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耶穌 (Misquoting Jesus)
巴特.葉爾曼 (Bart D. Ehrman) 黃恩鄰譯
這本書由朋友大力推薦, 不過被我放在案頭有一陣子, 等到有空時隨手一翻, 頓間震驚不己, 平常我們對聖經的態度和看法也許都要改變. 這本書不完全要大家遠離聖經, 反而是要對這本經書更加深入思考, 而不是人云亦云, 讓我們在更瞭解聖經之後, 才會有機會更接近耶穌, 信仰更加純正,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位教授作者後來遠離基督了...
01

所以現在摘錄一些內容, 以供大家參考. 由於版權所有, 這兒幾乎都是從書中摘取, 也就是說都要加上引號, 請勿轉傳或做商用, 欲讀全文請購買中英文書籍閱讀.
02

這兒的節錄已經假設大家對於猶太教/基督教或是新/舊約聖經等歷史發展有基本的認識, 所有的細節就不在這兒敍述, 直接進入摘要, 有不少事實非常值得學習, 只是從事實再衍伸下去的內容就見人見智了. 最後的討論是重點中的重點, 請千萬不要錯過, 那是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說難聽的話是對作者意見的反駁, 如有不同意見, 請多多包涵, 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03

第一章 基督宗教(聖經)的開始
猶太教是西方文明中第一個”經書的宗教”, 而基督教對書籍的態度, 因此也受其啟發和影響. 早期的多神信仰則幾乎是以儀式和獻祭等行為來崇拜神祇, 不必從書中學習任何生活倫理的準則, 這有很大的不同. 東方的佛教先後也出了不少的經書, 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宗旨, 目的, 和內容則大不相同.
04

古代西方世界有許多的宗教, 猶太教在某些事情上面非常獨特, 篤信一神信仰, 此神還是創造並掌管這世界的神. 上帝只有和他們立約, 只敬拜這唯一的真神, 並把所有的事情都寫在神聖的經書上, 其中包括了傳統, 祖宗, 習俗, 道德與律法.
05

到了耶穌的時代, 衪本人就是猶太教的拉比 (rabbi, 老師), 他接受了妥拉 (torah, 律法, 包含五部書, 也稱為摩西五經) 的權威性, 並把這些經書傳授給門徒, 主要都是視這些經書為至高無上的猶太人. 基督教也相同地把神聖典籍視為神聖權威的來源, 從一開始就是經書的宗教.
06

新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最重要的就是四本福音書, 因為所有的人都會想要知道耶穌的生平, 教導以及他死亡和復活的種種事蹟. 除了新約的這四本福音書, 當時還有很多的福音書, 包括多馬福音或是抹大拉馬利亞福音書, 不過後來都沒能被選入最後新約的正典之中.
07

早期使徒們的事蹟以使徒行傳被收錄在聖經裡, 其實還有不同針對使徒寫成的書, 包括彼得行傳, 多馬行傳, 和保羅行傳, 當然這些也沒有能被選入新約正典之中, 其中的原委就不在此詳述.
08

使徒保羅寫了許多信件給各地教會, 試圖解決在各地發生不同的問題, 最後有13封信件被收錄到新約之中. 其實當時有不同人寫給不同教會或是個人的信件, 其中總共只有21封書信被列入新約之中. 這些書信大多被懷疑是由其追隨者或是另有目的的人所寫, 所以經過多次的考証和開會的決定, 也沒有收入新約正典之中. 歌羅西書就是這類冒名書信, 它不但強調這封書信的重要性, 還提到一封失傳的信 ”你們唸了這書信, 便交給老底嘉的教會, 叫他們唸, 你們也要唸從老底嘉來的書信.” ?
09

最後約翰所寫的啟示錄是以天啟文學的類別被收入新約中, 其餘的天啟文學彼得啟示錄, 黑馬牧人書等等也在當時被廣泛閱讀, 在新約還沒有被最後確定下來時, 閱讀一堆基督相關的書是很平常的事.
10

基督教團體在當時必須面對猶太人或異教徒的對抗, 甚致還要受到官方的逼迫. 許多皈依基督教的知識分子, 寫了許多著作以理性論述來捍衛這個新興信仰, 強調這是宣揚道德行為的宗教, 絶不會威脅帝國社會的結構, 更不是危險的迷信, 這些著作被稱為護教學.
11

除了外部的威脅逼迫, 基督徒的內部對於真理也有許多的解讀, 保羅就曾指責許多假教師, 這些假教師的團體也會著書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 這會造成後來新約內容的修改. 最早的聖經注釋, 第二世紀諾斯底主義者赫拉克里翁 (Heracleon) 所寫的約翰福音注釋, 就是一個異端的作品, 可是在當時非常流行. 有的假教師是為了名利, 希望更多的人來跟從.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根本就熱情的以為自己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旨意, 我們現在不是有一堆的長輩們, 拿著網上亂傳的營養訊息來教導大家如何正確的吃喝嗎?
12

最有名的”異端”就是基督徒哲學教師馬吉安 (Marcion), 也是第一位真正編定經書”正典”的基督徒. 他只接受保羅的教導, 相信人只有靠對基督的信心而非猶太的律法, 才有資格站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贖. 最後還認為舊約的上帝和新約的上帝不相同, 二者差異極大, 一位是猶太人的上帝, 賜下嚴厲的律法, 另一位是耶穌的上帝, 用犠牲和愛來拯救人類. 他的正典中, 連福音書都只收錄被改編的路加福音, 更沒有任何的舊約經卷, 尤其內容還大加修改, 使其更符合他的教導.
13

由於馬吉安的影響, 導致有許多學者開始對新約正典的成形投予較多的關注. 最有名的是法國高盧地區里昂的主教愛任紐 (Irenaeus), 寫下長達五卷的”駁異端” (Against Heresies) 來反駁馬吉安及諾斯底等異端. 很有趣的是, 如果當初沒有這些人勇敢地站出來, 也許那些異端就變成正統了, 現在的教會如果走偏了, 例如二戰時的德國教會, 有人敢站出來嗎?
14

今日的基督徒也許會以為, 新約正典是在耶穌死後沒多久的某一天突然就出現的, 其實剛好相反. 新約正典的決策過程並不是渾然天成的, 過程更不是一帆風順, 相關的爭論細節非常冗長, 有時更是針鋒相對. 光是新約這27卷被列出來就已經是第四紀後半葉了, 由亞歷山大城的主教亞他那修 (Athanasius) 所提出. 後來又爭論持續了數百年才成形現在的聖經, 大家有沒有想過, 這一千年來的基督徒都在讀些什麼書籍?
15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