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談4/3影像感應器前,想先說說自己從底片機換成數位相機、數位相機畫素提升的經歷與想法~
記得十幾年前受玩傳統相機朋友的鼓吹,買了一台Nikon入門級單眼相機,可是在拍完第一捲底片,洗出一堆失敗的照片後,讓缺乏慧根的我信心大受打擊,也使想嘗試用單眼照相的興趣全消,相機從此長眠在防潮箱,還是繼續用傻瓜相機來紀錄生活中的點滴。
隨著數位相機問世,為了拍攝方式的簡易性與照片保存的方便性,購入第一台數位相機Canon G2 (F2.0大光圈、鎂合金機身、翻轉式LCD取景、4百萬畫素),很興奮在按下快門後可以立即看到拍攝的成果,也很高興可以在電腦螢幕上看著大畫面的JPG圖檔,雖然還會送去照相館洗出照片,但從此就再也沒洗過一捲底片了。
由於數位相機快速發展演進,至今可算是已進入成熟期的電子產品。當初影響買單眼相機的朋友,曾戲稱小弟用DC拍照是大人在玩小孩子玩具,而現在朋友的萊卡、哈蘇相機依然蒐藏在防潮箱中,上百捲底片也妥善保存在冰箱裡,但手上卻多了台數位相機,使用的頻率也遠多於那些經典的傳統相機。甚至還會和小弟討論要多少畫素才夠、各家相機防水、防塵、防手震的差異,不過最大的交集就是都喜歡O家E1拍出來的照片,雖然它只有五百萬畫素。
*然而,從底片機轉進數位相機,是否隨波逐流?但未追逐潮流,僅從四百萬畫素換到五百萬,是否故步自封?
這些問題的答案若直接將之一分為二,似乎又太簡化了。套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商業廣告詞,應該比較貼近第一個答案,基於人性的實際需求,廠商不斷開發出實用產品,所以科技在進步,我們只是跟上時代的腳步。但如何避免被廠商藉由花俏規格與獨門技術給綁架,陷入種種規格與數據的迷思,讓消費者不斷掏腰包購買如曇花一現的新產品?因此,「聰明消費必基於所需」或許就是消費者所能採取的對策,也是個人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我們可以從許多數位產品來印證,如AV擴大機、LD、HDCD播放機、電漿與液晶電視.......,之前曾花過許多大錢購買的高規格電子產品,現在呢?有些器材雖未損壞,但已不符合潮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家中堆積了很多科技垃圾。有時想想會不會覺得自己太傻?為什麼要追逐廠商訂下的規格?太多「他聰明,我傻瓜」的經驗累積,尤其現在科技更新的速度比以往加快,器材汰舊換新的速度也將更快,所以要如何在潮流與新規格中取得平衡點,就要靠自己冷靜睿智的選擇。個人認為現在購買電子產品,只要考慮是否為自己最喜歡並符合所需即可,誰知道三年後換數位相機是否會像現在換新手機一樣頻繁?就如同現在入門等級的電腦,性能卻比三年前的中高階電腦還要強大許多。電子產品「先買先享受、後買享折扣」,並沒有對與錯,買了就不需後悔,只要符合了各人的喜好與需求。
*因此,個人對Olympus 4/3影像感應器的看法就是:
1.幾家大廠的機身與鏡頭大致上已算成熟,但唯有影像感應器的發展卻真正進展不多。傳統的單層Bayer影像感應器是透過馬賽克格式濾波器來感應紅、綠和藍光,每個像素區只能感應一個顏色。然而,Foveon X3感應器在每個像素區可感應出三種顏色,因此就可避免Bayer濾波器所產生的變色情形。此外,由於感應器不需低通濾波器,因此影像更為清晰。所以在現有Bayer結構上發展全幅或不斷增加畫素,並不一定能解決根本問題,唯有發展全新或採用類似Foveon X3感應器,才能真正整體提升影像品質,不然即使跳槽任何一家系統都不會有太大差別。因此,小弟認為Olympus影像感應器的真正問題即在於此,並不在於4/3尺寸的大小!4/3 的 FULL FRAME CCD 所指的全幅指的並不是感光元件的 size,而是感光元件的設計方式,鏡頭也經過重新設計,但為何還是有人要去比大小?問題就在於大家都使用相同的馬賽克結構,但在各廠家不斷提升畫素及加大尺寸的競爭下,除非Olympus能再創新改良4/3影像感應器,以優異畫質絕對領先,不然這種畫素、尺寸大小的比較與爭執必定將永無休止。
2.回歸會購入Olympus E-1相機最基本原因,就是喜歡它豐富層次與細膩色彩,照片充滿活生的立體感,儘管只有500萬畫素,那又如何?用22吋電腦螢幕、50吋FULL HD電視,還是塞不下1:1滿版照片!而要洗出A4照片,對非專業用家而言也足足有餘了!會選擇O家相機的人,應該都是基於相同的理由,就是喜歡這「最單純的感動」。至於喜好追求強悍電子性能、大尺寸感應器、數千萬畫素、龐大鏡頭群的專業攝影人士,應該也沒時間放慢腳步,來細細品味O家的「最單純的感動」。
3.個人對M4/3可換鏡頭式DC新系統樂觀其成,只要畫質佳、電子性能不差、輕便好上手、價錢合理,應該就會購入當口袋機,配上Kit鏡隨身攜帶,但要裝轉接環接上70-300、50-200,應該就失去輕便的本意,也不符合二種不同系統的訴求。至於4/3系統,除非新相機更新改良影像感應器,不然二台E-1就準備輪流用到報廢吧!真的很難得有一項數位產品,可以讓小弟感受到如此接近人性的工藝,更難得會對一家相機廠商充滿了期待與支持。
攝影大師郎靜山曾說:「拿照相機就是我的生活」、「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具有『美的作品』」。而最讓小弟敬佩的是,郎靜山大師可以只用傻瓜相機,就創作出許多足以流芳百世的好作品。雖然小弟至今仍是攝影的門外漢,但拍照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份,也希望能藉由簡單好操作的相機抓住生活中剎那的永恆,創造出美的作品。所以,我的問題,並不在於換了哪款新相機,而是相機後面的這顆笨腦袋,能真正知道自己需求的是什麼,對攝影又懂了多少。
不好意思,看了許多O版M4/3文章後有感而發,請原諒小弟野人獻曝開版貼文,謬誤之處尚請諸位先進不吝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