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為了減低成本,準備減慢相機更新速度了

原文

或許Cmos真的遇到瓶頸了吧?
不是cmos遇到瓶頸,而是M43遇到瓶頸
話說olympus之前出了一堆全幅鏡的專利
不知道有什麼打算
出慢點
相機才保值
mahoro1046 wrote:
奧巴為了減低成本,...(恕刪)
只是回到正常的市場機制而已就像頂級手機能賣超過1萬台幣,只是因為有話題性,時代過後就回歸正常了
M1mark2有很好的解像力,足以放大30吋相片仍然不輸APSC及全片幅,當然APSC及全片幅保有更大尺吋的實力,對於專業用家來說一定選全片幅不用質疑,業餘玩家使用olympus旗艦已是足以應付任何場景,一般常見場合片幅意義只限於放大相片的極限差異,30吋放大相片對於我來說幾乎用不到,所以D800放防潮箱,帶M1mark2出遊輕鬆多了,只是廣告宣傳不多,讓人誤以為非N家,C家不可的觀念產生,
放慢?

是不是全力轉研發全幅, 所以m4/3的人力就不夠了?

吔! 太好了...
樂觀其成
相機技術已漸成熟的現在
了無新意的機海戰術真的讓人無感

集中全力開發耳目一新的創新技術才是令人期待的事
如果每台都是誠意之作的話, 兩三年更新一代很合理
很合理。
問題是為何要「釋出這個信息?」

我猜,是因為很多人在觀望,E-M5 MKIII,能繼承E-M1 MKII規格,甚至除了極限規格外,新增下剋上,再價格砍半。
過去就是這樣搞。E-M5 MKII雖說連拍、對焦極限不如E-M1,但是不少規格是下剋上 ....

這個消息,表示不要期待近期內規格會有大進步,或是很快下刻上,
暗示E-M1將穩居王者,大家不要觀望了,也不要有懸念,好好入E-M1 MKII坑。

而且我認為E-M1 MKII已經讓O家大躍進,短時間看不到有什麼可以突破的,
手持超高相素攝影,演算法上有障礙,我數學上想到要克服 辨別自體移動(提高解相拍攝)和手晃動修正,
就覺得是個超級難克服的障礙。

不過想到Apha Go 都能這麼強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分辨出來,進行修正加上拍攝四張,有一天也許做得到,
但是不是這三年.......

就算有,應該也是SONY先做到......哈哈哈哈
慢慢出這樣很好阿~
這樣大家手上的O家相機比較保值一點~
其實是以前太誇張了~一年就出一兩台~
現在各家已經進入旗艦機林立的時代~
產品線確立之後~
用韌體更新的方式讓相機更強大~
總比一直出新機好~~
對玩家也是好事~~
對品牌的信任度也會提升~~

一直出新機,很容易破壞自己的產品線~
變成要一直自己打自己~~
既傷成本又讓玩家不斷觀望期待下剋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