照的緣故,在O家的相機功能中更佔有一席之地。小編不敢說E-5的畫質是O家當今4/3及M4/3機身中最佳的產品,畢竟我也沒做過類似的比較,但光看E-5原圖的表現,確實能觀察到成像的紮實;另外E-5+12-60mm這幾近完美的變焦組合,就算外出實戰也能安心的在風雨中使用,我想哪天龍捲風又來肆虐的話,E-5說不定就可以出動囉

距離前代約三年左右的時間,『O家僅有做出E-5這個規格的能力嗎?』,這是不少老玩家所質疑的,從規格上來看,E-5充其量只能說E-3的小改款,畢竟OLYMPUS在數位攝影剛起跑時,也曾創下不少記錄,E-5這樣的規格當然會遭用戶們冷眼看待。但小編還是期待OLYMPUS將來能恢復往日的雄風,別讓全球市佔率再往下掉啦。其實小編曾聽過一則小道消息,重點就是說在瘋M4/3相機的只有亞洲人居多,因為機身體積小,符合我們的手掌握持操作,不過對歐美人士而言,M4/3的機身實在過於玲瓏,所以他們不列入考量;加上OLYMPUS的4/3機種推出時程又過長,而且老外對沒有握把的M4/3機身又興趣缺缺,當然會影響銷售數字囉;以上是小道消息,不代表個人看法唷,最後可以參考小編為E-5所整理的優缺點,另外還有大量的實拍圖可以參考。

優點:
◎ 紮實的金屬機身與防塵防低的特性。
◎ 內建10種藝術濾鏡,同步支援錄影與拍照。
◎ 精準的測光表現,相當值得信賴。
◎ 可翻轉的高解析度液晶螢幕,成為取景構圖的好幫手。
◎ 新型低通濾鏡的加入及TruePic V+影像處理引擎的加持,有助於畫質的提升。

缺點:
◎ 開啟NR後,可用感光度也僅來到ISO1600。
◎ 室內自動白平衡偶爾會出現暴走情況,偏藍的情形居多。
◎ 價位過高,規格與消費者的期待有段差距。

『OLYMPUS E-5拍攝範例』套用i-ENHANCE模式 / RAW→JPG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OLYMPUS 4/3旗艦機 E-5 初體驗
檢視原圖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看起來還不錯
照片構圖也很有水準
互補加分

Olympus的市場急遽萎縮,但光學的實力如此的雄厚
真希望olympus可以趕快調整好自己的4/3與M4/3陣容整合
期待他下一次驚人的創舉。
會想問吉姆林大
測試了那麼多旗艦機及入門機
對於OLYMPUS與其他品牌的評價如何
首先來個小吐槽一下,怎麼會丟錯區了勒(現已更正).....
E-5應該不是「M4/3系統單眼相機」版啦~O版粉絲會哭哭的

想當初E-5規格公布的時候,還產生一陣拋機、拋鏡潮
那時候沒有「逢低」搶購大三元,就真的是錯失良機了!


為了以後可以換這台,先來佔個位置~
希望這台不是O社在4/3的終結作………

開始只想拍好照片;後來只想把照片拍好;現在只想好好拍照~
我常洗相片的相館老闆也買了一台,而先前老闆是使用L1
所以他的E5理所當然就搭配了Leica 14-50 f2.8
上次跟他借來把玩了一下,只能說E5+Leica 14-50的對焦速度真的只有快!
拍出來的畫質真的是無話可說!

這兩天有機會小弟會盡快把E5+Leica 14-50的圖補上,好讓各位前輩嚐鮮!
吉姆林 wrote:
...市面上的DSLR旗艦機其實很難見到內建閃燈的設計...(恕刪)

有沒有內建閃燈和片幅比較有關係。FF的片幅大,要是五稜涵蓋視野高,要塞閃燈的話軍艦部應該會大到很誇張。Google圖片搜一下D3有剖面圖可以看。
taurusl wrote:
會想問吉姆林大
測試了那麼多旗艦機及入門機
對於OLYMPUS與其他品牌的評價如何

通常,在這類商業性濃厚的文章裡,獲得評價高的產品往往都是廠商"贊助"較多錢的那一個

尤以汽車、音響雜誌最明顯

所以還是自己想辦法親自體驗才知道,人家不一定會告訴我們實話...

yzubeggar wrote:
通常,在這類商業性濃...(恕刪)


色調感覺怪怪的~~~~~還是說是我自己e-300的圖看久了!!!!
一旦明白了世界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就擁有了寬容與智慧,{城府}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的行走其中。
yzubeggar wrote:
通常,在這類商業性濃厚的文章裡,獲得評價高的產品往往都是廠商"贊助"較多錢的那一個

尤以汽車、音響雜誌最明顯

所以還是自己想辦法親自體驗才知道,人家不一定會告訴我們實話...

那我現任E5使用者出個聲好了
E5是台好機子
最近TIPA也拿到大獎(當然有可能是因為C,N最近沒出中高階機身的關係)
缺點:價格還是太貴了些...,olympus下一代4/3旗艦機身出現與否堪憂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