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30
E-P3正式發表。
有了之前E-5上市前謠言滿天飛,實機卻令人頗無言的經驗,
這次E-P3的發表就靜待觀察,不過這次的rumors還是蠻準確的,
相較O家之前的機種,
E-P3規格上的亮點不少, 例如TruePic VI 雙核心影像處理器、FAST增頻式感應器 、
3吋61萬畫素OLED觸控式螢幕、 Full HD 動態錄影&AVCHD編碼格式......
整體的改進上,關鍵字就是『FAST』。
對焦變快了,機身處理的速度變快了,操作更快更方便了,
所以,拍攝整體的節奏可以更明快。
這些,其實可以不用等到第三世代才作到,
(其實E-P1到E-P2也沒有一個世代的進步......)
很多操作上以及功能性的改進其實在E-PL系列上就看得到,
而E-P3則是最終的集大成,
所以這次的確讓我按耐不住了。
接下來就來看開箱文囉。
#1
這次的外盒比起以往真是活潑多了。
#2
E-P3黑機登場!
本來是想買銀色的, 可是考量到手上的VF-2和其他鏡頭都是黑色的,
這樣配色上會有點奇怪,
還是百搭款的黑色最保險。
#3
E-P2↑
相較於E-P2,
E-P3的黑色機身是屬於消光黑,
應該不會像E-P2那樣容易掉漆。
可以看到終於有對焦輔助燈了,
這種在別家司空見慣的東西,
OLYMPUS就打死不做,
這個小小的LED真是讓O家人望穿秋水啊。
另外,同時兼有自拍倒數指示燈的功能,
比起E-P2上那個靠杯小的玩意兒真是好100倍......
握把也有了小小改進,
不像E-P2只是單純的斜面,
變得比較好握一點。
鏡頭釋放鈕和接環的距離也稍稍分開了一點,
更換口徑比較大的鏡頭時才不會卡手。
機頂熱靴不像E-P2那麼突出了,
這點也關乎到熱靴蓋不會碰一下就掉了,
之前E-P2就掉過一次,害我又花$100跟元佑買一個,
結果平常也不敢裝(那幹嘛重買啊),
這次在E-P3上完全沒這種困擾。
#4
E-P3的(A錢)賣點之一,
可更換的握把,
原廠已經推出很多樣式了,
期待其他相機週邊廠商跟進。
#5
E-P2↑
機背照。
首先來看LCD,
雖然乍看之下很大一塊,
但實際顯示畫面的部份還要扣去周圍的黑框,
目前市面上還沒看到專用的保護貼,
直接拿去給包膜的店家貼比較快。
按鈕的字體直接印刷在按鍵上了,
如果不論因此磨損掉的可能性的話,
這又是OLYMPUS另一個開竅的地方。
之前有些日本或韓國出的高檔皮套一裝上去,
就把E-P2的LCD旁邊那一排按鍵標示全遮光了,
這是在強迫使用者練到人機合一就是了。
雙滾輪是一定要的,
使用的手感上,兩機是沒有差異的。
多了一顆錄影鍵(可自訂),
相較E-P2,按鈕功能配置略有改變,
例如Info鍵跑到上面去了,
可能要稍稍習慣一下。
右方向鍵和下方向鍵也是可以自訂的,
不然閃燈和連拍/自拍設定實在是沒那麼常用,
這一點E-P2的設計反而比較實用,
沒辦法理解這次OLYMPUS為什麼做這樣的改變。
刪除鍵在拍攝時還是毫無作用,
學學panasonic給它一個用武之地不是很好嗎?
右下角是讀寫指示燈。
#6
E-P2↑
機頂照,
相較E-P2, SSWF燈去掉了,
模式轉盤移到熱靴右邊,
原來的位置變成內閃,
立體聲麥克風從前面移到機頂。
E-P3少了Since 1959的字樣,
沒有歷史情懷的我是沒什麼感覺,
倒是E的字體改了,
我比較喜歡之前那種......
#7
閃燈彈出!
老實說,有內閃可用總比沒有來得強,不管你愛不愛用閃燈,
我已經厭倦帶著FL-36R又不一定會用到,只是想小小補個光卻要接外閃的日子了,
想當初OLYMPUS在E-P1剛發表的時候,
對於沒內閃的質疑,回答得真是令人吐血。
更不要說有內閃就可以有遙控外閃的功能了。
#8
E-P2↑
機頂局部特寫,
電源指示燈改成藍色LED了,
原廠的說明是為了讓色盲的人容易辨識。
電源指示燈的改進值得一提,
E-P2的那一圈綠燈實在太微弱了,
若是在大太陽下,機身進入休眠模式(LCD關閉),
我實在沒辦法一眼分辨出是不是開機狀態,
像E-P3的藍色LED就比較好一點。
電源鍵的位置刻意低一格避免誤觸,
我認為那個三階差的機身造型設計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9
E-P2↑
LCD畫素增加了,很明顯的字體也細緻了,
但還是E-P2這塊23萬畫素的LCD比較沒有色差,
E-P3的61萬畫素OLED螢幕在陽光下的可視度比較好一點,
但也不到完全可用的地步。
這次的顯示介面,在字型上也做了改變,
AUTO-ISO也會即時顯示現在的ISO值是多少,
雖然這是從E-5以來就有的改進,
但E-P2就是沒有啊。
A(光圈優先)上面的是觸控螢幕切換,
可以切換觸控快門\觸控選擇對焦點\關閉觸控功能。
老實說,觸控功能真是E-P3的殺手鐧啊,
GF2推出觸控功能的時候真是讓人羨慕,
現在O家終於也有了,
而且完全沒有因為有了觸控螢幕,
就犧牲機身按鍵。
之前在E-P2上,
光是改對焦點,就可以讓你按四方向鍵按到手軟了,
更不要說接手動鏡在放大對焦模式下移動那個小對焦框了。
現在,只要One touch,一切輕鬆搞定!
#10
E-P3和E-P2的選單差異,
那就像Win 2000和Win 7的對比一樣啊!
畫質方面還沒詳細比較過, 目前有感覺的就是動態範圍真的有進步。



,其他都很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