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是碰到什麽問題最終用上Sony感光元件

在GH3快要出來時,有pana員工爆料是用Sony Sensor.本來我還半信半疑,但現在我信了

Pana己指出不再是多比例感光元件

Pana說製造細節無可奉告,但比G5,GH2都要好

原生ISO從200起跳,Extended 才有125起跳

感光元件的總像素和有效像素跟EPL5和EPM2是一樣的.

都註明高動態,目前高動態弄最好的應是Sony無誤

-------------------------
live mos 明明是O跟P設計,但為什麼交給P生產和交給S生產差這麼大.

是不是因為Pana 在製程,工藝都遠落後給其他廠商才這樣?

還是原料沒有Sony的好?



我覺得是規模經濟的問題,
你看一下
O,P,S三家近來財務都很差,銷售狀況不好,三家若能共同擁有相似的感光元件應該可以共享成本降低的好處,和車子零件依樣~~
反正現在沒有一家公司會100%開發自己的零件
無反的幾家不要再內鬥,先合力把canon拉下馬再說..
tyf000 wrote:
無反的幾家不要再內鬥...(恕刪)


EOS-M會不會成功,應該只是要看Canon的決心而已,如果決心要搞,沒人擋的住吧!

M4/3最大的優勢就在體積小,這點從各家APS-C無反這近三年的發展來看相當的明顯

Sony玩了三年鏡頭等效的狀態並沒有比m4/3小,只是整體比標準反光鏡機種小些

應該要看的是這些APS-C各家的大亂鬥看誰勝出,對於M4/3小弟到不認為會危及整個系統的發展

有好戲看的應該是Canon與Sony單反APS-C跟無反APS-C兩者之間,怎麼的區隔,

怎麼的維持二者的巿佔,要擔心的應該是Sony 因為CNS三家,相同的立場下,

Canon的資源跟技術與巿佔都比自己來的強大

只看Canon要不要下定決心把大量的資源投入!

個人到是很想再加一個Fuji的系統,可惜最近又發表了35-100跟17 1.8還有42.5 1.2

看來要買XE-1要明年底了!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其實也沒啥不好的吧?
像蘋果東西很夯,但是還不是全部發出去代工?
畢竟樣樣都要自己來的話成本太高
況且東西如果不好的話應該也沒人敢引進
P家之前有個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發色較不討喜
如果能夠因為合作而讓缺點變成優點
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有某一家元件做的又好又便宜,又提供技術支援,肯定大家都會跟他買。
我認為SONY 感光元件可能有重大突破,使OLYMPUS、PANASONIC、紛紛與SONY下單
往後,就算CANON使用了SONY的CMOS,我看也不需要太驚訝,商業界就是這樣,西瓜偎大邊。
N家有些機種也跟S買感光元件
不過N家的說法是 他們自己tune參數 然後給S家生產

這種分工 不代表什麼技術誰好誰不好 只是一樣的東西
S家來作比較划算(便宜)而已 別想太多了
況且S家作元件的 難道敢把別家的參數拿來給自己家相機部分參考?
這都是一碼歸一碼的.....
我覺得還好啊
反正自己研發製作比較貴
因為又不是終生都做同一個生產線
淘汰和研發還有機具都要花錢
這就交給別人來做吧
自己只要專心研究別的就好啦
不然你看賣麵的有幾家為了省成本自己桿麵
只要做出來成品好也無所謂
只是要常常看到S家來嗆聲...你看~你看~S家多好多好
就很煩
尤其之前還爬上5D3頭上嗆聲
這次應該會把GH3.....
同樣的錢買這台不如買...
反正感光元件是同一家出的...你就知道他的品質有多好
而且片幅也比較大
聽了就好煩
用誰的都一樣在同一基礎比實力最準,Nikon就是這樣利用Sony強項,讓它變成
沒有強項,玩家買相機精得很,看廠牌不看CMOS的,不然單眼現倒4家
Nikon跟Sony拿感光元件

現在DXO前5名有4台是Nikon的新機

Sony自家只有NEX-7搶到14名

那我是不是也能說

CMOS明明一樣是Sony生產為什麼差這麼大

Sony是不是有什麼技不如人的地方



目前高動態弄最好的是Nikon無誤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