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軍艦部有貼LIFE+GUARD的OLYMPUS Logo貼膜
但跟E-M5 III比較,字體好像要再粗一點
如果能有內雕的感覺就更好了~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其實也沒什麼好開箱
現在都用素的紙箱裝
內容就一台主機

那...就展示一些我有的鏡頭搭配

【PANASONIC 12mm f1.4】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LYMPUS 75mm f1.8】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LYMPUS 12-100mm f4】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LYMPUS 12-40mm f2.8】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LYMPUS 17mm f1.8一代】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PANASONIC 42.5mm f1.2】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PANASONIC 10-25mm f1.7】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這組跟ZF+ 24-70mm f2.8的大小幾乎一樣,只有高度比較低而已,OM組合1186g,ZF組合1515g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這時候就會想幹嘛不升級全片幅哈
但...就懶得跳家啦~
另外就是手上M43鏡頭群很完整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從9-400mm等校18-800mm
本來還有7-14mm f2.8
從冰島回來不常用我就賣掉了
目前就差沒有魚眼跟微距
似乎也沒什麼拍不到
可說是超越我日常需求
視鏡頭可搭配出IPX1或IP53的組合
外觀我也喜歡
會想要升級OM-3
主要是為了O家的最新AI對焦
但不想要OM-1 II那麼大台
OM-5 II 沒有AI對焦,台灣到現在都還沒上市消息
目前也只有OM-3能選

缺點我也很清楚也能接受,像是~

高ISO不純淨,如果標準比較嚴格的人可能會連低ISO都不能接受
淺景深不如大片幅容易產生
新機跟舊機比,RAW沒明顯進步,動態範圍不強,修太多可能會斷色階
大片幅的機身鏡頭大小也越來越縮小,M43漸漸失去輕巧優勢
AI對焦也沒NIKON、CANON、SONY等品牌強
想要AI對焦,沒有平價機種可以選
專業的人不會選用、市場能見度不高,越來越小眾、系統未來前景不明
進電腦降噪除了多花時間也需要投資好一點的電腦
修完以後可能還輸旗艦手機直出等等等...

以上,如果還有我沒提到的缺點也歡迎補充~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說一些我主觀跟E-M5 III比較的感受
因為E-M5 III很快就脫手了
就沒辦法多拍一些比較圖
只有拍一組夜景而已

【重量、手感、電池、側蓋】

OM-3比較重,正面沒手把,機背拇指托也比E-M5 III淺,但有總比沒有好,手感當然是比E-M5 III不好;電量有感升級,以前拍一天要帶兩顆電池,現在一顆還有剩;充電側蓋一樣有機會自己鬆動,到底為什麼不改設計啊...?

【畫質】

目前主觀上大概比較跟之前拍的相片,我是覺得都差不多,同參數實拍比較,只有以下兩張夜景 ( 參數17mm、F4.0、ISO250、10秒,防手震關閉,上腳架,JPG直出 )

OM-3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E-M5 III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LIGHTROOM RAW截圖,左OM-3,右E-M5 III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就這場景,我覺得基本相差無幾,因賣掉E-M5 III,就無從繼續比較了

【防手震】

規格上有進步,但因為OM-3造型沒手把會削弱持握的穩定度;另外我常練習E-M5 III的防手震,成功率也不算低,變成我主觀的升級感不太明顯,但無論如何,這兩台機種都夠應付日常需要一點慢快門的時候,以下放幾張測試照

(4秒)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5秒)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10秒)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以現場風大又手持來講,我個人是很滿意了

【AI對焦】

最有感升級的部分
之前旅遊的時候
家人走在身旁或後面我會隨手往或後一拍
就算是有出現人臉辨識的框
E-M5 III還是極常對焦到背景
甚至有時同場景的一組照片全部都沒對到臉

OM-3在同樣狀況隨手往旁、後拍
開人臉對焦7、8成都有對到臉
我知道還是輸其他品牌
但比起E-M5 III來講確實進步很多
我個人是滿足了
因為這部分都是家人照片
我就不放了~

【色輪、CP按鈕、LIVE COMP系列】

我通常都是拍natural或vivid或自己修圖
目前沒有用到色輪也還沒研究recipes
就沒有實拍心得
之後若有拍再來增補~

但就實體色輪旋鈕的位置
我會希望色輪切換設計在選單裡面就好
比如說弄個一欄recipes設定
要切換recipes就進選單去換
色輪旋鈕的位置換回Fn鍵
個人主觀會覺的比較實用

LIVE ND跟GND有小用一下
其實就實體ND怎麼用,模擬ND就怎麼用
目前沒有什麼場景特別需要用到
只有測試拍的一張LIVE ND照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LIVE COMP系列跟舊機種一樣就不贅述
不過
希望OM未來能讓LIVE系列疊加使用
應該會蠻有趣
LIVE ND疊GND疊LIVE COMP之類的

以上
簡單的心得大概就這樣~

【實拍與修圖】

周末去了松山文創
逛了下蚤之市
以下分享一些實拍跟LR修圖
使用10-25mm f1.7
內置STC的星柔鏡等級2

【以下實拍直出JPG】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以下LR修圖,單純修圖,沒降噪】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OM SYSTEM OM-3 | 簡易開箱及心得

結束,感謝賞文~
恭喜入手新機,能夠在M01 一堆雜音的狀況下入手,想必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crane
好像的確有這種傾向,假如我今天主要是拍糖水照、cosplay或是啦啦隊,應該首選c或s吧...
ROXSOUL
我單純因為10幾年前用過而已,10幾年後M43鏡頭群大概一小時內就做完功課找完二手~其他品牌還要研究一下不同片幅機身跟鏡頭型號新舊等等差別,對於10幾年沒用相機的我要做功課跟迷宮一樣
機身價格超級不划算

知道自己要甚麼? 不見得,是迫於無奈

我想換SONY,但是因為鏡頭群要重買只好繼續用CANON
M43,就是因為鏡頭群齊也只好繼續用,不代表M43就合用或是好選擇
看了結論就是,大家都想要強的對焦(各家都在加強對焦能力,不重要沒需求就不會投注這麼多心力在上面),如果沒鏡頭包袱要對焦強,M43絕對不會是個好選擇

某位仁兄一直吹噓OM-1有120FPS的拍照能力,但是他沒告訴你只限在AFS對焦模式,BUFFER雖大但是拍滿需要60秒以上才能清完BUFFER,規格很美可是這些都沒說,吹噓有啥用

講甚麼雜音,大家的意見當雜音看,那就不要上網啊,網路就是一堆好心人才讓你知道差異在哪
Wahaha214
我還沒到專職,A1我用過,其實對焦夠用就好不見得要旗艦,因為我都拍室內運動,微距不想花錢可以買接寫環,我有騰龍90微距,拍好玩的,真要講究要打燈,還有LCD與EVF在微距上不好對焦,微距都人體對焦的
ROXSOUL
原來如此;接寫環我玩過,我還寫過開箱文,2011年的事情了,現在是想玩鏡頭啦,有錢的話我也想試試看O家的90mm的微距
照片顏色很舒服耶
恭喜購入新機
ROXSOUL
謝謝啦
ROXSOUL wrote:
軍艦部有貼L...(恕刪)


OM3的價格真的太過高貴,我的EM5MK2前一陣子會出現快門卡住要重開機才能解除的問題,想找一台機器來接替,如果不要大體積,又想要相位對焦,幾乎只能選OM3,對比信仰加價的FUJIFILM,似乎FUJI還超值一些。
所以只好繼續用舊機,EM5MK2就開電子快門繼續拍,OM的調色和對比其實還是不錯的,走出另外一條路
Wahaha214
不要大台又要相位差對焦,二手EM-1 III,均價2萬
ROXSOUL
E-M5 III也是相位的樣子,也是可以選啦
你下手了,你家地板好美啊

怎麼感覺10-25 f1.7搭配上去很讚...

對人臉對焦覺得很不錯了
就差一個設定優先級別,
很愛c家那個可以先存檔臉的照片
優先對焦..

不過對焦怎麼都比EP7好很多很多很多

高感我覺得要到iso2000才比較有明顯感覺

機身logo我跟你一樣貼舊版的logo
銀漆部分貼了美本堂的透明膜...
kenny72014a
存檔臉的功能,讓我想到我換機前G95會歐派對焦對我家娃娃的胸還標名子讓我哭笑不得XD
ROXSOUL
真是一台紳士的相機啊哈哈哈
我現在湊齊了焦點,以後應該不會再進貨了

om 8-25 f4、12-40 f2.8ii、12-100mmf4、40-150 f2.8、100-400 ii、17mm f1.2、45mm f1.2、90mm f3.5

松徠 9mm 1.7、14mm f2.5、15mm f1.7、25mm f1.4

還有ep7的兩顆套頭
fd6863
各位是元兇啊[鬱卒]
mahoro1046
我是嚴格控制, 現在只有5支鏡頭呢, 9/1.7, 15/1/7, 20/1.4, 12-45/4, 75-300II, 各有任務
stc內置黑柔好用嗎?看他有出一個感光元件保護鏡,好像不錯,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畫質
ROXSOUL
就會影響邊角畫質,整體銳利度也會降低,要盡量把主體放在中間,但如果只是拍景拍氣氛我會覺得蠻好用的,跟GR3 HDF很像
R大終於入手了, 恭喜新機入門

老實說在版上的, 大部份的年齡都不太小了, 考慮到常常要上班工作沒空, 加上未來老化跑不遠, 那麼可以自由拍照的日子真的很有限。在有限的時間拿到喜歡的東西, 價值遠比幾張鈔票大。所以我最近才入手O家20/1.4, 比我曾經擁有那支Z40/2貴了幾倍, 也重了一隻雞蛋的重量呢
(兩者優缺點日後有機會再說)

R大和ZF比那個重量比較, 老實說1.5分斤和1.1公斤的體感還是很大差距的, 我平日ZF配不同鏡頭, 有900克, 1.1公斤, 1.2公斤, 1.4公斤四個組合, 900克是一個感覺, 1.1和1.2是另一個感覺, 1.4就明顯感到負擔。現在E-M5III+20/1.4 或12-45, 還不夠我一支Z24-120鏡頭重。有時候去拍一些花花草草, 真的不想用FF。

圖中是E-M5III配20/1.4 和Z24-120/4 (應該配12-45比較好, 算是不太怡當的比較)



另外我今次去了大板神戶等地, 帶了兩個系統, 3.5天用N, 4.5天用M4/3, 不過E-M5III在一些快速的場景真的跟不上了(就像轉身拍一下家人那種)。

我對任何相機都沒有信仰, 各家色彩也各自各精彩, 家中也有富士(老婆的, 99.99%時間是我在用), 但因為切不中我的核心需求, 所以不會為了那溢價買單, 升級之路就這樣斷了。看來P家也不會再有新的中級機身, OM3可能是我日後唯一的升級選擇。
ROXSOUL
對啊,還有重量,跟O家1.2群差不多了,但O家我還有1.8可選
mahoro1046
就是呢, 就算我現在已經沒在用O家1.8, 也是看上了1.4[偷笑], 希望可以有一支42.5/1.4, 200克內就好, 等效85/2.8景深其實已經滿足, 雖說幾支加起來會比25-50更重...
mahoro1046 wrote:
R大終於入手...(恕刪)
我也是覺得體力越來越差了
FF快背不動了
發現R52跟EP7,更常帶出門是EP7...
OM3真的不錯
拿來把玩也很讚...
或是拍照裝飾品都很適合
ROXSOUL
除了價格不討喜,但m43機身也沒什麼選項了,除非OM突然出一台OM5 II Ai對焦版本
mahoro1046
fd6863 沒有敗家, 只是把一些有圖案的紙換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